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坐忘之终南捷径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中国道教也有趣!
据《旧唐书?李适传》记载,司马承祯陪着皇帝聊了三个月以后,实在受不了人间的世俗气息,数次提出辞行回山,睿宗皇帝挽留无果,只得送了宝琴、法衣等礼物放他回山。城外十里长亭边,今天实在是热闹,几百车马造成了交通瘫痪,一群高官、文士围在司马道长身边,嘴里一路走好,欢迎再来声声入耳。适时,工部侍郎李适触景生情,赋诗一首以送别,大大滴赞扬司马承祯高尚之致,用词极美,真是情真意切。一帮子送行的大人物们眼见皇帝如此敬重这老道士,李适又开了个好头,于是也纷纷题词赠诗,表达对司马承祯的如滔滔江水般的敬仰之情,三百多号人赠诗,场面也算极壮观了。在司马承祯本传中称“朝中词人赠诗者百余人”,就算百人也不少了。
这次的诗文,后来由时任右散骑常侍太子宾客的徐彦伯进行了整理,最终精选了三十多篇特别漂亮的,集成了《白云记》并做了序,一直流传了下去。不过在《新唐书》中,却把出版诗集的这件事给删掉了,大约宋儒们感觉这个诗集用“记”来命名不符合史书的体例吧,当然这只是个人猜测。
这次送行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并因此传下来一个成语。送别的人群中,有司马承祯的好友尚书右丞卢藏用,当时老卢拉着司马承祯的衣袖,指着终南山说:“老兄啊,你看这山好不好?这才是大大滴好山啊,你就在这里挑个山头住下来吧,还回你那什么破云台山干啥啊?”
司马承祯低着头,几次欲言又止,过了半天才说:“兄弟,其实我真不想说出来,不过你这么问,我不说又不行,这山是好山,但是它不适合我啊。”
“咦,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玄机不成?”
“唉,这山只适合想快点升官发财的人啊。”说完,司马承祯拱手而去。
成语终南捷径就从此问世了。
据《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老卢一直升官无果,很着急,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先造出了声势隐居到终南山,待时而动,借此收获了不少名声,也得到了一个“随驾隐士”的称号,最终当官成功。取巧终归是有点没面皮,所以,听老朋友这么说,脸上真有点挂不住了。
世事变迁,不影响司马承祯潜心问道,转眼玄宗李隆基执政若干年了。据《衡岳志》记载,李隆基对司马承祯更加尊崇,见面甚至直接称他一声道兄,据说后来又尊他为老师了。开元九年(721年),李隆基派人请司马承祯来到了洛阳皇宫,亲自受了法箓。
第二年,玄宗回长安时,司马承祯借机提出要回山,玄宗皇帝依依不舍,财物给了多少就不用说了,甚至亲自写了首赠别诗: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