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章 后续计划被打断 帝师书房忧社稷 (第2/2页)
为了让自己的老师在逝去前能够顺心,魏健挺起了胸膛十分自信的说道:“老师放心,小辈文臣之中有赵斌、韩愈、卞云杰。武将有左祝、管仲、萧义。可谓是文武并重,人才济济。”
皇帝顿了一顿,又补充道:“徒儿的几个儿子也皆有贤能。老师可能还不知道,前几日西北传来老二的密报。北凉的那个叛乱的国舅和瓦剌太子的联军已上表表示臣服,并将围困中卫凉国小王子的部队都撤走了。凉国小王子也表示要归附。”
“哦。”石越的这个哦字意味深长。他很好奇,北凉和瓦剌虽然实力不及以前。但也都是一方强大的势力,信王是如何在保下凉国小王子的同时,让这两大势力臣服的?
“在这件事儿上,老二真是有两把刷子,不是一个莽夫。他趁着支援征北军的部队撤下来路过真定府的时候,命令庞德截留了一部分郑京大营的士兵和粮草,与他的西北大营士兵一起从获鹿入太行,行至绥州隐蔽驻扎等待时机。一个月前他推断,北凉和瓦剌联军粮草将尽。便立刻命令庞德带着郑京大营和西北大营的3万将士,直插兴庆府,切断了联军的退路和粮道。这才让北凉和瓦剌表示了臣服。同时让凉国小王子表示了归附的意愿。”皇帝喜上眉梢的讲述着自己儿子的功绩,想让自己的老师表扬几句。
然而石越听完先是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皇帝发现自己的老师还没满意,又说道:“再说老三,今年春汛来势甚是汹涌。朝中诸多大臣均忧心忡忡,生怕大堤有溃堤的风险。可喜的是,今年春汛黄河大堤安然无恙。这全是老三用心修河驻堤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功劳。户部尚书还上报说,老三修堤的费用比预算低了三分之一。老三此举可谓是事半公倍。”
然而石越听完依然是先点头,后摇头。
魏健一看老师是这样一副不太满意的态度,一时不知道自己的老师是吃错药了,还是忘吃药了,又或是老糊涂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明明做的很好,不夸奖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摇头。
“老师,您似乎是对他二人不满意?”皇帝迷惑的问道。
石越没有直接回答,他抬起头淡淡的说道:“叔德可还曾记得淮王的事?”
石越所说的这个淮王,是魏健的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因为夺嫡失败心中多有怨恨。在魏健登基之后,暗中积蓄力量。那年趁瓦剌犯境西北,李光甫在鸭绿江边陈兵虎视中原,郑国精锐兵力被调去边境布放之时,发动了叛乱。不过好在很快这场叛乱,就被杨毅带兵平息了。魏健为了永绝后患,诛灭了淮王全家。
皇帝很快就明白了老师的意思,随即笑着解释道:“太子虽然才能不如老二和老三,但是他的御人之术可是炉火纯青,东宫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老师请放心,太子登基后不可能会发生手足相残的事。”
皇帝说完这段夸赞太子的话本想让石越心情好点。可没曾想这此老师连点头都不点了,直接皱着眉不停的摇头。
皇帝诧异,他不知道自己的老师这是唱的哪一出。是不满意太子?还是想让自己废太子另立其他皇子?
“叔德啊,再管儿子这件事儿上,你还要多上点心。”石越语重心长的说道。
皇帝这下犯了难,他仔细一想最近好像是没有去过东宫,也不知道太子治学如何了。为了让老师放心,同时校考一下太子,皇帝决定请老师与自己一起去一趟东宫。
“老师,既然您不放心,不妨跟学生一起去一趟东宫,校考一下太子。”皇帝邀请道。
“也罢,为师就和你一起去一趟东宫吧。”石越拄着拐棍,在一旁小太监的搀扶下,站了起来,走出御书房和皇帝同乘一轿,向着东宫行去。
……
……
“陛下驾到~~~”
太监通传过后,皇帝和石越来到了东宫正殿,然而来迎接皇帝和石越的仅仅是太子妃和太孙。
皇帝看到太子没有在,心里顿时不悦,因为这个点按理说应该是皇子们治学的时间。
“太子呢?”皇帝脸上无喜无怒的问道。
“太子…太子…”太子妃战战兢兢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皇帝一看太子妃这样,就知道有猫腻,但是他也不愿意当着自己的孙子的面发火。于是恶狠狠的问向一边的太监童贡。
“你说,太子去哪了?”
童贡也是战战兢兢的,他不知道该替太子保密,还是该忠君:“太子,他,太子……”
“快说,不然朕剐了你!”皇帝语气强硬的说道。
童贡见横竖都是一死,要死也要死得好看点,于是一咬牙,一跺脚说道:“太子他去云桥阁了。”
“云桥阁?”皇帝心中生出了一个问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