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95mf.net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敢问阁下,吾妻何在 > 四百二十一章 退吴王

四百二十一章 退吴王 (第2/2页)

虽然吴国的三万精锐是脱产全职军人,不受春耕影响,但是这些人前年离开吴国入楚,一直打了快两年,现在刚刚返回吴国,又马不停蹄的进攻莒国,可以说是身心俱疲。

况且这三万人不种田,剩下的两万人还有这五万大军的后勤也得耕种,无论从军心考虑,还是从经济考虑,吴国都极可能在春耕前撤军。

等了半个月,吴军已经将外围城邑拔除干净,兵围新城,莒子还是没有回信。

祝平炎倒是明白唇亡齿寒,可他又能怎么办?自己上也只是送死而已。

又半个月后,新城城破,新男被俘,向国旧贵族逃往祝城。

两万吴军追至祝城脚下,祝平炎率领五万大军出城,八十门大炮轰鸣,将祝军与吴军之间的土地犁了一遍。

两万吴军原地驻扎,等待主力支援,祝平炎也一直等着斥候的消息,一旦吴军主力到来,他就得立刻返回祝城。

他摆出的那五万大军是假的,祝军一共就一万五,把后勤兵、民兵、预备兵全部加上也就三万,又拉了两万平民过来,反正祝平炎库存的盔甲够多,穿上盔甲在后面充数就行。

士兵是为了威慑凡人和底层天骄,大炮则是威慑证道及灵台。

这些吴军不知道祝军的底细,甚至不知道这是哪方的军队,只是按常理考虑,有这么多凡人军队,天骄再怎么也不会太少,再加上向国旧贵族和那些大炮,实力比己方强大很多,得等主力到来。

祝平炎虚张声势当然是为了吓退吴军,吴军只用了十五天就攻破新城,真要打过来,祝城最多也就坚持二十天。

但是在他虚张声势以后,吴军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只要吴军认为春耕之前拿不下祝城,就可能退军。

而此时,刚拿下新城的吴军也在讨论,要不要进攻祝城。

有人觉得既然大军已经到这里了,又刚刚打胜仗,就应该趁热打铁,一举攻破向城,他们还不知道向城改名的事。

但也有人反对,称祝军兵强马壮,向城作为故都,城防也非新地能比,若是久攻不下,势必要耽误春耕。

立刻有人说,打仗应当一鼓作气,迟则生变,等到明年再来打向城,也许敌人就不是祝军了,而是齐鲁莒三国联军。

又有人反对,既然进攻莒国,自然就考虑了遭遇三国联军的可能,若是没有能力打败三国联军,拿下新地有什么用,攻下向城又如何,最终还不是要灰溜溜缩回吴国。

甚至还有人拱火,吴王僚都能与齐鲁莒联军打平,如今有英明神武的吴王阖闾,自然能轻松战而胜之。

众人争论不休,支持继续打的都是吴国靠新地这边的大夫,吴国吞下新、向后,这些地方最后可能归他们,所以他们有动力。

吴国领土扩张,对所有人都是好事,其他人也许不像他们这样坚定的支持,但也没这么多人反对,如今要进攻向城,怎么突然觉得自己众叛亲离了。

因为吴国内有祝平炎的内奸。

祝平炎在盔甲生意上让利,请求卑梁伯帮助他渡过难关。

一旦吴军攻破祝城,祝平炎贩卖盔甲的事就会曝光,没人知道祝平炎会怎样,卑梁伯的下场倒是很明了,失去盔甲渠道,没了生意也没了地位,重新成为边陲小城无人问津的下大夫。

所以根本不用祝平炎开口,卑梁伯肯定会帮他,只不过大势难违,卑梁伯也没办法阻止进攻莒国的决定,他只想在城破时帮着祝平炎逃走。

在吴国对是否继续进攻有了争议,他才终于有了发力的机会,靠着盔甲生意构建的人脉,让那些中立的人全倒向了反对派。

这本身其实不难,除了有机会得到土地的人,其他人都不想因为战争耽误春耕。难点在于一般人搞不清楚吴国的情况,没法把力用在最巧妙的地方。

在祝平炎的虚张声势和卑梁伯的游说下,吴国最终还是退兵了。

祝平炎也因此多了一年的喘息之机,只不过一年之后他要对付的不是新男,而是吴王。

春秋五霸中,齐恒公、晋文公、楚怀王的地位毫无争议,另外两个却总是争论不休,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都在候选名单里。

吴王阖闾正是夫差的父亲。

对历史有了解的人应该明白,称霸一般都是几代人的功劳,国力的提升非一朝一夕。

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才能一统天下;汉武帝横扫匈奴,靠得是三代皇帝的修生养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也离不开李世民的功绩。

吴国在夫差时期称霸,那么阖闾至少要给他称霸的条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