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神剑的磨刀石 (第2/2页)
“就是海外推行。”王国光十分确信的说道:“把规模先做上来,技艺会愈发的成熟,产业链就会变得丰富起来。”
“倭国它也配用蕉麻纸钞?给它点擦屁股纸就不错了。”朱翊钧十分不乐意的说道,倭国它不配,要它白银是给它面子,让它尽孝!给它个尽孝的机会它要学会感恩!
“不是给倭国用,给吕宋用,仍然是海外通行宝钞。”王国光赶忙说道,给倭国的纸钞足足有一万万贯能用很久很久了。
“哦,这还差不多。”朱翊钧听闻户部是抱着扩大宝钞试点的打算,这才认真考虑起来,良币给倭国用,实在是太浪费了,但给吕宋用正正好。
吕宋也钱荒。
吕宋有铜,而且有11座之多的大铜山,但吕宋仍然缺铜,因为吕宋的铜,都给了大明,大明对金银铜的虹吸效应实在是太强了,强到远在泰西的两牙都被大明吸收白银。
大明钱荒,在商品优势下,吕宋的贵金属都会流入大明,即便是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英,和鞑清贸易,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白银向鞑清流入。
“大票害民,面值不宜大约100文。”朱翊钧对吕宋钞法做出了具体的指示,面值不宜过大,面值大意味着铸币税收的多,吕宋正在向郡县化方向发展,过高的铸币税,就是朘剥,是敲骨吸髓。
朱翊钧给定了100文的面值,而不是一贯,少量的不易仿制的良币纸钞有利于经济发展,这是在倭国已经实践过的道理,但大量的、无序的、粗制滥造的劣币,对经济的破坏是致命的。
“要有准备金,吕宋的钞法必须是可兑现货币,最好是白银和赤铜。”朱翊钧进一步做出了限制,不能弄成大明宝钞那种糜烂的样子,否则大明想要推行腹地通行宝钞就会千难万难。
吕宋和倭国在大明朝廷,政治地位和待遇完全不同,甚至是天差地别的。大明可以用不可兑现货币对倭国进行残忍朘剥,但对吕宋如此,就是把吕宋越推越远。
至于锚定物,吕宋不缺,广州市舶司和月港市舶司每年都有大量的商舶前往,货物极为充足。
之前是吕宋的铜料入明,折为通宝和御制银币,吕宋不带走这些货币而是在市舶司换成货物返回吕宋。
现在多了一个选择,就是也可以换成大明海外通行宝钞返回吕宋。
和倭国的劣币不同,朝廷给长崎总督府的宝钞,都是以万万为单位,对倭国是否能够接受这么多的宝钞根本不在意,对倭人的死活不管不顾。
但吕宋换钞是有准备金的,还要锚定物,朝廷绝不能说宝钞不是货币,否则吕宋必然离心离德,同样限制吕宋流通宝钞的流通数量,从源头抓起。
吕宋总督府要是能独立印钞,那不等同于说总督府在谋逆?纸钞发行权肯定要在京堂。
朱翊钧和户部诸官进行了极为深入而有效的沟通后,朱翊钧决定先去信问问国姓爷的意见,大明这边先做好准备。
“陛下,臣担心…宝钞回流,倭国的宝钞臣不怎么担心,大家都知道倭国通行宝钞没有准备金,但吕宋的宝钞很有可能回流大明。”王国光十分担忧的说道。
朱翊钧摇头说道:“大明宝钞不被认可呀,宝钞回流给谁花?”
朱翊钧当然清楚大明的钱荒有多么的严重,当然也清楚王国光为何如此担忧宝钞回流,一旦发生大规模回流,吕宋总督府就实际拥有了履行发钞的职能,这是户部权力的流逝,更是对大明货币政策的破坏。
吕宋总督府:坏了,我成大明央行了!
