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明黜陟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替宋!
庆历四年十月初王,在赵祯的支持下,由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拉开了序幕。
范仲淹带着所有支持新政的官员,入主枢密院。
颁布的第一条政令就是“明黜陟\。
在此前,官员升迁采用磨勘\制度,只讲资历年限,不太注重政绩,导致官吏因循苟且,无所作为。
甚至很多官员为了磨勘成绩优秀,上下打点。
也使得很多为官清正廉洁的官员始终不得升迁,一直在原地打转。
像黎九首这样的官员毕竟是极少数,哪怕他磨勘得不到甲等,也是照样能升官的。
范仲淹对此提出新的考核政绩,着手准备破格提拔政绩卓着的官员。
并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
规定京朝官及外放的各级官吏,必须在有人保举的情况下。
才可以在三年任期届满后,参与磨勘升迁。
否则便要等到满五年之后,方行磨勘。
政令还未出皇宫,便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可此时赵祯改革之心强烈,丝毫不给保守派面子,接连罢免了副宰相王举正、陈执中等人。
又擢拔欧阳修的三位同窗: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为新政的第一条政令的实施进行保驾护航。
明黜陟这条政令才得以布告天下。
这条政令的推出,极大的鼓舞了那些有真才实学,而常年郁郁不得志的各级官员。
他们看到了希望,自然是欢欣鼓舞。
而那些依靠走后门、走偏门升迁的官员,开始有些惶恐不安了。
这些人纷纷写信给自己的大靠山,希望他们能给出一些建议,寻求保护。
也许是范仲淹知道底下的官员会这么干,他迅速的派人去吏部,抽调了十年内的磨勘记录。
迅速的在记录中找到了一大批有能力的官员,和一大批蛀虫。
并连夜写好奏本上奏,得到赵祯的批复后,传令特使带着罢黜的敕书与任职的敕书同时从京城出发,奔向各地。
离京畿路最近的是京西路、京东路、河北路与河东路。
特别是河北路,由于接壤辽国面积最多,也是被撤换官员最多的地方。
甚至很多官员在睡梦中就被撤换掉了。
当他们在醒来的第二天,照常去衙门里上衙的时候,才拿到了自己罢黜敕书。
有人忧愁,就有人欢喜。
那些有真才实干的人上位后,也紧接着开始了各项整顿。
在一段时期内,不仅官员队伍的素质提高了,老百姓对这样的举动也是赞不绝口。
当这个政令到达淮南路的时候,传令特使发现,黎九首已经把不少地方的官员都换了一遍。
根据记录,竟然都是在三天以前进行撤换的。
可当初枢密院却没有发现任何相关敕书,证明黎九首并没有向上汇报。
但传令特使感到好奇的是,这些被撤职的官员,与自己手上的名单一模一样。
但被重新安置在这个位置上的官员,却与枢密院给出的名单完全不一样。
传令特使找到了黎九首,要他给出一个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