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四章 析县 (第2/2页)
殷商时期,各国诸侯为了表明自己对商王朝的忠心,都会亲自或者派自己的长子到殷都做官,其实质是做人质。
芈鬻熊建立熊方国的时候,正是商纣王时期。
为了能够缓和与商朝的关系,芈鬻熊也曾到殷都做了商纣王的臣子。
但芈鬻熊认为纣王不贤殷商将倾,于是,他偷偷地逃出殷都(后世河南省安阳),回到熊方国,开始率领族人大规模的修建城池,开拓疆土。
而适时的芈鬻熊,选择建立楚人第一个国都的地方,就是丹水和淅水交界处,建城丹阳(后世成为丹江口水库)。
建城后的楚族在芈鬻熊的带领下迅速强大了起来。
此时商周大战爆发,芈鬻熊只身朝见周文王,成为“文王师”,但楚人远离商周大战,军事保持中立,为熊方国赢得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机会。
周王灭商后,周成王封芈鬻熊重孙熊绎为子爵,自此,熊方国更名为楚国,并且正式在周王朝中有了诸侯国的地位。
公元前1042年,楚人以丹阳为都,以熊为氏,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祝融为远祖,芈鬻熊为始祖,辉煌的楚文化从丹淅之地流淌开来。
楚人以丹阳为基,沿汉水而上灭庸国,沿汉水往下先后灭掉鄂、扬越两国,将汉水和长江尽皆纳入楚国治下。
公元前689年,丹江河道上,千舟齐发,楚文王带领着楚人再次沿江直下,直奔郢(ying)都(后世湖北江陵)。
自此,楚国自丹阳迁都郢都。
那里有富庶广袤的江汉平原,还有令所有诸侯艳羡的云梦大泽。
此一迁徙,楚国获得了更大的空间与舞台,历代楚王的春秋霸业就此展开。
楚国虽然迁都,但是故都丹阳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
于此同时,西方的养马蛮夷秦国在连年征战中,国力逐渐强大,渐渐秦楚开始争锋。
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受秦使张仪蛊惑,贪图商於600里土地,与盟国齐国断交,事后秦国拒绝割地,使楚国空得败盟之名。
上当后的楚怀王大怒,派屈丐为主帅,率领十万大军讨伐秦国。
秦惠文王派庶长魏章及樗里疾、甘茂率军迎战,战国时期的两个大国的战事就此展开,而战火就在丹阳点燃。
丹阳地处关中、中原与荆楚的交界,由陆路可北上中原,沿水陆可直扼秦之咽喉,顺流直下,则可直破郢都。
于秦而言,有了丹阳,就有了丹江水道,咽喉方可舒缓;对楚而论,无丹阳则门户无存。
为了防备秦国,楚国就在丹江支流淅水北岸择地修建了析邑这一要塞以应对大秦的武关要塞。
从武关到析邑之间,只有两百余里的狭窄通道,数百年来秦楚不断地在这片狭窄地域中厮杀争夺,析邑就是适时楚国的第一道屏障。
析邑失,则丹阳就将直面秦人兵峰。
《史记·韩世家》载:“韩宣惠王二十一年,秦、楚大战于丹淅之汇,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
丹江和淅水成了血河,丹阳落于秦手,战争的鼓声成了丹阳挽歌的开始,丹阳处于丹淅拉锯战的核心,反复为两国所争夺,丹阳百姓朝秦暮楚无宁日。
丹阳大战后不久,楚国又收复丹阳,后楚为报丹阳之仇,兵克武关,直奔咸阳。
蓝田之战爆发,楚国独战六国,楚军先退,秦得汉中,丹阳暴露于前线;
公元前299年,秦昭王发兵出武关,沿丹江而下,再与楚军大战于丹淅之地,大败楚军,斩首五万,丹淅之地尽归于秦。
最终是秦国站稳了丹阳,鼓声远去,挽歌落幕,那些从传说时代兴起的城池、宗庙、村落也化成了灰烬。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这是屈原登岵山、以《国殇》凭吊丹阳之战死难的楚国将士时所写的诗词。
只是,适时的丹阳城剩下的只有残垣废墟,辉煌的楚都从此渐渐沉寂。
等到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析邑更名为析县,成为南阳郡二十余县治中的一个。
不过随着始皇帝下诏天下“隳(hui)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析县原本修筑的很多瓮城和堡垒都被拆除。
即便如此,只保留了城墙的析县依然能够看出来这是一座坚城。
嬴高显然当时估算错了距离,当天晚上随意寻了个驿站借宿,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日上三竿,一行人才赶到析县。
冬去春来,淅水一侧,析县那高达三丈的雄伟城墙上,已经生出斑斑绿痕。
岁月在有些残破的城墙上留下沉沉的印记,刀剑加身留下的痕迹依稀可见。
看着那些刀剑之痕,隐隐能遥想百元年前在析邑这座楚地雄关,无数秦楚士伍为了家国,前赴后继亡命厮杀的身影。
嬴高上郡一行,看过大秦的许多城池,除了没有城墙的咸阳城外,析县城是他见到的除武关外,最为雄伟的一座坚城。
只是,如今的析县已然连城门都被拆除。
幽深的城门甬道外,只有一道及腰的栅栏临时充当城门阻挡。
连城门都被拆除不被保留,由此可见始皇帝对析县这座楚地雄关的重视和忌惮。
此际,阻拦在城门处的栅栏已经被移到城门一侧,十余个披坚执锐的士伍站在城门两侧,警惕的打量着过往的稀疏行人。
因为始皇帝东巡必然会经过析县,所以析县的城防显然也加强了。
这些年,始皇帝历次东巡,都出现了很多不同寻常的事情,始皇帝自然都是无碍,但是发生事端的郡县,可就很多人倒霉了。
所以各地郡县的官吏,任谁都不管掉以轻心。
嬴高神思片刻,缓步朝着析县城内行去。
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查验、传之后,嬴高、胡亥和嬴山一行人顺利的进入了析县城。
于此同时,析县城北的析县县衙内,县令西陵也收到了专门把守两个城门的县尉昌林的禀报。
“今日已经是第六波来自关中之地的行商进城了?”
西陵揉着眉头,看着堂下的昌林疑声道。
“县令,确是如此。只是刚刚进城这六人有所不同,其中竟有两个少年郎。
吾仔细观察过,若是所料不差,这六人中,当以那两个少年郎为主。”
昌林也有些头大。
知道始皇帝已经出了武关,最迟三五天就将到达析县,西陵和昌林两人这些天可是吃不香睡不好。
每日里巡视城防,严查可疑人等,检视修补驰道等等,忙的简直是晕头转向。
西陵是刚刚巡视完城外的驰道回来,这才坐下没多久县尉昌林就找来了。
最初的时候昌林只是给他禀报有连续四波来自关中之地的行商进城。
以昌林多年士伍的专业眼光来看,那些进城的四波人一个个都不是好惹的货色,身上都带有些杀气。
随后第五波,这第六波是昌林来给西陵禀报的第三次了。
嬴高和一众铁鹰剑士的验、传,章邯倒也没偷懒,遍布内史各县,所以昌林自然很清楚的就知道了他们这些人的来历。
短短不过半日时间,数十个都是来自关中的行商而且还都是三五个一群、五六个一伙的人来到析县,平素里已经很难得一见了。
更不要说,这正是始皇帝东巡即将到达析县的关头,昌林哪敢大意。
“报!”
西陵正准备开口,县衙大堂外又穿来一声急呼,让西陵心中不由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