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第2/2页)
于是在公元1260年,再相仅半年的吴潜被贬谪到循州(今广东惠阳)。
但仅仅把吴潜赶出朝堂,不是贾似道的目的,斩草不除根,也不是贾似道的性格,他要做的,是让吴潜死!
次年,贾似道派心腹刘宗申赴循州担任知州,并让其秘密杀死吴潜。
1262年正月,为了让吴潜的死在朝中翻不起浪花,贾似道再次以立储之事向宋理宗进谗言,又一次触怒了宋理宗,宋理宗遂下诏吴潜党人,永不录用!
此时,贾似道知道,吴潜的死期到了。
五月,刘宗申接到贾似道的指示,假意设宴为吴潜庆生,却悄悄在酒中下了剧毒,吴潜不知有诈,饮下毒酒,当他感觉到腹内剧痛时心知不妙,但为时已晚。
几日后,毒渗入脏腑,吴潜强忍剧痛,挥笔写下遗书,而后穿戴整齐,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离开了人世,享年68岁。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四个儿子也都非常厉害,其中长子吴璞与次子吴琳于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一同中了进士,吴璞最后还官至吏部尚书,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三子吴定乃是一代名儒,拒绝萌荫入仕,四子吴实从军入伍,最终战死沙场。
(pS:再加一个小知识,吴潜有一个重孙名叫吴镇,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代画苑四大家\,简称‘元四家‘。)
在吴潜去世13年后,刚刚即位的宋恭帝赵显为吴潜昭雪,追复原官,并于第二年赐谥号“少师”。
在将吴潜赶出朝堂之后,贾似道其实已经控制了所有的朝政,但他却时刻保持危机感,将目光又投向了另一名朝中大员——李曾伯。
李曾伯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上是北宋末年的大奸臣李邦彦,就是因为他在金兵逼近北宋都城开封之时还在力主割地求和,最终直接导致北宋灭亡。
但李曾伯和他的祖上完全相反,他是一个强硬的主战派,偶像就是辛弃疾,在南宋朝堂之中素有“知兵”之名,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曾先后出任过淮东、淮西、广西、京湖、四川、湖南六大战区的制置使与安抚使,可谓是常年战斗在一线的劳模级战斗英雄。
此时的李曾伯因在静江挫败了蒙古名将兀良合台的进攻而被宋理宗召入朝堂,不再担任湖南安抚大使兼节制广南一职,被升为观文殿学士。
这个职位其实算是一个虚衔,手中并没有什么实权,史载:“宋朝殿学士有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殿学士资望极峻,无吏守,无典掌,唯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
但问题就出在了这个虚衔上面,因为宋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观文殿大学士为最高级职名,非曾任宰相者不可担任。
但李曾伯常年奋战在抗蒙的第一线,根本未曾担任过丞相之位,如今宋理宗将他封为观文殿学士,肯定是有提拔他为相的想法。
不过也正因为李曾伯常年在一线战场,所以跟贾似道并无过多的交际,而且如今的前线战场上,大部分的将领都曾给他当过下属,就连吕文德也在他的麾下任过职,再加上李曾伯与吴潜还是旧相识,他如果登上相位,贾似道是否还能继续掌控朝堂就不一定了。
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克劳塞维茨曾在他的着作《战争论》中写过一句着名的话——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贾似道肯定没听过这句话,毕竟此时的克劳塞维茨连细胞都算不上,因为他比贾似道晚生了500多年。
但这并不妨碍贾似道将这个理论付诸实践。
在贾似道的授意下,他的铁杆心腹沈炎上疏弹劾李曾伯,内容无外乎就是恶意抹黑的一些小事,但盲目信从贾似道的宋理宗已经基本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于是在将李曾伯任命为观文殿大学士仅仅五个半月后,便下旨将其撤职。
在本章的末尾,将李曾伯的一首词送给诸位。
《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pS:吴履斋,就是吴潜,李曾伯写此词时48岁,任职两淮制置使,吴潜作为他的前辈曾在其登临多景楼之前7年至此,做过一首词《沁园春·多景楼》,李曾伯此词是和其韵而作)
天下奇观,江浮两山,地雄一州。
对晴烟抹翠,怒涛翻雪,离离塞草,拍拍风舟。
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
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
淮头。
虏尚虔刘。
谁为把中原一战收。
问只今人物,岂无安石,且容老子,还访浮丘。
鸥鹭眠沙,渔樵唱晚,不管人间半点愁。
危栏外,渺沧波无极,去去归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