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智慧是幸福的缔造者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沉睡的玉瑞!
庙会是每年全村人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每家每户都要参与。
全村200多户人,七个小组的人,无一例外。
每年由三个家庭主持庙会,旧历七月间举行,每次两天三夜。
庙会的前期准备就是收款,收款的方式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以人为单位,每个人几块钱。
每个村指定一个靠谱的人,两天内收齐款项,交到主持庙会的人手上。
主持庙会的人便开始分工。
购买必需品的、买羊的、请庙会演员的......这些事,基本要在一周内完成。
庙会预热下午,村里人会把供奉在庙里的两尊神像从供奉台上抬下来。
八个人抬一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十六个人抬着两尊神像,神像前面的专业演员打着手鼓、唱着曲儿走在前面。
演员唱曲的时候,十六个壮汉抬着神像,前三步、后三步。
待演员曲儿唱完,有节奏地鼓声变得急促的时候,十六个壮汉抬着两尊神像便开始跑,
一路走走停停、唱唱跳跳、从庙里抬到尾村的沟边,两公里的距离,需要两个多小时。
主持庙会的人端着木托盘,木托盘里是香、蜡烛,还有撕成条的布。
蜡烛和香对着喜神的方向烧。
红布用来筹善款。
这个就很有意思,从村头到村尾也就三公里的距离,只要是过往的车辆,为了避让人群,一定会停车。
这个时候庙会主持端着木托盘走到车前,在两个反光镜上,分别系一根木托盘里的红布条,被系了红布条的车主也很懂行。
一定会向庙会主持的木托盘里放20-200不等的香火钱。
系红布条没别的意思,大家都懂,这能保车行平安。
庙会主持端着木托盘到村尾沟边,等到吉时一到,点蜡烛、烧香、放鞭炮。
取两瓶沟边的溪水,整个过程叫就叫取水。寓意来年全村人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回去的路要比来时的长。
两尊神像暂时不会抬到庙里,而是抬到村里,向着村尾相同的方向,点上蜡烛和香。
演员耍着一种不知道叫什么名的舞,临了会把一只公鸡的头斩掉,这叫登基。
一些结束,两尊神像会抬到学校操场。
操场实现就搭建好了供奉台。
两尊神像摆在供奉台上,眼前摆着取来的两瓶戏水,戏水里各插上两束牡丹,摆上贡品。
第一个晚上的庙会表演叫暖摊神,最吸引人的一场叫“包冰碗”。
这个包冰碗是什么意思,我至今都没弄清楚。
只记得在这个环节开始,地上会铺一层麦草,一圈站在、坐着、蹲着全村感兴趣的男女老少观看。
中间栽着一根五米左右的木杆,木杆上方是一个用彩色纸扎的花和一面蝉布做成的幡。
木杆下面摆着一张没有靠背的凳子,凳子上放了一口白色瓷碗,瓷碗上有一张黄纸,听村里的老人说,这个就叫冰碗。
演员表演完的那一刻,会用黄纸把碗口包上,这个碗会用麻绳扎起来,挂在供奉台下面的桌腿上。
这就算是包冰碗。
第二天,也算是预热阶段。
早上把会买来的羊,牵到供奉台前,跟庙里献公鸡一样的流程。
庙会主持端着一碗水,含在嘴里捧在羊头上,只要羊儿甩甩头,发出几声咩咩的声音,证明神已经领了村民的心意。
宰羊的活,从我记事起都是龙顺牵头。
龙顺拿着磨得蹭亮的刀,牵着羊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几个拿袋子、端盆帮忙的。
一溜烟的功夫,龙顺就把羊宰好了。
回熟时必不可少的事。
这个事情需要庙会主持完成。
回熟用的是羊心的部分和肺的部分。
其余的羊肉,全部煮熟切成小块,从这天中午开始,村里不论大人小孩,都会去庙会主持家里喝羊汤,吃羊肉泡馍。
一碗羊汤,两个热气腾腾的白馒头。
吃出喜悦,吃出了幸福。
有时候在想,老一辈办庙会的目的,就是借机改善村里人的生活,宰只羊,让全村人尝尝荤腥味、打打牙祭。
后来我才明白,这是一种信仰。
毕竟这个庙会至今每年都在举办。
挂在庙里的主持轮流表,一直排到了2063年。
这一套流程,应该是老一辈苦思冥想了很久才发明,并顺利传下来的吧。
真的很钦佩老一辈的智慧。
当然,庙会的智慧是为了让忙碌一年的人,在一个适当的时间里,短暂放松两天。
庙会第二天,最为热闹。
这天方圆二十公里内的人,都回来看庙会。
很多在村里有亲戚的,会事先通知。
这天或许半年没见的亲戚,都会见上一面。
庙会现场,更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乃红从庙会里嗅到了商机,她在庙会预热前一天早上回了一趟娘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