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河东一城虽未下,关中腹地已投诚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隋唐天字七书!
李渊在渡河前有一个意味深长的顿挫。
他在等待。
河东是隋朝的军事重镇,主帅是屈突通,他是有隋一代,素着威名的耆老宿将,当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时,东都洛阳的军事首脑就是屈突通。
屈突通的铁腕,让洛阳拧成一股绳。
杨玄感在大好情势下,最后只能饮恨于洛阳城下,否则,杨广当时远征高丽,远隔千里,天下可能早就改旗易帜了。
屈突通虽有挽救天下于将倾的大功,但他的所做所为,得罪洛阳城中权贵过深,并且他在战后的清算中,残酷地执行了杨广的清算命令。
这让很多朝野的中坚力量,都遭遇到丧子丧亲之痛。
这是解不开的冤仇,所以,他虽然功大于天,但洛阳却不能再呆下去了,但屈突通实在是国之干将。
杨广心知肚明,虽然他需要屈突通为自己背锅,但却对屈突通寄予厚望。
因为,屈突通也是隋末为数不多的颇有节操的将领。
他曾经在牧马事件中,一战成名。
当时一千多人,都犯死罪,杨坚龙颜大怒,想将一千余人一并斩首,当他盛怒之下,群臣没有人敢犯杨坚的锋锐。
但屈突通犯颜直谏杨坚道,“臣一身如死,望免千余人命。”
在他的坚持下,杨坚将这一千多人,由死刑降一等定罪,屈突通以一己之力,救下了一千多条人命。
这让屈突通在朝野之间,声名鹊起,仕途从此顺风顺水。
因而,虽然屈突通并没什么大才,却已是隋朝人望所在,他被杨广寄予厚望,镇守河东。
杨广希望他在东西二京之间,成为稳若磐石的存在。
屈突通在,隋朝就在。
但隋末局势,早已分崩离析,实在病入膏肓,屈突通虽然统领几万精兵,却只能困守孤城,对于李渊的西进亲中,无能为力。
他当然努力过。
李渊看得非常准,屈突通不过是个“守虏”而已。
当李渊大军在黄河以东攻城掠地时,屈突通选择了观望的态度,他的军队虽然和李渊只相隔五十里,触手可及,却遥遥相对,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李渊一针见血地指出“足验(屈突通)人情不为之用。”
于是,李渊乘着势如破竹之势,想一鼓作气地拿下河东城。
李渊本来以为可以手到擒来,但他过于看轻了屈突通,他吃到了太原起兵以来的第一次败仗。
虽然这次败仗并没有伤到李渊的根本,却让李渊在对待隋朝旧有武装的态度上更加慎重。
李渊看到屈突通只敢远远追蹑自己的军队,他做了一个决定,挥兵进围河东城,他要扫清西渡黄河的最后一个据点。
在战略上,这是正确的,因为河东城的存在,可以分分钟让渡河的军队陷入绝境,历史上,渡河中流时被攻击而全军崩溃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
李渊登上高坡,俯瞰河东城,城内一切,历历在目,当他看到屈突通龟缩一隅,不敢正面应战时,李渊信心满满。
在某一刻,李渊心中以为,河东城唾手可得。
但是,他失望了。
河东城城高墙厚,守军在屈突通治下,训练有素,呈现了和以往隋军完全不同的战斗意志。
李渊亲自见证了他部下一千多名勇士攀上城墙,在大雨中和守城隋军肉搏。
这是一种刀刀见血,以命搏命的短兵相接,李渊作为攻城一方,承受了远远大于屈突通的损失。
这种残酷的画面,这种亲身的经历,让李渊产生了退意。
他鸣金收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