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禅位 (第2/2页)
“儿臣拜见父皇,祝父皇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儿子们一起给父皇磕头。
“好好,都起来都起来。”朱元璋高兴地抬抬手,对儿子们道:“你们为国戍边,都辛苦了。”
“谢父皇,儿臣不辛苦。”一众皇子谢恩起身,按次序分坐两桌。
朱老板便吩咐开席。待儿子们向他敬酒三杯后,朱元璋就搁下酒杯,正色道:“先跟你们说个正事,不然待会喝醉了就没法说了。”
“是。”诸位殿下赶紧搁下筷子,正襟危坐。
只听朱元璋沉声道:“咱已经跟你们大哥商量好了,把皇位禅让给他,明年元旦就正式禅位!”
“啥?”诸位亲王先是一阵错愕,没想到父皇会主动禅位。但旋即又觉得理所当然,这些年整个国家都是大哥在操持,父皇禅位也是让大哥名正言顺啊。
“老六,你是大宗正,你怎么看?”朱元璋问向诸王之首。
“儿臣不敢置喙。”朱桢已经三十六岁,坐在那里沉稳如山,闻言忙起身道:“父皇的决定儿臣自然无条件服从。大哥日后继承大统,儿臣自然也是无条件服从。”
“嗯。”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又问秦王道:“老二,你年纪最大,你怎么看?”
“俺,俺也一样。”朱樉忙瓮声瓮气道。他正在苏门答腊岛厉兵秣马,准备出兵征服天竺,对国内的事情根本不感兴趣。何况大哥当不当皇帝有什么区别?大明不早就是他说了算吗?
“老三老四你们俩呢?”朱元璋又看向晋王和燕王。
“儿臣坚决服从父皇的旨意,坚决拥护大哥!”朱棡和朱棣忙竞相表态。这俩货刚刚把爪哇和吕宋的土著收拾服帖了,正心急火燎的准备进军澳洲呢。
市舶司早已探明整个南洋的地图,知道在南洋之南,有一片条件远超南洋各岛的大陆。老六将其命名为澳洲。
老三老四都想抢在对方之前打下澳洲,作为自家的百世之基。之前的安南、婆罗洲、爪哇吕宋,他俩都没看上,打下来收拾利索,就丢给弟弟们安家了。他们则继续征讨,一定要找到最好的地盘儿,才肯停下来。
所以国内的事情对他们俩同样很遥远。谁当皇帝他们都没意见,只要别影响他们开疆拓土就行。
朱元璋又挨个问了所有藩王一遍,当然不是问他们的意见,除了老六,他们也没资格发表意见。但是他们必须要表态支持,一个都不能少。
待诸王都表态坚决支持父皇的决定,坚决拥护大哥的统治后,朱元璋才放心的笑道:“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圣寿节后就不要回去了,在京里多陪陪你们的母妃,等着元旦的禅位大典,省得刚回去又得回来。”
“是,儿臣遵旨。”诸位王爷轰然应声。皇位传承之际,把在边疆领兵的藩王都留在京城,以防万一,实乃题中应有之意。
~~
圣寿节后,皇位即将禅让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朱元璋也责成礼部,为禅让大典准备仪注。
礼部尚书蹇义却上疏说‘自古帝王内禅,非其时怠荒,即其时多故,仓促授受,礼无可采。’
意思是之前的帝王内禅的原因,要么就是老皇帝荒废怠政,不得人心而辞位,要么就是天下巨变,民怨沸腾,被迫让位,像现在这样开国皇帝文治武功,国家百废俱兴,蒸蒸日上时主动功成身退,却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也没有合适的礼仪可以参考。
朱元璋的意思是简简单单搞一下即可,但太子却要求群臣详细议定礼仪流程,绝不可有丝毫马虎,要为父皇办一场隆重的退休庆典。
蹇义只好会同礼部翰林院众官员搜罗古籍,商定好禅位大典的礼仪并详细订立流程。终于赶在年底前一切准备停当。
洪武三十年正月初一。
正旦大朝上,垂垂老矣的吴太监向前来朝贺的王公大臣、番邦使节,宣读了朱老板的禅位诏书:
“朕本布衣,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逢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提三尺剑蹶起淮右,不十余年间荡涤群雄,统一中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天下咸奉正朔,稽首阙廷。于是民获所归,得有共主,遂开创大明万世之基!”
