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124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炮灰皇子看见弹幕后!
元兴三年, 国库的收入再次创新高,达到了三千八百万两。
多出来的三百万两银子,仍旧是海关税贡献的。
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让满朝上下看到了海上贸易的潜力, 有些家族或亲朋有经商的,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东南沿海地区。
不过较之这些官员的后知后觉,周嘉荣已经走在了前面。
他回到坤宁宫, 看着皇后书房中堆得高高的账册, 挑了挑眉:“叶和通的账本又送过来了?”
奚皇后笑道:“可不是, 这是上个季度的账册, 前阵子有点事, 送过来就晚了一些。”
因为离得比较远,叶和通就一季度送一次账册到京城,供皇后查账,但这些账目他要先整理之后才送进城, 一般一季度的账册要五月才能送到, 这次路上耽搁了一点时间, 送来时已是六月。
周嘉荣随手拿起一本翻了翻, 复又放下, 背着手, 笑盈盈地说:“皇后可知去年国库收入多少?”
奚皇后看了一眼周嘉荣脸上掩饰不住的笑意,有所猜测:“陛下一脸喜色, 应比去年高出不少,怎么也要多个几百万两吧。”
周嘉荣坐到她对面, 轻轻捏了一下她的脸:“真是什么都瞒不住你这个管家婆。”
奚皇后嗔了他一眼:“陛下表现得这么明显, 臣妾想不知道都难。那陛下猜猜咱们织坊、绣坊和各个铺子今年一季度的盈利?”
周嘉荣斜眼瞅着她:“瞧皇后这副表情,今年肯定比去年好,去年赚了三十万两银子, 今年五十万两吧!”
奚皇后哭笑不得:“陛下,臣妾是问一季度呢,不是问一年。今年一季度已经赚了二十万两银子,若是按照这种势头,今年赚八十万两银子应该不难。”
“这么多!”周嘉荣讶异地挑了挑眉,要知道,他当亲王的时候,一年的薪俸也不过一万两银子而已,也就是说,这一年的商贸利润抵得上他当亲王一辈子的俸禄,而且还要多不少。
难怪当初禹昂雄和卜乐成白丁出身,却能养得起那么大规模的海盗呢,这海上贸易还真是赚钱,说是个不断生钱的聚宝盆都不为过,朝廷过去那些年,真是错过太多了。要早有了这颗摇钱树,朝廷何至于年年喊着缺钱,没银子,户部尚书天天哭穷?
奚皇后将账册整理了一下,说道:“其中大部分的收益来自于商船出海,最畅销的乃是丝绸、瓷器、茶叶、绣品,此外还有一些精美的工艺品、首饰、珍珠等等。那些沿海的贵族、国王甚是有钱,据叶和通说,有时候一匹上好的丝绸都能卖出上百两银子,还不少国王抢着要,相较之下,棉布的利润要低得多,但走量大,不少百姓都很喜欢咱们的棉布。”
棉布虽然卖得多,但利润却远不及好瓷器、丝绸这些奢侈品,这是卖给普通人的产品,主要是薄利多销,但价格也比大齐要高不少。
周嘉荣明白,说到底,贵族的购买力远超平民,他们也更舍得花大价钱买各种珍贵的物品。但织坊和绣坊也不能放弃,一是因为织坊是薇薇她们那些无依无靠的姑娘的容身之地,二来,周嘉荣没忘记,纺织业是工业的起步和开端。
“织坊和绣坊最近可有什么新消息?”
