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恢复科举 (第2/2页)
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大元帝国第一次乡试在全国同时举行,一共录取了三百人。
在这三百人里,蒙古、色目、汉人以及南人各占75个名额。
那么这些名额又是怎么分配的呢?
当时的考区共分为17个考区,涵盖了直隶四省部(大都、上都、真定、东平),河东、山东两宣慰司,以及11个行省(辽阳、河南、陕西、甘肃、岭北、江浙、江西、湖广、四川、云南、征东)。
在这17个考区里,蒙古人和色目人是每一个考区都有录取名额的,汉人则是在除江浙、江西、湖广三省外的其余14个考区有录取名额;至于南人,则只有在江浙、江西、湖广、河南四省有录取名额,其余诸省一概不招收南人考生。
除此之外,双方的卷子也大有不同,汉人与南人的试卷要远比蒙古及色目人的试卷难,而且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的,一旦中选者,还可加一等注授(就是封官的时候多一个级别,比如汉人中试者为正八品,答汉人试卷中选的蒙古人则为从七品)。
不仅如此,这个方案还提出,在最终的中选发榜之时,南人、汉人为一榜,蒙古、色目人为一榜,也就相当于此次科举会同时诞生两个状元,即一个蒙古状元,一个汉人状元,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个方案通过了,那么将大大削弱汉人在朝中的势力,极大地保障了蒙古和色目人的统治地位。
要知道,虽然自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以来,就提倡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们学习各种知识,但其目的还是为了巩固蒙古人的统治,并不是让他们按照汉人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即便是后代之中出现了忽必烈和真金这种比较崇尚儒学的领导人,但他们的学识水平照比于汉人,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而现在这种不按能力按出身的选拔方式,无疑是保护了在学识方面处于绝对下风的蒙古人和色目人;而那些精通儒学的南人士子们,就只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读书人中去争夺那区区的75个入选名额。
更何况,这75个名额,只不过是通过乡试罢了,后面还有会试和御试,最终能够一步登天的,恐怕也只有寥寥数人罢了,这与宋朝当初的中举数量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阳谋,却偏偏让身为皇帝的爱育黎拔力八达难做了。
面对着这样一封奏折,你批还是不批?
如果你批了,那么你大张旗鼓搞出来的科举就变成了形式大于实际意义的表面功夫,权力依然还是集中在蒙古和色目人手里,朝堂之中虽然给汉人和南人让出了一定的份额,但几乎很难对这些老牌官僚体系产生冲击,你想改变朝堂现状的愿望也就化作了泡影,灰飞烟灭。
可如果你不批,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些曾经支持你上位,成为你执掌皇权之根基的蒙古权贵们会怎么想你?他们会认为你这是过河拆桥,利用完他们登基之后就开始带着外人来排挤他们,所以他们就会跟你离心离德,可能某些极端分子还会因为担心自身利益受损而起兵造反,而一旦失去了他们的支持,不仅会影响到朝政的正常运转,甚至还会影响到国之根本,这对于整个大元帝国来说都是一件不可挽回的损失。
怎么办?
爱育黎拔力八达也很苦恼,他本就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如果没有反对的声音,可能他会很顺利地将一件事情进行到底。
可一旦出现分歧,他就会陷入选择困难的状态中。
作为他的老师,李孟自然知道他的脾性,但此刻的李孟却并不准备向以前一样给他提出建议,反而是静静地等待着爱育黎拔力八达自己做出决定。
或许,在李孟的心里早就猜到了爱育黎拔力八达的选择,只是他不愿意再掺和到朝堂争斗中罢了。
而现实似乎也同李孟预料的那般,在经过了万般纠结之后,爱育黎拔力八达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准奏!
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心里是这么想的。
大元帝国,毕竟还是蒙古人的天下,只要科举这件事能够重新召开,那就是一个好的开始,至于后续的问题,还可以慢慢来嘛,毕竟自己还不到三十岁,还有很长的时间和这些守旧派贵族们去斗智斗勇,无论如何,先迈出第一步最重要。
事实证明,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想法是对的,在他做出了这番略显退让的举动后,以铁木迭儿为首的蒙古和色目官员们果然老实了不少,对于一些政令的推行也不再从中作梗,朝中之前那股紧张对峙的气氛也由此变淡了一些。
而就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大元帝国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大元帝国第一次乡试在全国同时举行,一共录取了三百人。
十二月,为了应对接下来的会试,爱育黎拔力八达觉得应该提拔一个有名望的汉人上来撑场子,于是又请李孟出山,复任中书平章政事,同时担任知贡举(主试者的意思),主要负责主持第二年的会试和御试。
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农历二月,三百名乡试合格的儒生齐聚大都,开始了第二轮的会试,并成功选出一百名优胜者参加殿试(也称御试或廷试)。
农历三月初七,由皇帝亲自担任主考官,李孟担任监试官的殿试在皇宫内正式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有五十六人被录取为大元帝国的第一期进士。
其中,蒙古人护都答儿为蒙古榜状元;汉人张起岩为汉榜状元,二人同被授予集贤院修撰(从六品)。
除此二人之外,第二名的榜眼和第三名的探花以及二甲众人皆被授予正七品的官职;三甲以下皆正八品,两榜并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次科举的含金量实在太高,很多优秀的士子们都落榜了,所以爱育黎拔力八达也不愿意放任这些人重新回乡,遂在封赏之时将会试落榜的学子们也一并封赏,按照学识高低分别恩赐为教授、学正、山长等学官,负责教诲天下士子们,为儒学的发扬光大奠定了基础。
(ps:教授,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教育和考试有关的事情,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品级为正九品,俸禄为每月钞25贯,粮5石;学正,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执掌学规、考校训导,性质有点像学校里的教导主任,除太史院学正和司天监学正为从九品外,其余各地学正大多不入流,俸禄为每月钞15贯,粮3石;山长,元代时在各州、路、府都设置了书院,院长便被称为山长,相当于现在的学校校长,品级与俸禄和学正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