但,大明宝钞没有任何信誉可言,是普遍不认可,甚至是大明皇帝都对宝钞的糜烂两眼一黑,两手一摊,毫无办法。
“盐引都能当钱用,一旦吕宋通行宝钞,有准备金,有锚定物,恐怕宝钞真的会回流大明,而且是极大规模的回流。”王国光据理力争。
今非昔比了,大明朝廷现在有信誉了。
不仅有,而且因为陛下信誉的无比坚挺,现在朝廷的信誉跟着水涨船高。
不仅仅是民间,在官场上,履任地方的外官,通常都会把朝廷和皇帝看成一个整体,所以皇帝的信誉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就等于朝廷的信誉。
吕宋通行的宝钞,必然会回流,这就是王国光作为大司徒的判断,大明实在是太缺少货币了,从北宋开始,钞法屡试屡败,但每次发行,都能顶一段时间。
大明对贵金属的虹吸,其本质是对货币的虹吸,这一点作为大司徒的王国光非常清楚,他在提醒陛下。要防止宝钞回流。
“确实。”朱翊钧愣了愣说道:“不能禁止吕宋宝钞入关,否则就代表着大明抛弃了吕宋,是在用宝钞对吕宋捞最后一笔。”
“容朕缓思。”朱翊钧眉头紧蹙,天下万事万物似乎总是如此,好不容易解决一个问题,然后又冒出这两个问题来。
宝钞的防伪性和耐用性终于得到了一部分解决,发行又成了问题。
宝超回流是朝廷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朱翊钧思考了良久才摇头说道:“所以才是试点,如果宝钞回流真的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那么朝廷出面将所有的宝钞赎回就是。”
张学颜小声的说道:“赎不回来的陛下,越赎越涨,除非朝廷用等价或者高价收回,纸钞有它的便利性,在大宗交易中,一笔买卖可能就是几万到十几万两银子之间,过于沉重的银子,不甚便利,这也是民信局、九龙驿馆这些票号,可以进行承兑汇兑业务的原因。”
朝廷越是赎买宝钞,就越是证明了宝钞的价值,那么更加方便的宝钞,就会成为优先囤积的货币,这又不是勾栏瓦舍的爱情,想买就买,想卖就卖。
赎买是不可能赎买的,只有换钞做做样子。
“有理。”朱翊钧被干沉默了。
朱翊钧又思考了片刻说道:“发钞,对户部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不过面对这个挑战,我们要找到最关键的问题所在,朝廷最重要的事,就是保证纸钞数量不会滥发超发,其次要保证宝钞不会被盗印私印,能做好这两点,宝钞回流,也不是问题,大明终究是要推行钞法的。”
白银流入越多,就越缺少白银,这个荒诞的逻辑,在大明快速发展的时候,是成立的。
白银终究是有限的,货币无法稳定的、充足的供应,那百货就缺少了沟渠去流通,即便是占据了秘鲁的大银山,对于快速发展需要无数货币的大明而言,也是不够用的。
终究是要走到钞法那一步,这需要更多的白银,更多的货物,更强的国力,更健康社会。
“王次辅说了下府库亏空的事,二位户部的堂上官,如何看待王次辅所说。”朱翊钧拿出了海瑞的奏疏,还有王崇古增补的意见。
王国光和张学颜看完之后,彼此都是眉头紧蹙,互相商量下才说道:“原来,府库都是这么亏空掉的,臣以前只有猜测,万万没料到,居然是这样运作的。”
连户部的堂上官对府库的亏空,也停留在卡吃拿要、火龙烧仓的层面上,没有想到,大明地方是如此败坏府库,这也不怪他们,他们没有当贪官的经验,王国光原来是个晋党,他本来就是个慎独之人,就是特立独行,从不和晋人同流合污,所以对其中的详情,知之不详。
这种玩法,当事人不讲,真的很难明白,其中的关键,尤其是债权的多次转让这个欲盖弥彰。
“这个解决办法是可行的。”王国光只能说,王崇古真的想青史留芳,而不是被人写在奸臣传里,只要谈及就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算算时间,船长刘吉带着大明远洋商行的船队,现在应该抵达蒙兀儿国了吧,再有三个月就回到大明了。”朱翊钧说起了大明远洋商行贸易船队的进程,按照计划应该在六月份返回松江府。
如果这次成功,五大远洋商行终于名至实归,成为了真正的远洋商行,得益于大明和西班牙葡萄牙良好的关系,大明的船只可以环球贸易,而不是往返于某地。
万历十一年春,烟花三月,整个华北平原都笼罩在春天的烂漫之中,而备受瞩目的京开驰道终于开始了破土动工,京师方向,朝廷组建了两个工兵团营,由北向南多段施工,而河南方向则调拨了四个工兵团营,由南向北多段施工。
工程如火如荼的时候,由海瑞主导的鼎建大工反腐抓贪细则横空出世,刊登在了邸报的头版头条之上,正准备在京开驰道这个鼎建事上,大展拳脚的一些个官僚看完了细则,就是破口大骂!直接破防。
海瑞这个浓眉大眼的骨鲠正臣,什么时候这么了解鼎建大工里的这些猫腻!而且还做出了这么多有针对性的规定,在破口大骂的同时,也察觉到了不对劲儿,这是海瑞能干的出来的?
海瑞拜访王崇古也没避着人,所以事情很快就清楚了,王崇古就是大明神剑的磨刀石!
海瑞这把神剑已经足够锋利了,出鞘之后,一直在斩杀贪官污吏,现在王崇古还觉得这把神剑不够锋利,好生的打磨了一番!
贱儒们是没办法骂海瑞的,所以只能找一个新的目标,那就是大明次辅王崇古!
这个风头刚刚吹起来一点点的苗头,就立刻戛然而止了,名叫《清流名儒风流韵事》的妖书,再一次的在京师掀起了狂风巨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