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难民潮 (第2/2页)
思索着问:“新村那里成立护村队,西河镇是不是也组织起来?”
“情况不一样,新村那里有村议所,每年都有结余。
能负担百十人的支出,而且他们辽东难民身份,没有徭役赋税。
这里不同,归属上是白云观的产业,人员多是四面八方投靠而来的乡民。
衙门以此为说项,给办理了户籍,徭役赋税也相应而来。
若是组织护乡队,衙门就会攥住把柄。
除非府衙发出批文,让乡民成立自救队。
否则一个不慎,都会让盯着西河镇的官老爷伸出爪子。
咱们可以成立联防队,商户,村民,附近军户联合。
一旦土围子遭到攻击,联防队要先上墙头拒敌。”
“九儿,咋还没回屋?”
两人正说着话,老道不知何时醒了。
睁开眼没见着九斤,就穿着短褂来到东门外。
九斤上前,扶着老道来到凉亭坐下:“大师兄一会儿捎豆花上来,我寻思着早上在凉亭吃,正要去喊您老呐。”
“好,咱就在这吃,省的你师姑老抢咱的饭吃。”
九斤让包磊打来水,给老道擦脸梳头。
花白的头发挽起发髻,包上璞头巾,插上木簪。
忙活完了,大师兄提着罐子来到亭子。
包磊跑回屋拿来碗勺,白嫩嫩的豆花(豆脑)颤巍巍。
浇上酱骨汤汁,撒上香菜末和小葱碎。
色泽靓丽,观之清爽,吃到嘴里软嫩香醇。
配上薄薄的葱油饼,就着黄瓜酱菜,一顿早饭,让老道开心不已。
辰时许,西河镇各街巷的管事汇聚到凉亭。
九斤把济南府的战事简单描述一番,当然他知道的也不多。
但九斤知道,难民一旦逃离,房屋田地皆毁。
想要重新安定,最快也得一年半载。
难民大部分顺运河南下,一部份逃亡京师,一部份奔来胶东。
登莱二地,有盐有海有良田山水。
只要勤快,总能寻到口饭吃,这也是为什么难民来此的原因。
大家知道了难民短期内不会离去,只会越来越多。
纷纷紧皱眉头,思索对策。
九斤提出紧急挖掘壕沟修建土围子,得到大家赞同。
全镇三千多户,还有六百多户商贩,能干活的近万人。
南侧有西河,只建土围子就行。
东西两端要挖壕沟,也耽搁不了多少工夫。
土围子半湿土,用木板做模具,用石墩子夯实。
只要土能供上,高一丈五,宽一丈的夯土城墙,半个月就能完工。
九斤又让大家选出镇公所管事,每年道观拿出一部份银子做为支出。
很快推举出陶员外,钟秀才,常廷举(常义的父亲),管忠海,宋可法五人的管事成员。
九斤拿出一套没有发售的铺面,做为镇公所处理琐事之地。
未时,写着‘西河镇公所’的匾额,就挂在青石街忠心广场的一处两层铺面上方。
酉时,浩浩荡荡的施工队开进原野。
灯笼火把扯地连天,各队旗帜在夏初的风中飘荡。
店铺商家也没闲着,吆喝伙计烧水做饭,用马车送往各个工地。
包磊,蔡兴率‘铁卫’队员,挽弓搭箭,骑着高头大马,往来巡视。
一旦发现陌生人群靠近,立刻射箭驱离。
一晚上喊杀声不断,让正连夜干活的人心惊肉跳。
九斤连夜组织联防队一千人,拿着铁锹,三股叉,扁担,举着火把加入巡视队伍。
紧张,不安,齐心协力又热火朝天的复杂气氛,笼罩着整个西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