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城虽得人心尽失,隋终亡覆巢无卵 (第2/2页)
他原本为隋朝守卫虎牢要塞,投降李密之后,立即变成李密手下最着威名的猛将,第五次战役,他是少有的清醒派。
但言不见用,李密一战而溃,他无奈之下,甚至没有时间去考虑将来的出路,而只能随大流向王世充投诚。
这是当时的大势,也是李密部下最主流的一种选择。
但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让人崩溃的事实。
王世充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明主,比李密差得太远,更不可能成为全天下的真命天子。
当时局稳定而明晰之后,这一股势力,被迫再一次做出选择。
在裴仁基做出最激烈的选择之前,已经有不少李密的旧部,重新做了一次选择,他们也仿效李密,投降李唐。
二个最典型的代表,一个叫程知节(咬金),另一个是秦叔宝。
他们二人都是瓦岗军的旧部,程知节私下对秦叔宝说:“王公(王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此乃老巫妪耳,岂拨乱之主乎!”
秦叔宝完全同意,说干就干,他们决定临阵倒戈。
在王世充和唐军在九曲战斗时,他们二个人率领几十个亲信,策马奔出本军的战列一百多步之后。
回身下马拜向王世充,恭谨却坚决地说:“仆荷公殊礼,深思报效;公性猜忌,喜信谗言,非仆托身之所,今不能仰视,请从此辞。”
这些当世一流的猛将谋士,全部汇聚到李世民帐下,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甚至连李渊自己也没有料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反过来被这些力量制约。
裴仁基现在就不想受王世充的制约。
因为他本来就是隋朝大将,而杨隋一朝,皇泰主杨侗虽然被废,却并未身死,洛阳本来是杨隋的洛阳,王世充不过是一个刀笔小吏,因缘际会,才得以掌控洛阳城。
无德无能者,哪里配据有天下之重器。
王世充也心知肚明,如果自己连瓦岗军的一些优秀人才都无法留住,更不要说那些声名在外,早着威名的夙将了。
裴仁基早就勇冠军中,他的儿子裴行俨更是万人敌,树大招风,功高震主,裴仁基父子已成为王世充眼中之钉。
裴仁基非常清楚这一点,他只有二个选择。
要么等死,要么自己先下手为强,联合东都隋朝原有力量,如尚书左丞宇文儒童等,重新尊奉皇泰主。
他决定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但他一样不是败于战斗,他和元文都一样,败于内部的泄密。
于是,参与计划的人,全部被诛杀三族。
凭着这一个案件,王世充将东都之内,杨隋一朝最后的反抗力量消灭殆尽。
但还有最后一个祸源,他需要处理。
那就是皇泰主杨侗,这个货真价实的杨隋王朝最后的皇帝,只要他存在一天,就象一颗火种,总会让心有不轨的人产生希望。
现在时局严峻,王世充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否则自己随时躺在火堆之上,分分钟可能身毁人亡。
所有人都看到这一点。
他的兄弟王世恽非常明确地对他说:“儒童等谋反,正为皇泰主尚在故也,不如早除之。”
政治充满鲜血而冷酷。
王世充派人去鸩杀皇泰主,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的时间到了。
但人生在世,青春年少,谁不想多活几天?
皇泰主想起了王世充当日对自己的承诺,他想再见一见王世充,或许也还有万一的希望呢?
他对使者哀求说:“更为请太尉(王世充),以往者之言,不应至此。”
王世充有一个家奴叫百年,心中不忍,想为皇泰主通报,但王世恽更知道现实的冰冷,也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他坚决不允许。
皇泰主在生命最后的时分,想和自己的母亲见上一面,想好好做一个告别,也被无情拒绝。
万物皆虚,一切皆幻。
人生实苦,又哪里值得留恋。
生机已逝,皇泰主在绝境之中,保留了自己是杨隋最后一任皇帝的尊严。
他以布为席,点燃檀香,跪下虔诚礼佛,在轻烟袅袅之中,愿这一世繁华,也愿这一世罪孽,都随风而去。
他在心中,发下心愿:“愿自今已往,不复生帝王之家。”
檀香袅袅,寂无人声,皇泰主饮下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杯毒酒,但这酒的毒性却似乎并不强,皇泰主死得并不快,他也没有死绝。
王世恽早就等得不耐烦,他命令手下,赐给皇泰主五尺白绫。
皇泰主被绞杀于含东都洛阳含凉殿。
一个时代彻底结束了。
新的时代,就要开始。
但在黎明来临之前,还有一段深深的,沉沉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