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沃野消息 (第1/1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逐北鹿!
眼下见两镇军力不俗,元修义心中大定,与张宁莫敬一笑谈不止。前日他虽也亲睦和善,可说的具是些泛泛之语,张宁二人稍有试探询问他便不动声色地挪开话题。今日他却是不吝言辞,讲出了许多军中之事,令张宁两人对朝廷大军的现状有了新的认知。大军自洛阳集结,其中多为中军,也就是时人常称的洛阳宿卫军。其中羽林虎贲各三万,宗子军三千,尽皆甲骑。又因朝廷任命骠骑大将军李崇为北道大行台,领定、幽、燕、瀛四州,都督北讨诸军事,李崇遂一路调集四州郡兵,如今不算诸镇军在内已有军兵合计十万,民夫青壮二十三万。大军分宿于尚义至柔玄一线,而李崇帅营所在便是柔玄镇。对于中军军力张宁并不意外,可以说尚在预料之中。元魏向来注重对宿卫军的建设与掌控,如孝文帝太和十九年曾诏选天下武勇之士十五万人为羽林、虎贲,以充宿卫。次年十月又以代迁之士皆为羽林虎贲,至此宿卫军人数已达三十余万。虽是臃肿不堪,亦有滥竽充数者在内,可要遴选出数万可战之士应当不在话下。何况还有元魏宗室子弟组成的宗子军在列,可见元魏对此战的必胜之心。倒是元修义有意无意透出的另一句话中信息颇为关键。骠骑大将军李崇帅营设于柔玄,可包括柔玄以西的武川在内,三支镇军都被诏令至尚义处元修义营中,莫不是其早已与李崇达成某种一致?与此同时身为宗室元修义身边竟也不见宗子军踪迹……元修义此刻着贴身戎装,消瘦的面庞与齐整眉宇相衬下透出几分英武气概。众人这才想起跟前这位不只是位高权重的左仆射,亦是身兼平西将军,应当自有军伍经验。他在军营巡视一圈后展颜笑道:“诸镇军兵既已到齐,那么便一同前往帅帐,明日大将军有要事招诸位相商。”此话一出张宁方才注意到在其身后有一位头发与颌下须髯尽数斑白的老将,此人慈眉善目,面容清癯,年岁比之贺拔度拔更高出不少。见张宁投来目光,那老将笑道:“某怀朔杨钧,张将军治军非凡,少年英杰,此番争战某这把老骨头还得多仰仗张将军照拂了!”杨钧,弘农华阴族人,历任洛阳令、左中郎将、华州大中正、河南尹、两年前因朝见被贬谪至此任怀朔镇将,乃是后世隋朝越国公杨素曾祖。怀朔镇亦是高欢起家之地,如果说宇文泰是承接贺拔氏的遗业,以武川众将为班底建立的西魏,那么高欢就是凭借怀朔人才起于微末,打下东魏的偌大基业。其中司马子如,孙腾,侯景,段荣,蔡俊等人无不是一时俊杰。对于杨钧这位元魏宿老,张宁丝毫不敢轻慢,立时连道不敢。杨钧闻言笑呵呵地不再做表态,也没与张宁身侧的莫敬一多说什么。元魏虽是鲜卑人所建立,可自迁都洛阳推行全面汉化后,前往洛阳的鲜卑人就成为了新的既得利益者,开始从多方面效仿汉人,摒弃昔日鲜卑传统。这一点从宗室大臣元修义以字行事就可见一斑。因而似元修义,杨钧这样成身居庙堂高位的人而言,多少就带了些以貌取人的陋习。莫敬一脸颊狭长,小眼又嘴角有痔,乍一看很是有些滑稽,为二人所不喜。对此莫敬一早已习惯,再上御夷不在六大镇之列,也乐得暂屈于张宁身后。同理较为矮小黑瘦的贺拔度拔也是如此,唯有出身洛阳大族,挺拔干练的张宁天生受两人亲近。不过如今算上杨钧,六镇大将也只到了武川、怀朔以及怀荒三位,为何元修义要说到齐了呢?元修义没有做出解释,张宁也不便多问,嘱咐王彬、李兰二人一番后,只带着数名亲卫骑卒就随着众人上马向着柔玄而去。仅以马力丈量,尚义至柔玄镇需足足五个时辰,若是大军而行则远不止于此。纵然是这般,五个时辰的骑行也是极为磨人的。可无奈行军打仗就是如此,十万大军,二十余万民壮不可能集中一处,散布开来后每位将领自然也是去到各处直领部曲,只能以快马传信联络。似今日这般召集诸将于一处,哪怕是两国交战也仅会出现寥寥数次,定然要是确有要事相商。因而众人都咬紧牙关一路驰行。待到中途换马,张宁已是两股战战,莫敬一更是瘫坐在地,任亲卫为其拉开裤腿上药。倒是杨钧与贺拔度拔两位老将很是沉稳无碍的样子,只是面色有些难看。元修义坐在马车之中,见此情形就吩咐众人歇息片刻。杨钧主动上前对张宁二人笑道:“骑马不是靠坐的,是要扎马步,让自己还马匹的动作尽可能保持一致。”说罢就丢来了一支裹于皮毛罐中的药膏,莫敬一连忙抢去让亲卫抹上,立时发出一阵舒爽至极的颤音。见此本还有些疑惑且将信将疑的张宁拿起药膏,瞧了瞧身侧两名跃跃欲试的骑卒,厌恶地挥手让两人滚远点后自己动手擦抹起来。别说效果还挺好。再度出发后张宁主动与杨钧并辔而行,试着询问一些六镇之事,杨钧也没有顾左右而言他的意思,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原来这其他三镇中,柔玄因是李崇帅帐所在,镇将奚定国需负责本镇防卫,不用来此。抚冥镇为柔然劫掠后,镇将以为其已退去,率部而出被柔然铁骑伏杀,镇军名存实亡。而沃野镇,据传前番发生内乱,镇将于景为名叫阿留苏的乱民所杀,其都副将也是死在了动乱之中,好在后来有高阙戍军卒破六韩拔陵力挽狂澜,击杀阿留苏等乱民方才平息乱子。骠骑大将军李崇得知后破例请旨,升任破六韩拔陵为高阙戍戍主,并诏令沃野镇军不用随朝廷大军北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