宠妃晋升札记 第1节 (第2/2页)
“不成体统。”
宋子仁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心里丝毫不介意。他虽然为人古板了些,但是却是把几个儿女都放在心里疼爱的。更何况这个女儿是他和发妻千辛万苦求来的,当年发妻差点难产而亡,论起宝贝来,宋三老爷也丝毫不逊色于宋云氏。
宋云氏显然很明白自家老爷的德行,也不介意,仍是一股脑的对女儿嘘寒问暖。
“先吃些垫垫,待会子去祖母那儿可得好一会儿呢。你身子弱就怕受不了呢。”一边嘱咐,一边递了碗牛乳过来。
牛乳是阿蔓从小喝到大的,加杏仁一起熬煮的,不但去了膻味,对身体也是非常好的。阿蔓从小就爱喝,小口小口的喝尽了才完。
宋三爷用完早膳后先去了前院,他要领着两个儿子先去见过父亲和两位哥哥,而后才去仁寿堂给母亲请安。宋云氏用膳后也在张罗着把从江南礼物给各房送去。她毕竟是三房的当家太太,还得张罗着收拾一下几个院子。
靖康侯府算得上是京中的新贵,底子虽然没有其他的老牌世家的厚重,但却是是先帝亲封的侯府,在京里也算得上是个人物。阿蔓一路走来,仔细的打量着,虽然侯府没有自家在江南的宅子格局大,但是其中的恢弘气势却是不能比较的。
宋云氏虽然知道自家的女儿是个聪慧的,但还是不放心的阿蔓耳边念叨着。阿蔓十分理解母亲,无他,这侯府实在是格局复杂。
老侯爷和老夫人尚在世,膝下有三子二女,其中大房和三房都是老夫人所出,二房老爷却是老侯爷所纳贵妾刘氏所出,虽然不是嫡子,但是刘氏深受老侯爷喜爱,二房也是不可小觑的。至于其他二女,一女为刘氏出,十年前嫁到了京中一家勋贵人家,虽然说只是庶子媳妇,但是倒也般配。另外一女也是老侯爷姨娘所出,则嫁到了江州卢家。
不提其他的,单单就说府里的三房人,也是关系复杂。
大房老爷虽然是世子之名,但是向来不受老侯爷喜爱,庸庸碌碌的身上也就但了个五品官的虚职。二房老爷虽然是庶出,但是自身却是个争气的,凭自己的本事居然也混到了个四品官。如此之下,大房和二房也就一个面子情,私下却是都在较劲儿。
“快给我看看我的乖孙女。”
小丫头刚刚打了帘子请三太太和七小姐进屋呢,就听到老太太激动的喊。
阿蔓虽然是在京中出生的,但是五岁起就去了江南,就连阿蔓这个乳名都是老太太取得,到现在都十年了。老太太疼这个孙女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云氏当年生阿蔓难产大出血,生完后带孩子心力交瘁,老太太就把阿蔓给带在了身边。一直心肝宝贝肉的带到了五岁,老太太能不疼吗?
“你好狠的心呐,都十年了。”老太太搂着阿蔓,指着另一旁也在哭泣的云氏。阿蔓伏在老太太怀里,也跟着落泪。
世子夫人宋苏氏见了,忙拿着帕子上前安慰老太太和云氏。
“老太太和三弟妹可不兴哭。如今回来了可不是苦尽甘来了,一家子团聚可是好事呢。”
二太太宋王氏也跟着递帕子过来。
“可不是呢,三弟如今从江南回来了,可不就是要升官的好事。”二太太一转眼,见伏在老太太怀里的阿蔓还在哭,便继续说:“再说了,可别把小七给伤心坏了。”
老太太听了急忙让此后的丫头们端盆子打水来。
“我的小乖乖,可不得哭了。”
阿蔓重新洗了脸才回来坐在老太太身边。
老太太拉着阿蔓的手不放。
“这是你大伯母。”
“这是你二伯母。”
阿蔓一一行礼,收了二人的见面礼,端详片刻便在心里有了思量。大伯母看上去慈祥和蔼,听话音也是个周全人。二伯母为人便有些势利了。
见过长辈后,就厮见自家姐妹。
“你大姐姐、二姐姐并三姐姐前两年都出嫁了,这便是你四姐姐了。”
宋玉芳是个活泼性子,也是自来熟。一把拉住阿蔓的手,张口便是笑声。
“七妹妹果然好模样,要不怎么说江南水土养人呢。看的我可都要自惭形愧了。”一边说还一边拉着她跟其他几个姐妹见礼。
宋五宋玉雅是大房唯一所出的嫡女,长得貌美,有自持自己才是真正的侯府嫡女,向来眼高于顶,看不起其他的姐妹。哪怕是三房的嫡女宋玉芳和宋玉盈也只是才进了她的眼里,谁让三房就是庶出的。
她原本听母亲说三房回京了,三房也有一个嫡女,心里有了些欣喜。毕竟在这侯府里向来没什么能做伴的。这三房的七妹妹若是回来了,虽然身份上没有自己的尊贵,但是也算有资格和自己玩在一起。
只是没想到这七妹妹长得也太妖媚了些,看上去就不是个好的。
其实,这倒是宋玉雅自己想的。
宋云氏是个美人,丰姿冶丽,宋三老爷相貌也是端正清俊,阿蔓长得更偏向宋云氏,但兼之宋三老爷的清俊气质,反倒弱化了身上的冶艳。虽然阿蔓的眼睛不像宋云氏的杏眼,反而继承了老太太的桃花眼,但也因为阿蔓自小体弱的缘故,少了一丝的烟尘气,多了些出尘的意味。
宋五勉强的扬起笑容,打了个招呼也就坐到一旁了。
宋玉盈是宋玉芳的胞妹,两个人从小都是由二太太宋王氏亲自教养的,嘴巴伶俐之余还特别会看人脸色。
“七妹妹可别和五姐姐见识。”
“你说不要和谁一般见识?”
宋玉雅听到这话,立刻就发作了。
宋玉盈也不是一个好惹的,嘴巴挤兑起来厉害的很。
“谁应了就说谁。”
眼看着两个人就要在老太太面前吵起来,阿蔓夹在中间颇有些无奈,幸得侯爷领着宋三老爷和阿蔓的两个兄弟进来才解了围。
老太太又不住哭起来,拉着三儿子和两个孙子,一直流泪。
要不怎么说呢,老儿子大孙子,老夫人最心疼的就是自己这个三儿子,外放到江南整十年才回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