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投名状 (第2/2页)
赖汶光穿着一件看不出颜色的敝旧夹袍,面容清瞿,远不是关卓凡想象中那种飞扬豪迈的样子。
这种“飞扬豪迈”的印象,全拜原时空看的那些有关太平天国的图画所赐。其实非止洪杨,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形象,在原时空里,都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赖汶光此时应该还不到四十岁,但形容憔悴,大半的须发都已花白,看上去五十好几了。
只是神情沉静,双目依然有神。
关卓凡说道:“你起来吧。”语气温和。
赖汶光说道:“谢大帅!”又磕了一个头,才站起身来。
关卓凡说道:“你的部下,还有多少人?”
赖汶光没有想到关卓凡先问的是这个,愣了一愣。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重要性不在于从赖汶光嘴里“打探敌情”——完全没有那个必要,而是从赖汶光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到底有多少投降的诚意。
赖汶光答道:“回大帅,‘白旗’和‘蓝旗’的残部加起来,大致还有一万几千人。确切的数目我也不晓得,天天都有人开小差,天天都在死人,”他顿了一顿,神情变得惨然,“一天要从营里抬出去一百几十具尸体,太惨了!”
官军和东捻的“白旗”还没有大规模的交手,则这些人都是因为冻、饿、疾病而死,东捻确实穷途末路了。
关卓凡对赖汶光的这个回答非常满意。如果赖汶光声称“还有五万八万,士气完足,可堪一战”,以此画虎皮、讲斤两,那就什么都不用谈了。
关卓凡说道:“赖汶光,你的诚意,我是相信的。不知道你身边的弟兄们,都是什么意思?”
赖汶光说道:“李允是愿意的……”
关卓凡冷冷地问道:“任三厌呢?牛喜子呢?”
任三厌是任柱的胞弟,牛喜子是任柱手下悍将,这两人在小清河一役中侥幸逃出,成为“蓝旗”残部的主心骨,整天叫嚷着“斩关清妖、福洋妖狗头,祭奠鲁王英灵”。
任柱曾被洪秀全封为“鲁王”。
赖汶光低下头,不说话了。
关卓凡也不说话,很有耐心地等着。
半响,赖汶光抬起头来,面色惨白,说道:“我明白大帅的意思,我一定给大帅一个切实的交代。”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这两个人都是你的生死弟兄,可余下那一万几千人大约也是你的生死弟兄。孰轻孰重,你自有斤两。赖汶光,小慈乃大慈之敌,这个道理,相信你是明白的。”
赖汶光低声道:“是,大帅训诲的是。”
关卓凡说道:“我给你两天时间。两天后这个时候,事情还没办妥,我可就要动手了。到时候什么‘白旗’‘蓝旗’,下场如何,你也晓得。”
他停了一停,又说道:“若这件事情果真能如期办下来,捻军投诚人员,我一个不杀;你嘛,我也总要在朝廷那里,保下一条性命。”
赖汶光跪下磕头,然后由近卫团的人带出去了。
那封信,仅仅是一件小小的“礼物”,分量远远不够,关卓凡还要“投名状”。
第二天傍晚,赖汶光又来了,这次还有一个捻子跟着,用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筐。
把筐里面的东西倒出来,是十几颗人头。
叫了降人和俘虏过来点验明白,里面一颗任三厌的,一颗牛喜子的,其余的,是他们的亲信,东捻“蓝旗”剩下的骨干,都在这里了。
关卓凡很高兴,说赖汶光击斩枭獍,可以为他向朝廷请功。
赖汶光黯然回道:“谢大帅好意,只是汶光万不敢受。这些人,都是自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