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淘汰与安置 (第2/2页)
到下日头偏西之际,十队兵卒皆已跑圈完毕。
朱慈煊一声轻叹,从虎头椅上站起身来。
他随即下令,将那些严重落伍者,掉队极远者,以及当场昏厥者,全部统一登记,现场裁汰。
很快,刘震统计上来,总共有三百五十三名军兵,上了这淘汰的名单。加上上午站军姿晕倒的三十多人,共计有三百八十三名军兵,被列为身体不合格者,而加以淘汰。
这个数额,倒在朱慈煊可以接受的范围。
这还是从宽处置的结果。
那接下来,却该如何处置这些被淘汰的军兵呢。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裁汰军卒,最大的麻烦,在于对这些裁汰士卒的安置。
先前,据兴平侯靳统武禀报,在景线城中时,按晋王李定国所定的规矩,其军士月粮,皆是马军月支给米二石,步军总旗月支给米一石五斗,小旗月支给米一石两斗,军士月支给米一石,军士月盐,有家口者两斤,无者一斤。
其中,月粮可折银,米一石折银一两,视军兵需要而定。
要知道,国家大义,民族危亡之类的东西,对于这个年代的普通士兵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有这些钱粮米面,才是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卒,愿继续为明朝效力的根本原因。
明末之时,军中老弱众多,战场不堪为用,将领们对此情况,其实亦是心知肚明。
只不过,因为战事频繁,且无钱粮来安置裁汰军兵,又恐有哗变之忧,将领皆只能对此现状睁一眼闭一眼,装着没看见了。
而在历史上,也有一些将领,诸如杨嗣昌等人,曾经强行清退老弱,却又因为钱财匮乏,连回家的路费都不肯给,结果这些人走投无路,要么就入山为盗,要么主动加入流寇,反过来成为明朝的掘墓人。
而朱慈煊现在,为了保证军队战力,为了实现对军费钱粮更为有效的配置,却是定要将这批人裁汰回家。当然,为了防止士卒哗变,朱慈煊打算,给这批一笔丰厚的遣散费。
他提出,给每名裁汰的老弱,直接发放半年的钱饷,作为他们的遣散费与安置金。
这样一来,总计大概要花费近万两银子,但朱慈煊却毫不犹豫,立即加以批准。
至此,那些上得淘汰名单的老弱,虽然心下多有不服抱怨者,却没有人敢出头反对朱慈煊的这项决定。
原因很简单,这样的跑圈淘汰,是颇为公正的当场测试,又有太子朱慈煊的亲自监督,并不存在弄虚作假包庇营私之举,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被淘汰者自是无话可说。
而他们被淘汰后,朱慈煊又给了他们半年的钱饷为遣散费,每个普通士卒,都有至少六两银钱可拿,足够他们顺利回家安置了。
于是,这些被淘汰的士卒,皆是默默地拿了银钱,纷纷从训练场上默然离去。
望着这些人离去的背影,众人俱是无言。
太子朱慈煊,更是一脸严肃地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开,不作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