“自洪武元年即位后,朕制礼作乐、修明典章、兴举废坠。定郊祀、建学校、尊孔子、崇儒术、育贤才、注洪范、叙九畴,罢黜异端,表章经籍,正百神之号,严祭祀之典!”
“又察天文、推历数、定封建、谨法度、慎赏罚、抚四夷,海外远方诸国,皆遣子入学。南极炎徼,北逾冰壤,东西际日月之所出没,罔不率服!”
“三十年间,朕昧爽临朝,日晏忘餐,虚心清问。斥侈靡、绝游幸、却异味、罢膳乐,泊然无所好。敦行俭朴,以身为天下先!训敕子孙臣庶,具有成书,诒法万世。谨宫壸之政,严宦寺之防,杜外戚之干谒,而家法尤正,纪纲法度,彰彰明备!”
“期间存高年、兴孝弟、励农桑、蠲逋负、宥死刑、焚狱具、旌廉能、黜贪酷、摧奸暴、佑良善,宽仁爱人,专务德化。是以身致太平三十年!如今民安其业,吏称其职,海内殷富,诸福之物,莫不毕至,功德文章,巍然焕然,过古远矣!”
“今朕已七十,老迈不堪重任,太子朱标居储君之位已有三十载,人品贵重,众望所归,文武皆备,深肖朕躬,必能克继大统。所谓‘尧舜内禅,体文德也’,朕决意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钦此!”
群臣山呼万岁中,太子三辞三让,方在朱元璋的‘强迫’下,跪地泣声接旨。
随即朱元璋便派亲王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并在当日举行禅让大典。
吉时一到,嗣皇帝朱标身着朝服,与太上皇朱元璋同乘御辇起身前往奉天殿。
这时午门钟鼓齐鸣,太上皇到达奉天殿,但并不临朝。而是到奉天殿后降下肩舆,在奉天殿后的华盖殿升座,嗣皇帝朱标也在华盖殿内西侧侍立。
待到外朝文武各就各位,中和韶乐作奏元平章,禅让皇位大典正式开始了。
这时,朱标方搀扶着太上皇帝朱元璋步入奉天殿升座,而后嗣皇帝仍侍立在大殿西侧。
乐止,清脆的三次鞭鸣后,丹陛大乐作奏庆平章。
朱标便在殿中拜位站立,诸位亲王皇孙国公立于丹陛之上,文武百官及番邦使节立于丹墀之下。
礼部赞唱官赞曰:“跪!”
嗣皇帝朱标便率群臣跪下。
赞唱官又赞:“宣表!”
宣表官便手捧诏书到奉天殿檐下宣读传位诏书!
诏书宣布完毕后,赞礼官赞曰:“兴!”
朱标便率群臣起身。
然后尚宝卿捧出传国玉玺,跪奉太上皇帝。朱元璋亲手把玉玺授予朱标,朱标跪受皇帝之宝,便完成了皇位大典最重要的步骤。
已经成为大明皇帝的朱标,再次率群臣在韶乐声中,向太上皇帝朱元璋行四拜大礼。
乐止,四拜兴,禅位大典礼成。
朝鞭再次三鸣,中和韶乐作奏和平章。太上皇帝便走下龙椅,让位给新君。
朱元璋看着朱标,稳稳地坐在龙椅上,欣慰地笑了,然后便乘坐御辇还宫,没有丝毫眷恋。
且他也没有回乾清宫,而是回到了万寿宫暂居。朱标想为他在紫禁城另起一座宫殿养老,也被朱元璋拒绝了。他说既然已经退位,就不在紫禁城里碍手碍脚了。
太上皇如此坚决,皇帝也只能由他去了。
朱标将父皇送到万寿宫,那里有胡贵妃率众嫔妃和众公主迎接太上皇。
然后朱标便转回举行登基大典,宣布立皇长子朱雄英为太子,次年改元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