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东方名 第六十五章 风雨欲来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穿越者系统竭诚为您服务!
公孙弘的话中之意很是推崇欧阳明礼,已经把欧阳明礼摆在了极高的位置上了。
欧阳明礼明白,他这一次不能再敷衍了事了,那会显得他对皇帝不敬。但是,他却真的不想参与到晨曦帝国帝位更替这件一不留神就掉脑袋的大事中去。他可不想把欧阳世家推到万劫不复之地中。
欧阳恒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他焦急的等着欧阳明礼的回答,却不敢贸然插嘴。
慕容夜同样极为紧张,他用手指悄悄摩擦穿越者之戒,时刻准备着事态失控就取出三尖两刃枪带着欧阳明礼杀出重围。至于暴露穿越者之戒的神奇,与欧阳明礼和他的安危相比自然算不得什么大事。
欧阳明礼沉吟一下,淡淡开口道:“明礼诚心于剑,不懂治世的大道。如果陛下问哪位皇子皇孙的武道天赋更好,明礼还能斗胆说出个一二三来。可是陛下问哪位有治世之能,明礼确实答不出,还请陛下责罚!”
欧阳恒闻言松了口气。欧阳明礼虽然依旧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可是却不再是之前的敷衍态度,而是就事论事的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看法。
“哈哈,这只是叔侄闲聊,何来责罚一说。”
公孙弘不在意的笑了笑,接着正色起来,沉声道:“晨曦帝国虽然在外界看起来是风光无限的三大帝国之一,可外有两大帝国虎视眈眈,且未定储君之位,内忧外患着实让朕伤神。朕刚才所说盼贤侄入朝为官实乃肺腑之言,贤侄可以好好斟酌一番。”
“是,陛下!”
欧阳明礼只是应了一声,根本不接公孙弘的话茬。
公孙弘见欧阳明礼此举知道其真的是没有入朝为官的想法,不禁叹口气,他收拾好心情话头一转。“欧阳贤侄,你觉得晨曦应该如何应对另外两大帝国联盟之举?”
欧阳明礼沉吟一下,还是给出了回答。“回陛下,明礼觉得晨曦只要静观其变、养精蓄锐即可。”
公孙弘笑道:“愿闻其详!”
其实欧阳明礼说的,正是公孙弘现在正在做的,可是公孙弘还是想听听欧阳明礼的详细见解。他说他特别看中欧阳明礼,正是他的真实想法。
欧阳明礼本来不想多说此事,可是公孙弘追着他问,他也不好不做理会,只得如实说出自己的看法。
“陛下明鉴,明礼以为只要藏兵阁屹立不倒,东方帝国和白鹰帝国联盟意欲划分东洲大陆之举,其成功几率就不会超过一成。所以,晨曦目前不宜妄自扩张,只要静等藏兵阁兵使出面调停即刻。”
藏兵阁地位特殊,虽然超脱物外不会轻易插手东洲大陆的各国局势,可是在有席卷整个大陆的战争发生时,自诩要维持东洲大陆稳定的藏兵阁,是一定会出面平息战争的。
而且,这是有过先例的!
藏兵阁真正的出现在世人的视线中就是因为,千年前波及整个东洲大陆的战争足足持续了数十年,生灵涂炭、众生皆苦,于是藏兵阁之前的兵使悍然现身以雷霆手段结束了战争。
千年来,藏兵阁一共出手了四五次,每一次都用武力轻松折服了发动战争的双方国家,为东洲大陆带来数百年的安宁。每一次,也都让东洲大陆的武者意识到藏兵阁的恐怖。
慕容夜对藏兵阁的过往虽然不太了解,不过对欧阳明礼的话还是觉得深以为然。
随着对武圣境界了解的加深,慕容夜越发觉得一个国家想要君临整个东洲大陆可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除非,哪个国家出现一个像藏兵阁兵使那样武圣后期的巅峰强者。
不过以东洲大陆的武者层次来看,武圣后期可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要不然司一剑也不能在武圣前期境界停留了数十年,而不得寸进。
东洲大陆上千年来,除了藏兵阁兵使根本就没有出现过武圣后期的武者。即便武圣中期,也是只有不到十个人而已。
由此不难看出,有武圣后期兵使坐镇的藏兵阁成为东洲大陆的超然势力,并不是偶然。
公孙弘的目光扫过下方三人,嘴角挂着莫名的淡淡笑意。
“有些大臣上书建议晨曦应该该联合其他公国结成联盟,以遏制东方和白鹰帝国联盟之势。欧阳贤侄以为如何?”
欧阳明礼略做思索,回答道:“回陛下,明礼觉得此事欠妥。”
公孙弘的兴致越来越浓,追问道:“何解?”
欧阳明礼倒是放开了,不再推辞,组织一下语言侃侃而谈。
“回陛下,两大帝国的联盟攻占的国家都是两大帝国周边的公国,位于东洲大陆的西面。如果位于东方的晨曦与这些公国联盟,根本实现不了守望相助的战略目的。而,如果晨曦与周边的其他公国联盟,对两大帝国联盟的攻势又起不到什么遏制作用。相反,此举还有可能刺激到两大帝国的联盟,提前把晨曦也拉入战争的漩涡中,并有很大几率就此引发席卷整个大陆的全面战争。所以,明礼觉得此举不妥!”
公孙弘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欧阳明礼的所有观点都与他不谋而合,他越发惋惜欧阳明礼不愿入朝为官助他一臂之力了。
公孙弘叹口气,略显落寞的说道:“欧阳贤侄所说在理,可惜满朝文武没有几人能像欧阳贤侄这样看的透彻。好多文武大臣都在暗中议论,觉得朕即不像另外两个帝国那样大肆扩张也不与其他国家加盟实乃昏庸之举。因此,朕特意放出了想要立储君的想法……”
公孙弘的最后一句话看起来好像和前面的话根本不挨着,可是慕容夜三人却瞬间明白了公孙弘话中的深意。
公孙弘选择这个时机放出要立储君的风声,一来是真的要观察皇子皇孙们对于此事的应对,以选出其中品行才智俱佳之人立为储君;二来是想用立储君之事分散满朝文武的注意力,好压下那些主张扩张或者结盟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