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从来造反兵为重,欲加罪何患无辞 (第2/2页)
李渊的选择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明面上他按正常的程序蓦兵,编队,以迷惑王威,高君雅,但他暗中将几千兵马,藏到兴国寺。
李渊志得意满地指着兴国寺说:“纪纲三千,足成霸业。处之兴国,可谓嘉矣。”
这支军队成了李渊的私兵,也是他起事的依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其实,东风早就自己刮起来了。
王威和高君雅一直对李渊心怀戒意,早就已经收集花前月下掌握了李渊的一些不轨之迹。
当年,李渊收纳隋朝逃避辽东兵役的刘弘基等时,他们就准备反制李渊。
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他就是武士彟。
武士彟确实是个商人,奉行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
他除了押宝到李渊身上之外,同时也在高君雅身上下了注,这样进可攻,退可守,高君雅才是杨广身边可依赖的旧臣。
在金钱的魅力下,武士彟和高君雅结成了比和李渊更深的伙伴关系。
当高君雅看到李渊的蓦兵有失控的趋势,并且重用当年叛逃的刘弘基等时,他不无忧虑地对武士彟说:“(刘)弘基等皆背征三卫,所犯当死,安得领兵?吾欲禁身推核。”
武士彟精确地看出了高君雅的虚弱,知道时已至此,李渊已不可能再受制于人,他做出了最后的决断。
李渊才是那个最可能赢的人。
武士彟想稳住高君雅,便欺骗他说:“此乃唐公之客也,若尔,便大纷纭。”
审时度势之下,王威等人也只能疑而不发。
但越拖下去,李渊的势力与日俱增,而李渊的异动,就是中下层的军官都已经感觉到了。
甚至有一个中层军官提醒王威等去审核李渊招募兵员的合法性。
但全力倒向李渊的武士彟,说了一句很经典的盖棺定论的评价,他说道:“讨捕之兵,总隶唐公。王威,高君雅等,并寄坐耳,何能为也。”
连游离于李渊核心圈子之外的武士彟,都知道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可见时势的发展,已让王威等人成为瓮中之鳖了。
造反,当然是要死人的,也需要有人祭旗。
王威和高君雅即使早向李渊投诚,以他们所处的位置,也未必有侥幸之机,何况,他们现在处于必须被清理的对立面。
于是,一场针对他们的阳谋开始上演了。
李渊给王威和高君雅下了一个套,死套。
一场军事会议正在晋阳宫召开,李渊气定神闲地坐于主位,他知道,今天,是个大日子。
因为,晋阳宫东门是真的埋伏了五百刀斧手,全部是他兴国寺的私兵,死党,只等他一声令下,就会冲入晋阳宫。
这当然不是作乱,而是准备抓捕可能作乱的人。
李渊在等一个人。
他就是刘政会,他将会带来一封告密书。
刘政会如约而至,他走到中庭,向李渊告密,说有人要造反,要引突厥入寇。
这当然是绝密而重大的情报,李渊示意王威去拿告密状。
刘政会对王威视若无物,反而转向李渊说;“所告是副留守事,唯唐公得看之耳。”
李渊故意大吃一惊地说道:“岂有是乎!”。
他装模作样地把刘政会的状子拿过来,似乎是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李渊气定神闲地对王威和高君雅说道:“此人告公(王威)事,如何?”
这个时候,就算是再愚笨的人,也知道,这是李渊设计的一个局,并且是死局。
高君雅悲愤难耐,大怒说道:“此是反人,欲杀我也。”
他们当然知道这完全是李渊一手策划的欲加之罪,但现在已为鱼肉,可恨自己,竟然没有早点下手对付李渊。
门外五百刀斧手闻风而至,大局已定。
杨广派驻在李渊身边的绊脚石被清除掉,但这只是造反开始时,最微小的第一步,李渊立即将要迎来他的第一个严重挑战。
在拘捕王威和高君雅二天之后,突厥人的前锋部队,竟然真的来了。
几万突厥铁骑,突然出现在太原城下,李渊展示出他神乎其神的风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