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离崇岳平城献经 (第2/2页)
崔浩寇完谦之早就结识,准确的时间没有考证到,但从《魏书》的记载看来,崔浩在前任老皇帝,也就是拓跋焘的老爹拓跋嗣手下打工的时候就和寇谦之见过面,拓跋嗣虽然英年早逝,但礼爱儒生,好览史传,崔浩是经常跟着他出差的。应该是利用出差的机会,崔浩和寇谦之结识了,并且经常对寇谦之大谈治国之道,有时一夜不睡。老寇对老崔的见解表示严重认同,除了要刻意结交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我一直隐修,你这些治国的思想我是一点不懂,但天神又让我辅助太平真君,把我弄得日夜发愁,您老大才,比张良都高一线,可要好好教教我才行,这样吧,您就给我写份治国平天下的说明书吧,我会好好学习领会”。老崔被寇谦之夸得也有点晕菜,深以其为志同道合、高山流水遇知音了,于是就给他写下了二十多篇论文,从太古到秦汉,颇有点史记的味道。
上面提到的寇谦之的两本着作中是否吸收了崔浩的治国思想不能下结论,但至少两个人谈得相当深入,相互也认可,所以崔浩才会在拓跋焘一登基就向他推举寇谦之,希望能皇帝把他请到平城来。所以,寇谦之并不是心血来潮就下山北上的,而是应皇帝的邀请的。但是没想到,却不知道为什么被凉在一边了。
此时的崔浩在干什么呢?
自从太武帝上位后,崔浩更受重用了,连军国大事基本上都要参与。不过,他在推进鲜卑与汉人的融合等政治举措上步子迈得比较大,也比较激进,自然就触怒了一些鲜卑权贵,其中还包括太子大人,于是这些人便常常在皇帝面前给他穿小鞋,太武帝也是迫于压力,众怒难犯,423年年末,只能对崔浩说,快过年了,您先回家好好收拾收拾房子,过个好年吧。而正是这位同样是在家坐冷板凳的老朋友,被寇谦之看成了进一步接近皇帝的突破口。
实际上大家都看得出来,崔浩虽然在家闲着,实际上再出山只是早晚的事,特别是拓跋焘依旧很尊重崔浩,还时常拿军国大事来问崔浩的想法。寇谦之也了解崔浩渴望能够早日回到原来的位置,重新掌握自己权力的心情,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好机会来破局,自己的到来,正是改变两个人的现状的好机会。不得不说寇天师的天师之名绝对不是白来的,那是有真水平的。寇谦之准确地把握住了崔浩的处境和心理,于是施施然叩响了崔府的大门。
起初,二人并没有聊正事,自古有文化的人都有含蓄的美德,天南地北、今年的收成、今天的天气、中美关系、疫情进展等等,聊了半天没营养的话题。然后,崔浩表示自己在家休息久了,也不想追剧,挺无聊的,想学一点服食养性的道法,此时老寇立刻推销自己的新作《录图真经》,大谈仙家炼养之术,崔浩纳头便拜了,从此成了一位光荣的天师门徒。
其实,崔浩也不傻,自然明白寇谦之接触自己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他的帮助,向皇帝推销《录图真经》,推广他的道教。但对于自己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呢,一个让皇帝重新起用他、重用他的机会。
在向寇谦之学习了真经之后,两个人就国家未来的发展达成了共识,崔浩便去找皇帝,极力推荐寇谦之,鼓吹寇谦之如何如何神异,是位真正的有法术的高人,《录图真经》也是一部治国安邦的天书。大儒的文采咱们是自愧不如的,也不能很好得表达出来,大体的意思是这样的,自古明君都有天人感应的,远古就有河图、洛书这种神物出世,传达上天的旨意,现在天上派了真人主动来见您老人家,这是认为您的德政堪比轩辕黄帝,才降下来的符瑞,可不要听小人们的谗言,轻慢了上天的意志啊。于是,拓跋焘的欣然的接见了寇谦之,宣布从此崇奉天师,宣扬道教,要把它传遍天下,并且派人带着东西去嵩岳祭祀,顺便把没带来的弟子也都接回了平城。
事实上,拓跋焘和崔浩都是聪明人,面对佛教的尾大不掉的现状,急需借助道教来加入政治博弈。少数民族用武力手段征服了人口众多的汉民族,政权的不稳定,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同样需要一个可控的宗教来作为教化民众,稳定人心,认可统治,从而保证统治及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佛教已经拖累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的扩充,所以扶持道教,打击佛教,这才是君臣二人的真正的目的。而寇谦之对道教的改革,在缓解民族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又非常符合皇室的心意,怎么能不符合,寇谦之这么多年的精心谋划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本来拓跋焘还要给寇谦之和众弟子们封官加爵的,但被寇谦之谢绝了。皇帝说既然不做官,那就“天师及其弟子,并列在王公之上,不听称臣”吧,并下令在京城东南修建道场,筑起五层高的道坛,称为玄都坛,给一百二十名弟子转成公务员,负责定期举行法会,可谓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