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后山 (第2/2页)
李天明自是没看到美人的目送,前方还有八百公里长途等着自己,他只希望路上一切正常,能顺利赶回村子。
一路紧赶慢赶,只进了一次服务区,他总算在第二天早晨八点钟赶回到了位于蒙毅山区深处的小村子——三家村。村子不大,只有百来户,据说当年只有三户人家,因此得名。
李家位于村子尽西头以外大约二三百米。当年李天明的父亲到来时,村里已经没有空余的宅基地了,他先是在村长家借住了一段时间,后来未婚妻也来了,老村长大手一挥做主把村西的一块公地批给了他,还带人帮忙盖了房子。这块地比一般宅基地要大好几倍,村里有人私下里嚼舌头,老村长听到之后两眼一睁,骂道:“你要是大学生,我批给你一块更大的!”
自那以后,李家就在村子里安定下来。一开始老村长还担心城里来的大学生吃不了苦,过不了几天就得离开,毕竟别说这种小村子了,就是全县也没几个大学生。没想到这对夫妻在村里的学校尽心尽力教书育人,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
李天明把车停在家门口,下车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推开大门,木头大门破旧不堪,发出“吱”的一声。堂屋是三间土坯墙房子,门敞开着。
“爸,我回来了。”他人还没进院子,先高喊了一声。
“咳……咳……”随着一阵咳嗽声,一个中等身材满头雪白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他咳得有点费劲,等咳嗽停下,他扶着门框努力挺了挺佝偻的腰,道:“怎么现在才回来?”
“有点小事耽搁了,爸,您先歇着,”李天明从车上取出一堆营养品放进屋内,从地上拿起一大袋父亲准备好的纸钱,道:“我先去后山看看妈妈。”
李父默默点点头,没有说话,转身走进里屋躺下。李天明提着纸钱走出院子,到车里又取出刚才在村东头小卖部买的锡箔和冥币,以及两瓶好酒和几样糕点。在这样的山村,原本烧给亲人的只有用草纸剪成的纸钱,近几年也出现了锡箔和冥币,李天明不知道母亲到底在何方,反正既然烧也烧了,每样都烧一点总不会是坏事。
他绕过自家院子往后走,过掉一片长长的麦田,再往前地势渐渐高了起来,李母的墓就在这后山的半山腰。此处不是村里的公墓,这块小小的墓地是当年父亲带着他拿着两条好烟去村长家求来的,村长是当年老村长的儿子,对这父子俩颇为冷淡,李天明记得自己在父亲的要求下给村长磕了好几个头。
当年李母是失踪,墓里只放了几件衣服,是名副其实的衣冠冢。在父亲的坚持下,墓碑也没有刻字。李天明清理了墓四周的杂草,在墓前点了自己带来的纸钱等物品,给母亲磕了头,然后坐在墓前发了一会呆。从这里可以远远看见自家的院子,小小的院落火柴盒般大小,孤零零地趴在那里,好像永远也融不进三家村。这些年他每年至少来看母亲一次,每次都会这样呆坐很久,满腔的话想要跟母亲诉说,可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又是一个不下雨的清明节,日头越来越毒了,晒得人浑身发热。李天明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快十一点了,便起身拍了拍屁股,提着酒和糕点,继续向山顶爬。这山不算高,海拔也就四五百米,村里人不知道它的名字,也没人关心它的名字,祖祖辈辈都称之为“后山”。
到了山顶,李天明微微有些气喘,眼前出现一块平地,有几株古树稀稀拉拉地站着,古树林中间是一座道观。从他记事起,道观就那么小那么破,村里人也说不清这道观是何时出现的,供奉的是哪位大仙。由于距离村子有点远,很少有人上来。
迈入道观,他扯着嗓子吼了一声:“臭道士,俺老李来啦。”以往他只要这么一吼,迎接他的一定是一声笑骂“臭小子,滚蛋,说了多少遍,我不是道士!”今天这道观却静悄悄的,没有丝毫动静。
穿过前殿,到了院内,李天明推开旁边一扇屋门,那是本道观唯一道士的住处。屋内没人,床上的被褥叠地整整齐齐,他把酒和糕点放在床边的方桌上,然后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这时他才注意到桌上放着一块巴掌大的青石板,下方露出一张纸条,拿起来一看,上面用铅笔龙飞凤舞写着四个大字:老子去也。再一看被石板压着的那块桌面,显然道士已经走了一段时间,桌子上其它地方的灰尘已是厚厚一层了。
“臭道士走了?他能去哪里?看这样子是不会再回来了。”李天明沮丧地想着,感觉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心里空落落的。
十岁那年母亲失踪之后不久,他第一次见到道士。
那天他放学回到家里,看到父亲和一个道士分坐在堂屋的门两边,也不说话,父亲的脸色有点阴沉,道士笑嘻嘻的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显然二人刚经过一次不太愉快的对话。
看到李天明,道士冲他招了招手,待他走到跟前,道士问道:“小家伙,你可愿拜我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