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黑暗血腥的历史 (第2/2页)
“‘没落浪潮’的成立,无疑成为了当时几乎绝望的没落血脉拥有者们的精神寄托,在网络飞速传播的推动下,短短一个月,天华国各地都纷纷出现了‘没落浪潮’的分支。再后来的三个月,‘没落浪潮’袭卷了整个天陆。”
路放不禁咋舌道:“想不到影响居然如此之大。”
程跃龙点点头,说道:“是啊。现在回过头来反思一下,如果那时世界各国的政府在颁布那个决定之后同时出台一些补偿的政策,保证没落血脉拥有者们能够正常地生活,或许那之后的悲剧就可以避免了。”
“什么悲剧?”路放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程跃龙娓娓道来:“‘没落浪潮’袭卷天陆之后,几乎所有的没落血脉拥有者都参与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对那项决定表示不满的元者也加入了进来,因为他们也害怕如果自己的后代在未来哪天沦为没落血脉之后也会遭到同样的对待。‘没落浪潮’的成员们聚在一起,每天上街集会、宣讲、游行,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施压,希望重新取得元者的特权。而在‘没落浪潮’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普通民众中的一些极端分子也开始了反‘没落浪潮’的行动。他们同样天天向政府施压,希望政府严格贯彻那个决定,绝不能退让。于是当时天陆各地都会看到这样一个奇景:当地政府的大门口,‘没落浪潮’和反‘没落浪潮’的两方人天天在那里隔空对峙。
“‘没落浪潮’的发起者邵飞浪的目的或许只是想通过各种非暴力的给政府施压的方式让没落血脉拥有者们重新夺回元者的特权,他并没有想过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达成这一目的。然而,‘没落浪潮’的总部在久周市,但天陆各地的分支并不可能完全受到总部的指挥和控制,而各地组织在渐渐壮大的过程中,吸纳进来的人自然也是良莠不齐,其中必然会有一些激进分子存在。于是‘没落浪潮’运动开始失控了。
“记不清楚是哪个国家了,反正是西边的一个小国。某一天,那里的‘没落浪潮’在政府门口和反‘没落浪潮’势力对峙的时候,其中的一个没落血脉拥有者发现了对面的人群中有一人是逼死了自己亲人的凶手,于是他控制不住满腔的怒火冲出了自己所在的队伍,冲进对面的人群中揪住那个人抬手就打。就是这一突发情况引爆了两方的全面冲突,连在场维护秩序的警察和特警都无能为力。当军队赶到平息纷争之后,两边都已是伤亡惨重,大多数人都是被踩踏致伤致死,当地政府门口血流成河。
“但这一起冲突却成了导火索,世界各地‘没落浪潮’和反‘没落浪潮’之间纷纷爆发了暴力冲突。各国政府迅速行动,在有‘没落浪潮’分支活动的城市中布防了大量的警察和军队,并宣布取消一切群体集会。但是,一切反而变得更糟糕。
“在之后的某一天晚上,天华国中部的一个村庄遭受‘没落浪潮’的袭击,村中的村民全部被杀。第二天,天华国中央政府震怒,下令全面打击‘没落浪潮’。邵飞浪对屠杀事件并不知情,但他明白这一切已经脱离了他的控制,于是他主动向久周市政府自首,并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大媒体上宣布‘没落浪潮’解散,‘没落浪潮’运动结束。
“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自首却点燃了‘没落浪潮’和反‘没落浪潮’之间全面冲突的引线。‘没落浪潮’的所有分支在各个地区同时发起暴动,见人就杀,见物就砸。普通民众们自然不甘心束手待毙,于是也拿起手边可以使用的武器进行反击。冲突渐渐演变成了小型战争,大街小巷都成了血拼的战场。‘没落浪潮’的成员们虽然都已经是普通人,但多半受过元者体质训练,在战斗力上要远远强于普通人;而普通人胜在人多,故两边打得难解难分。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范围暴力冲突,政府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派遣军队进行镇压。但因为冲突发生的地点又多又分散,而且参与人数众多,军队很难形成绝对的压制,于是两方冲突开始演变为三方混战。天陆各地四处人仰马翻,流血漂橹。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一直保持观望态度的各国的元者协会决定介入其中,通过绝对的武力压制来结束这场全天陆范围内的暴力冲突。看到元者的介入,普通人和部分没落血脉拥有者们纷纷放下武器,退出了这场冲突。然而还有一部分‘没落浪潮’的极端成员却并没有打算罢手。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和元者协会冷眼旁观、毫不作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那些极端分子开始向元者协会宣战。各国的元者协会进行卫星电话会议协商之后,决定斩草除根。结果可想而知,拥有元力的元者对上失去元者能力的没落血脉拥有者们,根本就是单方面的屠杀。参与这次正面交锋的‘没落浪潮’的成员被全部杀死。至此,‘没落浪潮’终于彻底结束了。后来有人进行了大致的统计发现,‘没落浪潮’从开始出现到彻底被抹杀的三年里,天陆上因此而横死的人数多达两百多万,堪比一次世界大战。
“‘没落浪潮’结束之后,世界各国政府和元者协会聚在一起召开会议,决定将这段黑暗血腥的历史彻底封存。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各国政府纷纷推行网络实名制,限制言论和集会自由,取消游行等政策。最重要的是在元者特权上做了修改,规定元者特权只限血脉觉醒的元者才能够享有,沉睡血脉亦不得享有;但如果元者的亲友受到伤害、威胁、歧视和侮辱,元者有权在限定范围内进行反击。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