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抚恤风波 (第2/2页)
按当时经济状况,每人五十两银子发放,也算可以了,五十两银子能够一人生活十年的了。可是徐知证按死难家属的现有人数发放银两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发放银两之后沒过几天,就有人吵到他家里来了!
他很苦恼,本来好心扶恤救济,没有得到赞赏反而落个责难,看来做任何事都没有那么简单!
张志忠和欧阳灵单是一个村里人,两家是邻居。张志忠死后,丢下了父母二人,所以按五十两每人,他家收到抚恤金是一百两。而欧阳灵单难后,遗下了老母老父还有年幼的弟弟和妹妹,按每人五十两银子,他家收到抚恤金两百两。
这张家的母亲知道欧阳家收到抚恤金两百两,而他家就收到抚恤金只有一百两,所以她就不干了。于是她找到徐知证理论,并哭诉说自己家的人命不值钱,欧阳家的人命值两百两,而她家的人命只值一百两。
张母又是哭诉又是指桑骂槐的说话,本来天气就炎热,吵得徐知证大汗淋漓,不知所措。此时李驰正好赶了来,叫张母先回家等消息,会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好在这张母也听话,嚎了一声:
“我的命好苦哦——”就哭哭涕涕的走了。
徐知证僵持在哪儿,在发呆,他心里不是个滋味。他想:看来是自己错了!而且还犯了个低级错误!
于是他对李驰道:
“以后我做任何事,在决定行动前,若你发觉有问题,一定要提醒我!”
李驰郁闷起来,心道:这个发放抚恤金的事,我提醒过你呀,我问过----不按户发呀?你说按人数发嘛。再说,如果有一家在前线战死两人,按你这种规定发放抚恤金,又将出现什么状况?那就更不公平了!
徐知证在沉思,他想以后有什么事还是让别人来做为好,这样如果事有不妥,自己可以有个回旋余地,也不会直面对当事人而颜面扫地。其实徐知证这种想法还是不对,事一定要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千万不能敷衍和推托而想后路。
“那这事怎么搞?”李驰问“再补发呀?”
“补发个屁!人人都这么闹,那什么事也办不成!怎么能朝令夕改!”徐知证斩钉截铁的说后,又道“像张志忠父母的情况,可以在别的方面补助,比喻安排她到其它地方做事,比喻客栈或饭店,或者我们养老送终,因为没有子女来赡养他们了嘛。不过我们以后作事还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这些事就交给你处理了!”
他把这档子事一下子丢给了李驰。其实交给李驰还要好办些,因为这些人都认识李驰,这样好说话更好沟通。
徐知证想到,自己一定要一个谋士了,不然行事容易出错。世事烦多,里里外外,没有人商量不行。自己又年轻,虽然学了一些知识,但那只是书本上的东西,现实经验一点没有,人情世故一点不懂。这个谋士一定要足智多谋,人生阅历丰富才行。这李驰有智慧也有人生经验,但他有事务緾身,他不能常常伴随自己左右。
这谋士一定要是个闲人,对自己形影不离就是他的任务。他想到了宇文之导,可是宇文之导在制作兵器,也没有时间跟着自己。谁适合这个位置呢?思想转了一圈,无一人合适。
看来还是要寻访,要寻访高人。在以后的日子里,这徐知证总是留意下面的人,想物色一位智囊来辅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