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智慧——农村老电影 (第2/2页)
人先要解决温饱,而后改善生活、改变居住环境。
乃红说得头头是道,俨然是一个混迹生意场的成功之士。
当她一本正经一字一句将这些说给老苟听时,显然老苟脸上洋溢的笑是前所未有的,如今的女儿不仅很贤惠,也很睿智,最关键的是还会做生意。
虽然最终以失败收场,却在老苟来看,并没有损失什么,收获了金钱、丰富了阅历,两全其美的事。
老苟为此感到无比自豪、无比欣喜。
豆腐西施让老苟抽上了五块的烟,喝上了二十一斤的茶叶,这在当时的村里,可谓仅有绝无。
老苟很满足,乃红却不甘于现状。
乃红的睿智,源自讨论要不要买个电视,买个彩色电视。
1998年,电视在村里没有普及,掰着手指都能数清这个100多户的村里,一共有几台电视,并且是凯歌牌黑白电视。
那个时候看电视很喜人,86版的西游记,每天中午大概十二点半播放,我们需要在十二点半之前吃完饭,提前去有电视的人家蹲点,去得迟了,大门关上,不是关系户,喊破嗓门都没人开门。
屋檐上的一根天线,支撑起了整个西游记的魑魅魍魉、妖魔鬼怪。
乃红是出过远门,有见识的人。
就一个要不要买台彩色电视机,激发了她的生意经。
与其买个彩色电视机,还不如顺便买个VCD,晚上放一场电影,大人门票一块钱一人,孩子五毛钱一人,也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清楚地记得,第一场电影在龙顺家放的,当时在码垛场的墙上,贴了大字报,播放的电影比较经典。
《十三太保》晚上七点半准时播放。
乃红的电影没有音响,用的是电视原音。
清楚地记得,龙顺的住房屋檐下放在一张桌子,桌子上斜摆着一个黄色大箱子,箱子斜面正朝院子中央,一把大锁锁着箱子。
对于没见过电影的我们很好奇,对于没钱看电影的我们很忧伤。
电影开播前半小时,乃红取下别在腰间的钥匙扣,打开黄色箱子,里边两个格子,上部宽格里摆着一台电视,下面窄格里,一个黑色的东西,通上电闪烁着白蓝色的灯光。
乃红不知道从哪里按了一下,下面的黑匣子弹出来一块,乃红拿起一个黑色塑料盒子,取出盒子里的磁带放进去。
屏幕上赫然显示出了彩色画面,随之而来的,是一首陈明演唱的《快乐老家》,就此拉开电影播放前的预热。
七点二十五,准时清人,龙顺担任售票员的角色,那天晚上的电影,看得人异常多。
我们没有钱,避免被赶出去,只有悄悄打开龙顺的厨房门,悄悄躲在大水缸背后,生怕龙顺进来赶出去。
躲在水缸背后,躲过售票员的搜索,就得竖起耳朵听外面的声音,电影开始也不敢出去,生怕一出门就被发现,还是逃不掉被赶出去。
不知等了多久,听到刀剑相融的声音,才敢慢慢起身向外走去。
无奈机智的龙顺,把厨房门从外面上了锁。
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我们还是从龙顺厨房的窗户里,逃之夭夭。
电影虽然没看全,至少人生没有了遗憾,看过了电影。
电影是看过了,第二天也跟同龄人吹嘘了电影里的画面,也听到了龙顺在码垛场骂人。
哪个活不久的东西,看电影不买票,还把他里的鸡蛋,踩了个全爆浆。
乃红的电影小试牛刀取得圆满成功。
电影不是固定在一家放,谁家里想放都行,只需要帮助乃红把电影背到家,晚上收个门票,就能得到乃红给的十五块报酬,五块钱的电费,十块钱的场地费。
乃红的电影磁带是在镇上租的,每天都要去换一盘磁带新鲜的。
那段时间,乃红的老电影,在村里成了热门,每天晚上人满为患。
老电影出名了,没看过彩电、没看过电影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也想一睹所谓电影的芳容。
没放几场电影,临近的外村人,也慕名而来凑热闹。
道理很简单,外村年轻人来看电影是真,来打望也是真,如果能搭上线,也更是感情深。
乃红越来越忙了,弟弟也加入其中,电影被村外的人背来背去。
从一开始一直在村里轮流抢着放,到去其他村播放。
乃红的电影事业才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
大家都羡慕,一个女人,一个守活寡的女人,竟然这么能干。
老苟种了一辈子庄稼,儿子赓续了他的犁,女儿却活成了鸡窝里的凤凰,买卖事是一个接一个地干,就不知道这个电影能干多久。
村里人都在等着看乃红的笑话,可乃红的老电影依然穿梭在各个村。
翻来覆去换过的磁带,一边松一边紧,给村民带来了欢乐,打开了村名的见识,也丰盈了乃红的钱袋。
这部VAD,一转就是两年。
乃红的这部老农村老电影终究还是停播了,取而代之的是普及家家户户的彩色电视机、锅盖接收器。
老电影停了,记忆却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里边播放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回不去的青春、说不完的往事,一直诉说着一个质朴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的主人,是跌倒又爬起来的乃红。
更是一部部烙印在记忆深处的童年往事。
我们亲切的称之为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