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儒家 (第2/2页)
“青霄……”
书香满室,却孕金戈之气!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一日,吴道舒于藏书阁静室之内立言入道。
正是入学青牛书院的第十五日。
《孟子》有载,
其弟子公孙丑尝问:「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答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浩然之气,是儒家修行体系的又一次革新,也是孟子被尊称为亚圣的原因。
至圣先师开创了儒家修行的体系。
但是在亚圣之前,儒家士子在立功之前,却并无多少自保之力。
诚然,儒家士子若是修到后期,达到立德的境界,可以口含天宪,以天地大势对敌,恍若人间真神,但是在此之前,尤其是于立言一境,和常人无异。
当时正值诸侯乱战,人人皆求自保。
前期如此羸弱极大阻碍了儒家修行方式的传播。
为此,孔子曾问道于老子。
但终究儒家已经跳脱出了道门的修炼体系,老子虽有所建言,但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直到孟子的出现。
直到亚圣孟子研究出了养浩然之气的办法,才算是补足了儒家修炼体系的这一短板。
若说是道家是将天地灵气细化分为金、木、水、火、土、风、雷、阴、阳等,那儒家便是将其笼统的归到了一起,不分五行,不论阴阳,统统称之为浩然之气。
但是,每个人的浩然之气都有所不同,
它的本质仍旧是充斥于天地之间的天地灵气。
在儒家修士立言入道之后,便拥有了雕琢这些天地元气的能力。
没错,就是雕琢。
亚圣妙思,以所立之言为刀笔,在这些天地元气上铭刻上自己的烙印。
直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编纂成一部煌煌巨著,铭刻于天地之间。
以之勾连天地大势,达到言出法随的地步。
较之立德境界之后,儒家修士以功德补天缺,受天道反馈授予权柄,敕令万物,虽有不如,但依旧不失其浩大。
是故,学子所立之言与自身浩然之气息息相关。
就如如宋仲书之浩然之气,让人如沐春风。
方正平的浩然之气,则是狂放飘逸。
至于李鱼的浩然之气,则与其二人又有不同,恰似清溪之中的一尾游鱼,最是灵动。
而如今这满室金戈之气便是吴道舒的浩然之气。
带着一股子一往无前、宁折不弯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