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大工程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响马九斤!
随着烤鱼的香气四溢,金毛和巴彦忍不住爬上岸,围着炭火,用木板端着鱼小心谨慎的吃着,嘴里不断发出‘嘶嘶哈哈’的声音。
鲢鱼和草鱼虽然土腥味大,但肉厚鲜美,就是肉里的小刺太多。
这也是海边人看不上也不愿吃的原因,不过缺粮时就没人计较刺多刺少了。
九斤和巴彦用树枝当筷子,把鱼肉扒到木板上再夹着吃,金毛不会用筷子,拿根木棍将鱼肉在木板上堆成一堆,张开大嘴呼隆扒进嘴里,吧唧吧唧的汁水外溢,也是惬意无比。
吃饱后,巴彦从踏雪背上拿来水囊,又跑过去砸碎水闸,被截断一年多的王河水重新奔涌进沼泽地。
沼泽地中一望无际将要枯死的芦苇,总算盼来甘露,这些芦苇,是盖房子的重要材料。
与云贵川在檩条上摆瓦片不同,胶东海边的房子大多是砖石檩条加苇笆(芦苇捆),没有芦苇的地方用高粱秸杆。
在屋顶檩条上铺好苇笆后,用麻毫和泥抹在苇笆上,再开始铺瓦。
大部分人家买不起砖瓦,都是用石头土坯垒墙,再架好房梁檩条,铺上捆扎好的高粱秸杆,从海岸边捡来海草,沿着屋檐向上,一层层用泥巴固定到屋顶。
这种海草房,屋顶厚实冬暖夏凉,但也有房子矮小夏季容易潮湿的毛病,一旦被海燕或者老鼠在屋顶做窝,就会开始漏水腐烂。
北海新村方圆三十里,西海岸和北海岸加起来有二十多里。
西海岸是滩涂,海水退潮一退就是七八里,各种贝类海鲜密密麻麻在此坐窝繁殖。
新一村有专门海鲜加工作坊,退潮时赶海,将哈喇,蛏子,扇贝,牡蛎,毛蛤等一车车拉回来,用笼屉蒸熟。
再将肉完整取出晾干,由村里的四海商号卖到四面八方。
北海新村的咸蟹子、咸爬虾(虾虎)、各类咸鱼,扇贝丁,干海带已经被五师兄广辉和沈宝卖到大江南北,边关塞外。
连辽东的刘全,东江的王英都是一船船的拉货,听说在草原,大户们都用牛羊来换。
这大好的局面,仅仅一年就面目全非,北海新村到三月了还没开始春耕。
现在打碎水闸,最快到明年土地才能开始恢复耕种,今年从外面弄粮食已成定局。
辽东难民的成分越来越复杂,最早的难民来自卫堡和县城。
后面陆续送来的多是海东海西女真人,漠西漠南蒙古人,其中以鞑靼人为主,还有许多朝鲜人。
这些人大多和军户有联姻,平时也是游牧打鱼为生,让他们种地,亩产什么的先不说,能把粮种赚回来就不错啦。
这些人山头林立不服管束,若是安排他们种地晒盐打鱼,至少得杀光他们的青壮,想必这也那位毛大帅下不去手,让他们南下的原因。
九斤思来想去,有些头大,看着茫茫沼泽滩一筹莫展。
这里盖房并不容易,光是拉石头砖瓦,来回都要上百里。
砖瓦山石木料,这些北海村都没有,现在有的是闲人,不愿种地,不愿晒盐,就让他们去东南山开山凿石,取土烧砖烧瓦。
沼泽地土地肥沃,原本当时防止乱兵突袭所留。
在沼泽地中,可清理出上百处土地,每年轮种土豆,大豆山药花生等作物。
房子不但要盖,还得大盖特盖,这么多劳力,不能光张嘴吃饭,只要给他们希望,再弄些赏赐,靠力气吃大米,是绝大多数人的本能。
只要剔除混在里面蛊惑人心,煽风点火,四下勾连的不安定分子,这几万人或许会给自己个惊喜。
榆树沟北侧那片产粮地,已经重新回到泛碱的地步,与其用几年时间去改造,不如在那里盖房子。
方圆几十里的滩涂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除了筑城别无选择。
九斤在山西见识了大大小小的许多邬堡大院,精巧的设计,极强的防御力令人印象深刻。
沼泽区的水塘星罗棋布,大大小小上百个,里面的高坡旱地,小则一两亩,大则上百亩,加起来至少三万多亩地。
土质远比北海新村的盐碱滩涂好的多,现在有了如此多的劳力,可以一面改造沼泽地,一面修筑新城镇。
两个时辰后,金毛和巴彦穿好衣服,九斤便带领他们沿着沼泽地里的土路向北行进。
河水重新流进干枯的沼泽,注满水还需十天半月,河水流过沼泽地,才会由新二村西侧河道入海。
快走出沼泽时,一群三十多只羊挡住了去路,羊群后有个老汉,穿着粗布青衣,足蹬皮棉鞋,左肩挂着烟袋荷包,右肩耷拉根鞭子,正悠哉悠哉走着。
九斤示意巴彦金毛缓行,跳下马走过去,老汉听到动静,回头看了眼,赶紧跪下叩拜:“不知道长前来,挡住了去路,万死。”
“万死的人活不到你这年纪,起来吧,那个村的?”
“新一村,张瑶,也是村里唯一牧羊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