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自古英雄出草莽,金陵王气黯然收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隋唐天字七书!
李靖展示出他出神入化,令人观止的抓住机会能力。
他虽然被李孝恭留下守营,但他绝对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李靖挥军进击,文士弘根本就没有料到唐军败军之师,还能有如此成建制和战斗力的反击。
显然,这中了计,他的军队本来就已经不成部伍,再加上军心士气,被李靖的突然出现,惊心而崩溃。
结局早就写定,李靖大破文士弘。
此战缴获四百多艘舰艇,文士弘的军队溺死和被斩首的将士,达到一万人。
李靖轻松地将一场惨败逆转为大胜,自此之后,李靖在军事上的建议,李孝恭从未再违逆过。
水急浪高,顺风疾进,李靖直到江陵城下。
这种毫无征兆的大军压境,给萧铣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
因为在内部整肃,罢兵归农以后,萧铣在江陵的常备精锐才五千余人,现在李大军兵临城下,显然需要临时征兵增援。
这当然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远水不解近渴,萧铣知道,李靖不可能会给自己时间。
因为,李靖马不停蹄地进攻萧铣的水城,一战而下,缴获了萧铣全部的战舰。
但李靖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令人莫测高深的动作。
他让李孝恭将所有缴获的船只,全部散入长江之中,让它们顺流而下。
将领们表示不理解,他们颇有不舍地说:“破敌所获,当藉其用,奈何弃以资敌?”
李靖耐着性子解释说:“萧铣之地,南出岭表,东距洞庭。吾悬军深入,若攻城未拔,援兵四集,吾表里受敌,进退不获,虽有舟楫,将安用之?”
然后,他预见了必然出现的局面:“今弃舟舰,使塞江而下,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往来觇伺,动淹旬日,吾取之必矣。”
原来李靖此举,是一着疑兵之策,可以让萧铣的援兵疑神疑鬼,能为自己的斩首行动得必要的时间。
李靖对于人心和人性的把握,已达入微的境地。
战事的发展一如他所料,近处的援军看到满江的船只,都判断江陵已经陷落,迟疑不敢进兵。
而更远地方的援兵将到时,听到的已是萧铣降唐的消息。
李靖真是神人。
他也很有战力,在外围的进攻中,他击溃了江陵最后的精锐,那是杨君茂率领的四千甲卒,那也是萧铣在江陵,目前唯一的依靠。
李靖围城,萧铣即将失去一切。
他向群臣问计,中书侍郎岑文本建议萧铣投降李唐。
萧铣知道大势已去,再无人肯卖命守城。
他召集臣下们痛心疾首地说:“天不祚梁,数归于灭。若待力屈,必害黎元,岂以我一人而伤百姓?”
萧铣向天命臣服,他接着说道:“及城未拔,宜先出降,冀免乱兵,幸全众庶。”
最后,他有些意兴索然地说:“诸人失我,何患无君。”
他下令打开城门,投降唐朝。
一个偌大的梁国,竟然如此快的时间内,土崩瓦解,令人唏嘘不已。
萧铣毕竟是梁国之后,他在投降之时,为满城百姓乞命,算是尽自己最后的心力。
他对李孝恭毕恭毕敬地说:“当死者唯(萧)铣耳,百姓无罪,愿不杀掠。”
因为按照惯例,当攻占一座城市之时,人口玉帛,都需要奖赏将士,李孝恭手下自然也不例外,何况江陵虽小,毕竟也是一国之都,财富自然要超过别的城市。
岑文本展示了一个大臣的良心,他冒死向李孝恭进言道:“今之存者,皆锋镝之余,……以望真主……今若纵兵俘掠,使士民失望,恐自此以南,无复向化之心矣!”
李孝恭展示了大国的仁义,他同意岑文本的请求。
但军心士气,一样需要兼顾,士兵们也不能白白出工出力献出生命去打仗。
将领们退了一步,坚持向李孝恭请求说:“梁之将帅与官军拒斗死者,其罪既深,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
虽然这一样是常例,但李靖站出来反对,他高瞻远瞩,站出来坚决反对说:“王者之师,义存吊伐。……且犬吠其主,无容同叛逆之科,此蒯通所以免大戮于汉祖也。”
李靖详细述说了自己的理由,“今新定荆、郢,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以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