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蜀三叛俊杰再起 (第2/2页)
王濬想先向朝廷上报,得到批准后再出兵讨伐,李毅又道:“杀主之贼,为恶尤大,当不拘常制,何请之有!“
通俗意思为:我们出兵讨伐的是杀害主人的逆贼,事情紧急,不应拘于旧制,不应靠请示来办。
王濬听从了他的建议,发兵与牙门将满泰等共同进军讨伐张弘,将其斩杀,夷灭三族。
王濬因功封关内侯,迁益州刺史。这便是季汉灭亡后,继师纂、袁邵、董荣、皇甫晏,十年(263-272年)来的第五任益州刺史(司马泰、司马晃曾遥领益州刺史,称病未能赴任,不做统计)。
李毅升任益州主簿,后为别驾,并被推举为秀才。
为皇甫晏申辩的何攀,出任益州别驾。
李毅和何攀又出任益州刺史王濬的参军,同为王濬心腹爱将。
于是蜀地的三次起义(反叛),皆因规模太小,没成气候。
在三次叛乱前后,蜀地历经董荣、皇甫晏和王濬三任益州刺史。这也说明西晋朝廷对蜀地的统治是雷厉风行与重点关照。
说起王濬,可以多提一二。
他或许比师纂(263-264年初在任)、袁邵(264-265年在任)、董荣(265-272年在任)、皇甫晏(272年在任)等人更适合做益州刺史。他坐镇益州直到太康元年(280年),同年他亲率巴蜀大军自成都沿江而下,兵不血刃,无坚不摧,攻克西陵,降服吴军,进入建业,灭亡东吴。
王濬确实太厉害了。
王濬离开益州后,扬州人胡罴接替王濬,出任第六任益州刺史。王濬在洛阳出任辅国将军,领步兵校尉职务。太康六年十二月庚寅(286年1月18日)王濬去世,终年八十岁,谥号为武。
再看蜀地的三次起义,皆因规模不够,未有成事。而下一次李特起义(301年),那规模就足够大了,因时间较远,这里就不再铺开去说。
回到此时。
在蜀汉灭亡之后,有三万家离开蜀地而内迁,大批旧蜀臣被安置在关中、河东地区。
而这批人里得到重用者,有樊建、董厥、郤正、文立等。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欲招揽更多蜀中俊杰,便让文立与时任益州刺史董荣负责选举,并命他们赴洛阳,于是选举出首批人才包括以下六人。
王崇,字幼远,广汉郪人,在前朝时官至东观郎。他学识渊博,性格高雅广弘,被称为贞士。
寿良,字文淑,蜀郡成都人,在前朝时官至黄门侍郎。他修养身心,高洁清白,操守方正,朴素简约。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在前朝时官至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他博览五经,以文学见长,名扬乡里。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在前朝时官至黄门侍郎。他自幼刻苦好学,聪明机敏,所写文章以富丽着称。
李骧,字叔龙,梓潼涪人,在前朝时官至黄门侍郎。他才智过人,为人超脱有器量,知名于当世。
杜烈,字仲武,蜀郡成都人,出自名门杜氏。他志操坚定,操守方正,办事能干,思维敏捷。
这六人,一同被认为是梁、益二州的代表性人物。
在离开成都赴洛阳之前,他们得到了益州刺史董荣的接见。
此时州学,益州刺史董荣、从事李通等正接见六人。
董荣道:“天子降旨,恩惠梁益。天下大同,心向河洛。诸位学子,可知新之时代已经降临。诸位学子作为州府所荐,天子所选之梁益二州标俊,即将离开蜀地,前往京师。从此骏马奔腾,燕雀高飞,宏伟抱负,便在眼下。定要珍惜这千载难遇之时机也!”
董荣走到六人身前,接着道:“朝代有更迭,芳华需报国,所以诸位定要放下过去,重新开始。朝廷特批路费,足够诸位一行。”董荣道后挥了挥手,李通向六人分发赴洛阳路费。
六人拿到路费,拜谢董荣,董荣又道:“诸位即将离别,若有所言,尽可说来。”
王崇道:“明公,我年逾四旬,为六人之最长,能得天子召唤,甚感荣幸。朝廷以大德恩服于天下,我等当以余力报答于陛下。”
寿良道:“明公,天下归于英主,才子仰慕而追随,此乃正道也。”
陈寿道:“明公,在下被贬数年,新得推举,实属意料之外。愿献所学,报答圣朝。”
李骧道:“明公,在下当竭尽所能,报达皇恩。”
杜烈道:“明公,杜氏能天子赏识,诚惶诚恐,定当一心报国。”
众人皆语,只有李密沉默不言,这让董荣很奇怪,走到李密身前,道:“令伯,怎不言邪?”
李密缓缓抬头,看着他道:“诏书特下,敢不赴命?怎奈家中祖母,无人供养,心中暗伤,不知云何。”
李密一言,令董荣感慨不已,看了眼旁边李通,李通也不知所错。董荣回过头来道:“听闻令伯以孝着称,果然百闻不如一见。当你离开之时,我会让李从事选派家仆,照顾你家祖母。你从容东去,请多安心。”
李密拜道:“多谢明公。”
董荣又看着众人,道:“诸位才子,请回家准备,明日上路。文广休(文立)会在洛阳迎接诸位之到来。”
当六人离开时,董荣单独叫住王崇,对其道:“幼远,你是众人最年长者,一路东行,请你负责关照诸子。”
王崇道:“幼远明白。”
于是在益州刺史董荣的一番吩咐后,六人于第二日同赴京城。
在离开蜀地的路上。
六人谈论着。
寿良道:“天下归晋,大势也。”
李骧道:“汉室天数已尽,未曾想到,魏与其同命。”
杜烈道:“无论魏、晋,皆乃天下明主,只待扫灭东吴,一统天下。”
王崇道:“远离成都,前为绵竹,我等今夜可于此就宿。”
众人皆在谈论,唯有李密行于众人之后,闷闷不乐。
见况,陈寿来到他身前,道:“令伯,此次前行,见你多忧,或不仅为祖母一事。”
见陈寿这么说,李密道:“同窗学子,难以隐瞒,确实如此。”
陈寿道:“若没猜错,定是因国家灭亡,大将军与太子皆为国而死,而你作为大将军主簿与太子洗马存活至今,心中难安,只想隐退,不愿向北行事。”
李密看着他,没有直接回复,只是道:“你曾任卫将军主簿与黄门侍郎,向北行事,心中可安乎?”
陈寿感慨一笑,道:“你可记得,当年我被小人黄皓所害,被贬多年,再加父亲去世,我早已对汉室心灰意冷。今得晋人赏识,诏书赴京,或将重用,这让我死灰一般之心重新炽热,所以我怎能不期待?”
李密无奈叹了口气,道:“以贤弟之聪慧,可为一代风云人物。只是洛阳朝廷,人心难测,何况我等皆亡国遗臣,或难重用也。”
陈寿少惊,又平静道:“万物皆有数,存世自天命。”
李密看着远处,没有再说什么了。
见李密、陈寿二人逐渐掉队,远处的王崇道:“令伯、承祚,别离太远,快跟上来!”
在王崇的多次催促下,李密、陈寿二人只能加快赶路。
那么王崇、寿良、李密、陈寿、李骧、杜烈六位蜀中学子赴洛阳之后的情况会如此,之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六子入京西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