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95mf.net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红楼,我成了贾琏?还好有系统! > 第138章 突然出现在神京城的倭寇!

第138章 突然出现在神京城的倭寇! (第2/2页)

最开始出现动静的那几座小院早已被震塌成了一片残垣破壁,这片废墟之中突然出现一名打扮奇异留着月代头的强壮武士,这分明一个倭寇!

那名武士身周环绕着青色的武道真意光辉,手上寒光闪闪的武士刀刀身还有一缕神秘铭文正若隐若现。

几个远远在高初围观的高手纷纷低呼:

“真是把顶好的唐刀!”

“这是哪里来的倭寇,居然还有先天境强者,就是不知是伪先天还是宗师了。”

“这伙人好像就是盘踞在杭州海外一二百里的安基岛上那伙倭寇,据说实力极强,经常劫掠往来咱大庆的小海商,凶残无比、平素不留活口,没想到他们居然也敢来神京城。”

“倭寇嘛,不都是这般不要命,这些小矮子也就是那股拼命三郎的劲值得称赞,其他的不值一提。”

“……”

与那月代头的武士对峙的人这时候也露了踪迹,是一位同样被火红色武道真意光辉笼罩的人影,显然那至少也是一位伪先天强者,衣着看着极为华丽,手中持一柄笔直的单手长剑。

“本以为你们这些倭寇已经死绝了,没想到今日居然又见到了,说一说,你们是怎么跟黑莲会勾搭到一起的?还是说黑莲会已经遁入了扶桑?”

令人侧目的是,刚刚这道话语声并非出自那先天强者之口,还是来自不知何时出现在那先天强者头顶上的一枚尺许大小、散发着青翠光辉的小梭子!

这等宝物一看就知道来历不凡,方一显露就引得众多人士目放贪婪之色。也有见多识广者,打量几眼后纷纷瞳孔紧缩,轻轻吸了一口冷夜中的凉气。

“至少是一件上品道器,甚至有可能是绝品!”

“嘶~”

这样足以镇压一个顶级世家的重宝,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想到这里,有几家平日行事谨慎的势力已经悄悄的开始撤退了。

这样的热闹,只怕是看不起,反正今夜这么多人,总有人能活下来,到时候……

自从【青龙之玉】出现在场中,莫名其妙的死亡阴影就压抑在了那倭寇武士的心头。

感受到对方漫不经心的藐视姿态,坂田智秀绝望的厉啸一声,经过一开始的剧烈碰撞,他那只伪先天级别的武道真意早已外强中干。

推动濒临破碎的武道真意驾驭稀薄的先天罡气,一股脑全数灌输到宝刀之中,突然反手撩起手中的武士长刀,月牙儿似的刀光几欲连天上的云朵?都要劈开!

“唰!”

一条摄人心魄的白线在空气中一闪而逝,贾四道手中原本斜指地面的单手长剑以及他的整个人突然消失,好似跳过了中间过程,直接出现在了那坂田智秀身后。

另一边,倭寇武士无比狂暴的攻势瞬间停滞,伴随着一颗不甘的狰狞人头飞上天空,上撩到一半的武士刀僵在原地,过了好几秒才随着无头尸体倒在地上。

【青龙之玉】俯视着倒下的无头尸体,悬停在低空中若有所思。

“走罢,派人叫顺天府尹和步兵统领司的人过来洗地。

真没意思,我还以为今晚能抓几个三阶宗师呢,结果就这俩伪先天……”

“大人说的是,属下也以为漕帮那些不安分的家伙会有一两个入了神京城,结果……”

一人一道器旁若无人的话语声,惊得周围看热闹的各方势力探子大气都不敢喘。

这特么是哪路坐地户?听口气像是那家京中的大权贵,惹不起惹不起,匿了!

随后顺天府尹衙门以及步兵统领司的大批人手来到了此处和北城漕帮的一处据点开始了善后工作。

……

第二天,各种各样的流言开始喧嚣尘上。

销声匿迹近百年的倭寇居然明目张胆的出现在了神京城,还有一名先天强者,幸好被世袭荣国府一等武威将军发现并击杀。

漕帮的一名舵主暗地里私会雁荡山山匪,同样被荣国府的人抓了个现行,漕帮那位先天强者被一击重创、擒拿,交给了随后赶来的顺天府尹衙门。

说起来,这顺天府尹周元方也是有些倒霉催的,本来依照国朝制度,他的年假还能放到元月初十。

但是发生了这样的事,第二天天还没亮,周元方就被顺天府尹衙门的值守官吏上门叫起。

周元方详细了解事件原委后也有些欲哭无泪,这一系列事端再明白没有:荣国府那位用来对外悬赏的,号称含有部分先天之上修行内容的武僧传承实在太过诱人…

消息一传出,自然引得四方人士觊觎,好在这之前那位武威将军在江南的血腥屠戮,的确震慑住了这些宵小之辈。

还好年假虽然提早结束,但斩杀数十倭寇,特别是还有一名倭寇的先天强者。这样的功劳,哪怕顺天府尹衙门只是去扫了扫尾,那也能占上一点不是。

再说人家荣国府已经摆明了看不上这点功绩,那位武威将军可是一门心思要开海,要去打下大大的封国!

作为大庆朝三品文官,周元芳原本是不怎么赞同开海之策的,但是突然出现在神京城的倭寇,给了他极大的警惕感。

倭寇这种东西,与那阴暗角落里的蛇虫鼠蚁极为类似,等人们发现一个的时候,只怕暗中已经出现了它数之不尽的同类!

思及前明倭患之惨烈,周元芳连忙下令,对那废墟之中救出来的八九名轻重伤倭寇严刑拷打,必须要尽快摸清楚倭寇们的具体情况。

因倭寇的出现感觉到危机的人又何止是周元芳,得到消息的宝德帝一大早就急召五位内阁大臣至上书房议事。

至此,朝堂上大多有先见之明的正直大臣,特别是文臣全都开始偏向于开海之策了,而不是像先前一样由于皇帝和勋贵们的强压而不得不办事的心态。

前明血淋淋的教训还在眼前,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虽然靡费无数,但那个时间段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倭寇这种玩意儿。

到了后来前明开始禁海,结果没多少年东南半壁的膏肓之地就开始闹起了倭寇!

此时大庆朝真正有良心的正直大臣,终究还是不在少数……

这也是贾琏没有选择直接武力夺位的原因之一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