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远亲不如近邻 (第2/2页)
在此想法之下,夏襄宗命令太子李承祯为主帅统五万大军迎敌,为了保险起见,还派了大将高逸做副帅来辅佐他,结果被蒙古军以诈败之计击溃,李承祯不知下落,高逸被俘,不屈而死。
四月,蒙古大军攻破兀剌海城,俘虏西夏太傅西壁讹答。
七月,铁木真亲率大军进逼西夏重镇克夷门(今银川西南三关口),此地已经是西夏都城中兴府的最后一道防线,夏襄宗急忙派嵬名令公率军五万支援。
嵬名令公赶到克夷门仔细观察了地形后,决定在克夷门北侧的山谷中先打蒙古军一次伏击,我查找资料时曾经仔细看过这里的卫星地图,地形确实无比险峻,简单形容一下就是两山夹一沟,而且蒙古大军若想要抵达克夷门关外,只能从这条沟过。
嵬名令公此人不愧为西夏最后的名将,在这种局势下依然敢主动进攻,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包括铁木真。
一直势如破竹的战局让铁木真也放松了警惕,不备之下,竟被嵬名令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先锋部队损失惨重。
嵬名令公也并未恋战,一击得手之后便率军后撤至克夷门关内,抓紧时间加固工事进行防守;此时的蒙古大军对于攻城还没有太多的经验,任凭他们如何凶悍也只能望关兴叹。
铁木真见攻城失利,自知遇到了对手,于是便下令大军围城,每日轮番攻打,如此持续两个多月后,嵬名令公虽占据守城之利,但亦无法退敌,可家门口总被堵着也不是事,于是便发动了夜袭希望扭转战局,却正好掉进铁木真设下的圈套内,失手被擒,克夷门遂破。
眼见嵬名令公也没能挡住蒙古大军,夏襄宗终于慌了,急忙派人向金国求援,但完颜永济这个庸君却根本没有将他的求援放在眼里,反而洋洋得意地说道:“敌人相攻,是我国之福,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并因此对西夏的求救置之不理。
夏襄宗此时还不知道完颜永济的想法,在援兵到来之前他只能死守都城,毕竟如果不守的话自己就要被灭国了。
万幸的是,蒙古骑兵终究还是不擅长攻城,大军在中兴府面前又一次止步,铁木真眼见久攻不下,于是决定派人掘开黄河堤口,水淹中兴府,夏襄宗困守孤城三个月之久,直到十二月,几近绝望之时却突然发现蒙古大军撤退了。
原来,就在洪水已将中兴府的城墙浸泡到即将倒塌之时,蒙古军自己修建的防洪堤却突然崩溃,大水轰然而下,反淹了围城的蒙古大军,大批的军械和粮草被水流席卷而去,铁木真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撤兵,并释放了被俘的太傅西壁讹答,让他入城劝降。
此时的夏襄宗已经知道金国抛弃了他们,面对蒙古人的招降急忙答应,遣使上书向蒙古称臣,并献上自己的女儿察合公主,同时还送出了大批的物资作为赔偿。
至此,西夏暂时平定,虽然没达到预计的作战计划,但也算收获满满,最起码也算是削弱了金国的力量,心满意足的铁木真率军北撤,并释放了嵬名令公。
除此之外,远在西域的畏吾儿人得知了铁木真的光辉战绩,顿时化身为小迷弟,主动杀掉了西辽国派驻在畏吾儿的官员,遣使向铁木真称臣;对于他们的主动归附,铁木真十分高兴,亲口许诺让其“世代保有亦都护称号,领其地及部民” (亦都护就是首领的意思)。
在铁木真的字典里,臣服者永远是享受优待的,因为他们只需要奉献自己的膝盖即可,而对于不臣服者,则要献上他们的生命和一切。
西夏的故事虽然没完,但是暂时可以告一段落。
这一段大家看的可能有些混乱,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我把同时期宋金两朝的概况也简单跟大家讲述一下。
1206年,南宋权臣韩侂胄挥军北伐,先后收复泗州、华州等地,金廷大为震动,急忙派大军进行防御。
但韩侂胄识人不明,手下大将吴曦私通金国,率军叛变,韩侂胄遂率军后撤。
1207年秋,南宋爱国将领、着名文学家辛弃疾病逝,临终之前仍大呼:“杀贼!杀贼!”谥号“忠敏”。
同年冬,南宋奸臣史弥远勾结杨皇后发动政变,暗杀韩侂胄,并将其首级送往金国,签下“嘉定和议”,即南宋上国书对金主称伯父,奉岁币银绢各三十万,又以三百万缗赎回淮、陕两地。(缗是穿钱用的绳子,古代计量单位,1缗=1贯=1000文)
1208年,宋金两国爆发蝗灾,千里赤地,两国为了赈灾,消耗了极大的人力物力。
同年,金章宗驾崩,卫绍王完颜永济即位,蒙金关系破裂,金朝在北部边境整修边备。
1209年,金国整顿内部,南宋因连年受灾,灾民流离失所,宋廷下令招抚流民。
同年夏,佛教禅宗第五十祖、着名高僧道济和尚去世,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济公。
也在这一年,遥远的英国有几名牛津大学的教师为了躲避殴斗,来到了剑桥郡,建立剑桥大学。
1210年夏,夏襄宗记恨金国在危急之时未曾出手相助,派兵入侵金国边境葭州(今陕西佳县),被金击退,金夏长达87年的和平被打破,自此彻底决裂。
同年初,着名文学家、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逝世,死前留下了一首名传千古的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