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给我名画,我教你造枪 (第2/2页)
红玉红着脸,翻了个白眼,接着她一边任由黄震的大手在自己身上乱摸,一边帮他换了一身朝服。
半晌后,黄震拉着满脸通红的红玉走出了卧室,来到后厅中吃早饭。
吃完早饭后,两人就分头行动了,红玉去了校场操演军士。
而黄震则让新任的马夫宋山套了马车,直接前往了大内。
挂着国师府旗帜的马车,一路上畅通无阻地到达了垂拱殿外。
经由内侍通传之后,黄震被带到了垂拱殿后面的那座宫殿里。
这里是福宁殿,北宋皇帝的寝宫。
在福宁殿的花园里,赵佶正在书房里作画。
见到黄震过来,他连忙招手道,“国师来得正好,你要的那幅画,朕已经画好了。”
黄震听他这么说,便凑了过去,只见书桌上一幅画作正摊开在那里。
这幅画,画的是两个人在那里,拿着水盂正在品鉴。一人穿的衣服,是赵佶平日所穿的衣服,还有一个看上去就和自己的穿着一样。
而这幅画落款上写的是,政和六年春,佶邀国师鉴赏柴窑。
这幅画里最引人注目的还属那个水盂,天空般的湛蓝,就和那个瓷器的颜色一模一样。
赵佶自豪地指着画中的水盂说道,“国师请看,此色,朕调制了多次才成功。这蓝色是多么的纯粹。赵佶多谢国师了。”
说完,他向黄震抱拳施了一礼。
黄震满头雾水地扶住了他问道,“官家何出此言?”
赵佶站直了身子,然后说道,“托了国师的福,朕作画又多了一种颜色。”
黄震摇摇头,顿时无语了。
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就是这次去故宫无缘得见的千里江山图。
于是,他便问赵佶道,“那幅千里江山图是不是还在你这里?”
赵佶一愣,然后说道,“确实还在,当日蔡京被抄家后,此画又回到了内库之中。怎么,国师想要这幅画?”
黄震闻言,便纠结了。
这幅千里江山图就算拿回去,也见不得光。
毕竟那幅真迹还在故宫里藏着,这幅画就算带回去,也只能在自己的收藏室里偷偷地欣赏。
不过谁也不知道故宫里面的那幅到底是真是假,还不如自己带回去来得实在。
于是,黄震满眼真诚地看向赵佶,对他说道,“三幅画,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还有你刚画的那幅。把这三幅给我,我就亲自帮你操练军队。”
赵佶闻言,顿时大喜,“没想到国师也是爱画之人,千里江山图和清明上河图都是当世的巨作。朕看在国师的面子上便答应了,明日就让李彦把国师所要的画送到府上。”
看来赵佶完全是想错了,自己对书画只知道那些有名的,其他的画,他则完全不懂。
不过黄震转念一想,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能进赵佶藏画的地方。
想必里面能称之为国宝的名画肯定不少,而且那些画大多数在靖康年间失传了。
也不知道,如果带一幅回去,能造成怎样的轰动?
一念至此,黄震索性就直接问道,“官家,你最喜欢的画作是哪一幅?可否借与我一观?”
赵佶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意图,但是此时有求于他,也不好明着拒绝。
他最喜欢画的当然不能给黄震了,于是他只能说道,“有几幅画圣吴道玄的画,朕甚是喜欢,可借国师一观,如何?”
黄震闻言,顿时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赵佶这么好说话,竟然给了自己几幅吴道玄的画。
要知道,吴道玄就是吴道子,他被后人尊称为画圣,而且在现代,没有任何一幅吴道子的画,被确认是真迹的。
相对的,自己从赵佶手中得来的画,十有八九就是吴道子的真迹了。
所以黄震立马点头道,“那就有劳官家了,不过还要烦请官家为画作写个提拔。”
赵佶直接点头答应了,让他写两个字自然不是什么麻烦事了,反而他还十分的开心。
见他答应了,黄震便将自己来找他的目的说了出来,“官家,红玉和我说,京中禁军不堪一用,不若让我等自行募军如何?”
赵佶闻言,想了一下问道,“国师需要多少人马?”
黄震想了想,自己一共给赵佶十五人的名单,早上吃饭的时候红玉说十五人都已经到汴京了。
不过,自己还答应了童贯,要匀给他五个人。那自己的手下那就只剩下十人了。
一个人指挥五千人差不多,所以一共需要差不多五万人。
于是,黄震便对赵佶说道,“五万人,我需要重新在军中和民间招募五万名士卒。”
他想了一下后接着说道,“每人按照上等禁军每月月俸一贯,还有募兵费用一人十贯。你先给我五十万贯,后续每月再给我军饷五万贯。”
赵佶点了点头,这点钱对他来说完全不值一提,所以想也没有想,他就点头同意了。
看他同意了,黄震接着说道,“还有相应的粮草,衣甲军械都要给我备好。”
赵佶继续点头答应道,“国师请放心,定不会少。”
黄震继续说道,“我还要最好的铁匠和木匠,然后再派一些道士给我。我要试试看能不能把枪作出来。”
赵佶闻言一愣,随之大喜道,“难道国师要造的就是当年所向披靡的那种武器?”
黄震摇摇头否认了赵佶的话,“一步步来,我们先造一些老式的枪械试试。”
赵佶顿时失望地说道,“不能直接就造传说中的机枪吗?”
黄震白了他一眼说道,“当然不能,你没看到我在五代干的那些事?最后还不是被契丹人打回来了?所以我想在你这里试试,直接教给你们技术,是不是可以改变以后的历史。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赵佶顿时明白了黄震的意思,他连忙说道,“国师放心,朕这就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方士到汴京来。”
黄震沉吟了一下后说道,“火药放在京中怕是有些不妥。不如这样,把军营和工匠都迁往永安城。你觉得这样如何?”
赵佶闻言,立刻开始兴奋地规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