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桓温病逝、苻坚嫁女 (第2/2页)
可越是有才能的人,往往性格上的缺陷也越明显,桓秘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强过桓豁、桓冲,却迷失于功业之心,太过在意于个人的成败,忽略了自身权势实际来源于家族权势的稳固。桓温在平蜀后野心渐渐流露,但瞻前顾后直到病死也没能篡晋,这在桓秘看来非常不可取,他连王导布下的饵都敢吞,在几个兄弟里胆子比粗莽早逝的桓云还大。
卢悚起事一案过后,桓温将桓秘罢职,让他在曾经任职的宛陵闲居,这个处置说重也重,毕竟官职被一撸到底,但比起被收付廷尉的陆始,就轻的更像是一种保护了。身为中领军的桓秘事先并不是毫无觉察,甚至可以说是故意纵容宫廷防卫的疏忽,他想要利用这次变乱促使桓温带兵入朝,直接逼迫幼主禅位。
当时带兵入宫支援的游击将军毛安之,其兄毛穆之在桓温伐燕于枋头退军时留守东燕郡殿后,毛安之与后来成为桓温谋主的郗超,早年都是在司马昱担任抚军大将军时被辟请为掾属入仕。不同的是,郗超在桓温平蜀后升任征西大将军时入幕任职,此后一心追随桓温,毛安之则留在司马昱麾下,一直负责建康兵卫,司马昱死后凭借兄长的关系暗中倒向桓氏,这也是桓秘的底气所在。
桓秘的观点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别拖泥带水,但最终也没有得到桓温采纳。而继领桓温部众的桓冲,桓秘深知其性格,向来处处模仿长兄桓温,桓温该有的缺点桓冲也都有,而且因为长期担任副手,性格上更为保守。桓秘能够预见到,家族现有的权势在桓冲领导下,只会一步退、步步退,在个人野心的促使下,他联合桓温长子桓熙、次子桓济,密谋在桓温病危时杀掉赶来探望的桓冲。
由于机事不密,桓冲提前得知桓秘等人的阴谋,直到桓温过世派人将桓熙、桓济擒下,才出席丧礼。此后,桓秘这个激进派被彻底排挤出家族权力中心,被安置在桓温墓所附近的守墓人田庄,寄情于田园山水。
前秦建元七年(371年),苻坚出兵攻灭前仇池国,周楚在前秦出兵前就已病逝。同年,桓温带兵入朝废立皇帝,到桓温病逝的三年里,梁州刺史杨亮面对前秦的小规模侵扰,顽强抵抗却屡战屡败。
杨亮本贯弘农华阴,是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曾经归附姚襄,桓温二次北伐时,在伊水之北击败姚襄,于是杨亮投奔桓温。桓温询问姚襄的为人,杨亮评价姚襄器宇轩昂,是小霸王孙策那样的人物,气势上还更胜一筹。姚襄极得人心,当时几次惨败,每次都能聚拢部众再次兴起,百姓也扶老携幼前往投奔,被桓温俘获的部众听说姚襄受重伤的传闻,无不向北流泪,不过杨亮却没有旧主姚襄的本事。
桓温病重的消息很快就通过沙门势力由建康传至长安,苻坚将十四岁的女儿平阳公主苻蕾嫁给了仇池国宗室杨定,前秦一旦决定进攻蜀地,大宗补给还得依赖水运,阆水两岸的氐族世家就成了拉拢的对象。
杨定出自杨难敌这一支,是出自杨坚头那一支的杨安族弟,其祖父杨宋奴是第三代国君杨毅之弟,早年杨安的祖父杨初杀死杨毅僭位,十八年后杨宋奴以姑表兄梁式王为内应杀死杨初,旋即被杨初之子杨国杀死。
杨宋奴死后(355年),其子杨佛奴、杨佛狗逃奔前秦,杨佛奴就是杨定之父,二人入秦后分别被封为右将军、抚夷护军。仅仅一年后(356年),杨国被叔父杨俊所杀,杨国之子杨安也投奔了前秦,杨氏在立国前,与苻氏同为略阳氐族世家。
前秦建元九年(373年)夏,苻坚将女儿嫁给杨定,但在去年年末,镇守朔方十四年之久的重臣梁平老病逝,边境的鲜卑、匈奴对他感情深厚,又敬又惮。
梁平老死后被追谥为桓侯,有万人敌之称的名将邓羌继其之后出镇朔方,迫于前秦这个北方新生霸主的威势,代王拓跋什翼犍再次派燕凤为使者入贡长安,前秦的战争机器开始加速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