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建生祠 (第2/2页)
其余文武大臣纷纷出列奏道:“臣附议,臣附议!”
天启对这些文武大臣到底说些什么,听得并不十分清楚。但只见个个情绪激昂,义正词严;魏忠贤又不断含笑点头,便说:“既然群臣共议,厂公赞成,朕准奏!”
魏忠贤一听,立即走到大殿正中跪下:“皇上与众位大人如此抬爱老奴,老奴只有当牛做马报答。”
顾秉谦:“内阁将行文各省府州县,大力为厂公修建生祠,凡有拖延观望者,严词申斥。”
山海关督师行辕大堂内。
孙承宗、袁崇焕、满桂等人正在大地图下面观看着,红霞拿着一份内阁急递走进来,交给孙承宗。
孙承宗拆开一看,立即勃然大怒:“荒唐!胡闹!”
袁崇焕问:“恩师,出大事了?”
孙承宗把急递递给袁崇焕,气哼哼地说道:“你自己看吧。”
袁崇焕看完反倒一笑:“如此狂妄之举,说明魏阉不仅头脑过于简单,而且是愚蠢透顶。”
满桂也拿过急递看了一遍,说:“我是蒙古人,也不懂汉族文化,但只知道魏忠贤本来是个人渣,却偏偏要当神圣,这是找死。”
孙承宗:“二位说得很好,老夫要给皇上上折子,制止这场闹剧。”
红霞却说:“既然内阁发出急递,说明事情已成定局,先生何必与他们白费口舌。再说,先生不在皇上身边,一道奏折能有多大力量?倒不如先任其发展一段,好让天下人看清他们的嘴脸。”
袁崇焕:“姑娘说得有道理,时机一到,收拾起他们来就更有依据。”
孙承宗:“老夫也是一时气糊涂了。”
北京东厂提督衙门大堂内。
魏忠贤斜倚在太师椅上,懒洋洋地问站在下面的顾秉谦:“几个月过去了,下面生祠建得怎么样啊?”
顾秉谦:“回厂公,进展十分顺利,省府州县群起响应,捷报频传。”
魏忠贤:“别老说些虚头巴脑的屁话,说点儿实际的。”
须发皆白的顾秉谦有些尴尬,但很快打起精神说:“延绥巡抚朱童蒙行动最为迅速,现已完工。他本人星夜疾驰,赶到京城来报喜。”
魏忠贤高兴了:“让他进来,咱家要亲自问问。”
顾秉谦喊一声:“传延绥巡抚朱童蒙晋见厂公。”
朱童蒙快步进来,趴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说:“儿子朱童蒙拜见义父大人。”
魏忠贤亲切地说:“起来说话吧。”
朱童蒙:“谢义父。”
魏忠贤问:“听说你们延绥的生祠完工最早,规格最高。”
朱童蒙:“儿子为给义父建生祠,确实费了些心思和力气。第一步,拆了民房两千多间;第二步,按照天子之数建成前后九重的生祠,屋顶是皇帝专用的黄琉璃瓦;第三步,祠内的义父像都是沉香木雕成,门口贴着对联——至圣至神,中乾坤而立极;多福多寿,同日月以长明;第四步,落成之后,各地官员还要到祠中五拜三叩,口呼九千岁。”
魏忠贤笑得两眼眯成一条缝,连连说:“好,很好!”
朱童蒙双手呈上一张图纸:“这是儿子按照实际规模,画就的生祠图纸,请义父过目。”
魏忠贤接过图纸看看,连连点头,对顾秉谦说:“顾阁老,这朱童蒙在延绥当巡抚也有两年了吧,还是夺情为国操劳。该找个合适职位升一升啦!”
顾秉谦:“下官马上安排。”
朱童蒙跪倒在地,眼含热泪,激动地说:“义父再造之恩,儿子全家永世不忘!”
魏忠贤摆摆手说:“顾阁老,带朱童蒙下去好好款待。”
顾秉谦领着朱童蒙走出大堂。
魏广微抱着一摞奏章兴冲冲走进来,对魏忠贤说:“厂公,各地建生祠的奏折都报上来了。”
魏忠贤兴奋地说:“你简单说说吧。”
魏广微:“蓟辽总督阎鸣泰于蓟州、密云、昌平、通州、涿州、河间、保定共建七座生祠,花费白银数十万两。宣大总督张朴于宣府、大同建生祠。应天巡抚毛一鹭在苏州虎丘,山西巡抚曹尔桢于五台山,工部郎中曾国桢于卢沟桥畔,巡视五城御史黄宪卿于宣武门外,顺天府尹李春茂于宣武门内各建生祠。孝陵卫指挥李之才建生祠于孝陵前,河道总督薛茂相建生祠于凤阳皇陵旁。楚王朱华煃、武清侯李诚铭、保定侯梁世勋等自备银两建生祠。现在各地建成的生祠约有四十多座。落成之后,祭拜礼仪之隆重,言辞之恳切比祭拜历代帝王有过之而无不及。”
魏忠贤大笑:“很好,很好。真难为他们一片孝心。”
魏广微:“天津巡抚黄运泰独具匠心,把厂公的‘喜容’雕刻成‘垂旒执笏’的帝王相,兵备副使耿如杞却只作长揖而不拜,遭到巡抚参奏。”
魏忠贤勃然大怒:“立即派锦衣卫缇骑把耿如杞逮捕入狱,严刑拷问,为何对咱家不恭敬?”
魏广微:“下官马上安排。既然各地军民士绅对厂公如此拥戴,下官以为应该搞一个生祠落成大典,隆重表彰一下积极建祠的各级官员,肯定会大力促进各地兴建生词。”
魏忠贤心花怒放:“魏阁老的提议好极了,你同顾阁老去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