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95mf.net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二十三章 非武侠之王重阳 下

第二十三章 非武侠之王重阳 下 (第2/2页)

首先说说全真教名字的讲究,为什么叫全真教?“全真”这个词不是王重阳自创的,出自庄子,本意是保持本性的意思,原文不引用了。至于王重阳拿过来用作教名,又是如何定义“全真”二字的,后人解释相当多,主流的有两种,洗百家流弊而全老子无为学说之真而名全真,摒弃各种纪妄而全人体性命之真而名全真,但万法归宗,基本上都想法往老庄方向靠,究其原因,王重阳是首重《道德经》的,自然其道教思想是立根在老庄之上的,往老庄上靠没毛病。

元代全真道士彭志祖在《通真观碑》中写道:“窃尝谓全真之教,自开辟两仪,此理已具……汉魏唐宋以来,张道陵、冠谦之、杜光庭、陈图南辈,迭起而弘畅之……”由此可见,全真教是在继承了杜光庭的性命双修、陈抟的“逆以成仙”和钟吕内丹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研究整理全真教教义的重要方向之一。

王重阳本是学儒出身,前半生或者说是大半生都是深处传统儒学思想影响的,入道以后,他认为道、释、儒的经理最深,所以坚持“三教搜来作一家”的思想,既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那么三教互融才是至理。这又是研究全真教教义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据《全真教祖碑》记载,全真教是以“三教圆融”、“识心见性”和“独全其真”为宗旨。基于三教互融的这一思想,王重阳亲自制定门规,全真教小学初级班必修课本包括《道德经》《清静经》《般若心经》、《孝经》四部,认为这是可以代表三教思想精华的四门功课,不背熟掌握,就不能升到中级班,也就意味着不能升职加薪。这四部经书中,《道德经》不必多说,那是道教公认的经典中的经典,甚至可以说是祖经。《清静经》则主要是让道士们明心悟空,时时诵读,杂念不生。《般若心经》简称《心经》,是用的玄奘的二百六十字版本,就是开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那篇,讲五蕴、三科、四谛等,讲自性本空的佛理,相信没听过的人很少了。王重阳极为看重《心经》,他告诉弟子们,《道德经》和《心经》的根本是一致的,掌握了精髓,都可以成就长生之道,所谓“五千言,二百字,两般经秘,隐神仙好事”,千万不要轻视初级教材啊。至于《孝经》,则是儒家的经典了,王重阳为什么选了这部儒经路人皆知,全真教虽然讲究抛妻弃子出家修道,但却主张要在父母膝前尽孝,所以刘处玄才会中途跑回老家去奉养老母亲。

前面讲过很多了,三教合一一直有人在呼吁,也做过一些努力,但是三教之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究其原因,根本上还不是一个虚名。谁都不承认自己应该排在后面,谁都认为自己才是那个第一,曾经有后辈问王重阳,儒释道三教都要学,那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王重阳斜眼看看这个小辈:“你以我为喊出“三教平等”这个口号是假的啊,没有谁比谁更重要,大家都一样,并列第一。”心里却给这个小辈一个不可教的评价,没看到给你的四本书里有两本道经?谁第一还非要问出来?初级班至少让你多学几年。

光这么说可不行,到底三教怎么个平等法啊?王重阳是通过“道”自圆其说的,三教都尊这个道字,同时他从心性学说方面进一步解释三教合一。王重阳传承自钟吕一脉,自然就传承了钟吕的内丹道,继承了内丹的心性学理论。这方面的内容,前面也涉及一些,比如唐代的王玄览的“心灭则法灭”,“无心即是道”,司马承祯的坐忘论,吴筠的养心而性全等,但是从理论体系上来说,王重阳总感觉前辈们的理论层次比佛儒总是差了那么一点。

比如佛教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了佛性的研究,随后有天台、华严的心性理论的研究成果,然后是禅宗的心性说的大成,人家早就把心性的理论提高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了,诸如“心即真如”、“本性是佛”、顿悟而明心见性等理论,听着就那么有道理,而且还从而客观上带动着儒、道的哲学体系不得不跟着人家前进。

再看儒家,虽然以前也和道家一样弱,但是从理学出现以后,特别是那着名的“五子”、“六先生”为代表,就是周敦颐、邵雍、二程、张载这五子,加上司马光就是六先生,邵雍后面还会详细讲,其他几位都是如雷贯耳的大儒,不再多说。理学提出了诸如“去人欲,存天理”等,听听,多么深刻,多么……都不知道怎么评价了,总之,儒家在孟子的心性说的基础上改造成了心性理论,开始从道德上讨论心性,从此可以达到内圣而外王、独善其身而兼济天下,听起来就莫名觉厉。

和佛儒两家一比,王重阳深深地感觉道家的心性论还是有差距的,英雄所见略同,恰好南方的张伯端同样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二人不约而同地从内丹理论上来着手完善道教的心性理论,这才是真正的南北二宗。前面讲到南北二宗,是说的南方全真、北方正一两大道派二宗南北分立,而这里所说的南北二宗,则是全真一脉的南北思想的发展,理论还是有区别的。北宗主张性命双修,而南宗则只言性不修命,讲心就是本体,这个南宗后面也会详细再讲,暂且不多说。

王重阳在禅宗的基础上引入了仁、善思想,所以这又是研究王重阳的三教合一的一个方面。只有言行符合伦理道德,才谈得上修性修命,否则就不可能长生成仙,其他要求比如要忠君爱国,知礼守法,行善积德更是要严格遵守的,“为官清正同修道,忠孝仁慈胜出家,行尽这般功德路,定将步去归云霞”。

那个后辈弟子又举手提问:“祖师,您老刚才不是说读好了《道德经》和《心经》就可以悟透长生至理嘛,怎么又不仁不善别想长生啊?”

王重阳:“……”,心中颇感无奈,这孩子小学还得再多学几年。

全真教有一部重要的《重阳立教十五论》,这是全真教的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是全真教的教规必须每个入教弟子必须牢记的。

这十五论可以说是王重阳立教思想的具体体现,仅千余字,确定了“阳神不死”的基本信仰,通过内丹修炼,苦己利人、功行双全等方面的阐释和规定,为全真教发展定义了基本的核心思想。这十五条基本教义,历代研究它的学者非常多,一一罗列出来也挺无聊的,估计大家也不喜欢看这些枯燥的东西。其中有不能娶妻,当然也不能嫁人了,不能吃荤腥,要出家清修这些要求信徒杜绝凡人世俗的欲望的内容,和天师道有着很大的区别,反而与佛教更相近一些。简单说,第一至第六论参照佛教的戒律,详细规定了道士的信庵、云游、学着、合药、盖造等诸方面的内容;第七至第十一论则是修炼方面的内容,包括打坐、降心、炼性、匹配五气和混性命等理论;第十二至第十五论,是从圣道、超三界、养身、离凡世等方面讲了全真一脉的仙学理论。

全真教虽然有很规范的组织体系,也有严格的教义教规,但是综合看全真教更贴近底层社会,非常接地气。王重阳明白,真正需要拯救的是底层的穷人,所以那些华丽的大宫大观,穷苦人哪里敢进来,还是用小庵传道更合适。事实证明,以庵为据点,教众们形成一个个社、会,注意不是社会,直接下到基层中传教是成功的,当底层百姓发动起来以后,才能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所以,王重阳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纯道教的行为,而是完全融入社会的一种宗教活动,或者说全真教道士不怎么重视追求个人的得道成仙,更注重的是明心见性,入世修行和积累功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