奚皇后从厚厚的账册底下抽出一封信,递给周嘉荣:“陛下请过目,最近有织娘发明了新式的双人纺织机,效率能顶得上三个人一天的纺布量,还有一名织娘通过对纺织机进行改良,织出来的棉布更细腻柔顺,适合做里衣和夏天的棉裙,穿上凉爽透气。叶掌柜根据规矩,各自奖励了她们十两银子,极大地提高了织娘们的积极性。”
“对了,听说还有不少织坊、绣坊想到咱们这取经,购买咱们新式的织布机。”
说到这里,奚皇后有些疑惑地看着周嘉荣。
成婚三年了,她还是觉得自己的丈夫像个谜一样,跟她过去遇到的人完全不同。古往今来,史书上记载的哪怕是明君,处理完政务,不是游山玩水便是广纳后宫,左右逃不过财色二字。
可他不一样,对这些完全没有兴趣,处理完公务,其他的时间不少花在了织坊、绣坊,还有他们的商船上。若说缺银子,那也不至于,近几年,国库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朝廷根本不缺银子。而且账上的钱,他也没提走过一两。
不过这样也好,他们夫妻二人每天都有谈不完的话题,虽然绝对多数都是关于生意的。
婚后的生活,比她曾经想过的还要好,两位太后娘娘,一个贤惠大度,一个性子直爽,都是很好相处的人,从不刁难媳妇儿。后宫之中除了太妃们,也没其他的妃嫔,这些妃嫔的生活都有每日的定例,完全不用她操心。
她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打理生意上。去年叶和通还在京城开了一家店,专门收各种奇珍,以运往海外赚取更多的银子。
正思量间,她听到了周嘉荣的话。
“他们若要,卖给他们就是,这又不是什么特别新奇厉害的发明,瞒不了多久的,不如敞开大门,大家相互学习。咱们的布匹是远销海外的,彼此之间并无竞争的关系,相反若是能大家齐心协力,做大做大,反而大家都受益。”
奚皇后回过神来,笑道:“臣妾就知道陛下会这么说,已经吩咐叶掌柜答应他们了。对了,还有一个事臣妾得向您反应,如今出港返港排队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叶掌柜前几日来信说,四月咱们的一艘船返回汀州,愣是在海上等了七天。”
周嘉荣讶异地挑了挑眉:“怎么这么久?”
奚皇后苦笑道:“还不是来往的船只越来越多,码头上要装货卸货,都需要时间,这船一多,可不就得排队。”
周嘉荣若有所思,不等他想清楚,外面传来唐乐焦急的声音:“陛下,东南送来急报,台风来袭,多地受灾,尤其是延平府和安凉府两地受灾严重,户部工部吏部的诸位大人正在朝阳宫求见。”
周嘉荣蹭地站了起来:“朕去看看。”
奚皇后目露担忧,到底没多说什么,只是亲自将周嘉荣送了出去。
周嘉荣来到昭阳宫,里面已经站了十几个大臣。看到他,大臣们不约而同地住了嘴,行礼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东南沿海一带台风的情况。
周嘉荣仔细听了一会儿,制止了他们:“诸位大人,台风现在可过去了?”
武承东摇头:“消息传到京城至少得七八日的功夫,台风应该早过去了。就目前所知的情况,这次台风的威力远超从前,狂风暴雨下肆虐,延平府和安凉府受灾极其严重,当地不少房屋被狂风吹倒,而且大雨还带来了洪水,造成了一定的洪涝灾害,灾情具体是什么情况,目前还不得而知。”
周嘉荣眉头紧锁,当即下令:“户部与工部准备赈灾一事,各派一名官员带人前去赈灾,若是延平府和安凉府的粮食不够,就从江南调集一批粮食过去,先保证灾民每天能吃上一顿饭,不至于饿死。其他的,派人打探具体的灾情,再就受灾情况制定新的赈灾方案。”
过了几日,更详细的消息传回了京中。
台风已经过去,东南沿海五府十三县受灾,其中最严重的是延平府和安凉府,两府有数万户百姓的房屋倒塌,还有田地中的农作物也被肆虐的狂风和洪水冲走。
其他府县受灾虽轻一些,但也有不少家庭的房屋受损严重,随时可能倒塌。
据各地方呈报上来的消息显示,此次受灾高达七八十万人。
除了百姓,沿海的商户受损也比较严重,尤其是还没回码头,漂在海上的商船。就当前所知,有几十艘商船没能抵御住狂风,沉入了大海,还有成百艘船只进了水,若是运送瓷器的倒还好,那些装着白纸、布匹、茶叶的船只就惨了,这些商品被水一泡,品质大打折扣,海外挑剔的贵族不会要了,只能便宜处理了,更有甚者,只能全部丢了,可谓是损失惨重。
看着每日送上来的坏消息,周嘉荣的心情很沉重,在天灾面前,人还是太渺小,太无力了。
关于对受灾府县的赈灾成了当前朝野上下争执不休的话题。
如今国库宽裕,不少大臣提议增加赈灾的力度,给灾民发银子,省事又快捷。
但户部不同意,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今天大手大脚的花了,他日别的地方发生干旱洪涝地震等等这样的灾害呢?大齐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繁,隔不了几年就会发生一次自然灾害,只是程度轻重不同罢了。
这回若是提高了标准,以后的赈灾要不要也如此?标准一旦提上去,想降下来就难了,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彼此就这个吵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周嘉荣发现久违的弹幕又出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