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厂里的粮食补贴 (第2/2页)
“好的,谢谢赵科长,其他人还有什么说的吗?”金秘书看了看没人举手,“那咱们就商量一下,应该怎么进行补贴。”
终于到了杨厂长可以说话的时候了,这种给广大职工施恩的事儿,他当然是当仁不让,“对于补贴呢,我个人有两个意见,第一就是按比例定量,比如你往厂里交十斤,厂里补贴三斤,类似这种情况。第二种则是定量,比如没人每月六斤。大家觉得哪一种标准好?”
第一种肯定不行,这会让富的越富,穷的越穷,不符合公平原则,所以杨厂长就是想让大家讨论第二种,但是第二种也有问题,那就是体现不出厂里的关怀来。
接下来,就不是非常有秩序的开会了,而是变成了交流会,大家围成一团,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讨论杨厂长提出的第二种标准。最后讨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工人交的越多,厂里补得越少,设定上限。
最后定下的标准是机械工人,农业工人,保卫员,司机,搬运工等重体力劳动者,以上交不足十斤为第一档,厂里补贴八斤,十斤到十五斤,厂里补贴七斤,十五斤到二十斤厂里补贴六斤,二十斤到二十五斤,厂里补贴五斤,再往上,不予补贴。往厂里上交上限也卡死在了三十斤。其他岗位酌情减少。但是厂里补贴的粮食换的饭票必须和正常饭票分开,只能用来买厂里补贴的粮食。主要就是地瓜面和棒子面比起高粱米,高粱面来说,口感更差。
这个标准定的差不多了,金秘书才问工会代表,“工会方面有什么意见吗?”这个才是工会列席会议的主要用处,代替工人监督厂里的决议,所以讨论意见的时候不说话,但是现在决议已经商量妥了,就要问一下工会的意见了。
“各位领导,我们代表工人同志感谢大家对于工人的照顾,但是有这么几点,我们希望你们能考虑一下,我们厂有因伤退伍军人,有烈属,有因公殉职人员的家属,我们希望厂里能进行适当的补贴,尤其是因公殉职家属,没能评上烈士,所以没有国家补助,但是这些人才是和我们厂息息相关的人。第二是,我们厂,有不少一个人带孩子的女同志,我们和妇联同志的意见一致,希望厂里能对她们进行补贴。第三是我们厂里的困难户,厂里有没有其他的救济办法。”
这么一说,几个人愣了愣,说实在的,工会的这个意见有点没事找事。第一种人,厂里是有补助的,每个月十五斤高粱和两只鸡,五个鸡蛋,反正厂里人也不多,很轻松。第二种人,厂里对她们的育儿补贴一直是全额发放。第三种人根本不是厂里的责任,那是地方的责任。但是工会提出来了,你不能一个都不解决吧,所以大家又重新讨论起来。
这个也不难解决,很快后勤主任就针对工会的意见提出了解决办法,第一种和第二种在原有补贴的基础上,提供精制玉米面的平价销售,不用粮票,第一种上限为本人定量的一半,第二种上线为所有孩子定量的一半,以后酌情供应面粉。要知道玉米面可是细粮,买的时候要用面票,还不一定能买的着,别说买得起买不起,这年头手里有粮没有没钱这一说。至于第三种,厂里态度很明确,不管,因为厂里也不知道贫困家庭到底是什么情况,也没有精力核实,只能等街道发过协调函来才能动手帮帮忙。
不过有一点,这事是工会提出来的,和行政人员无关。也就是说赵芹是没有资格平价买玉米面的。
下午会议文件下发到了各个车间,这也是秘书科的工作之一,印文件。上午开完了会,秘书科就要用最快的速度刻版印刷,铅印比较稀罕,但是油印却一点都不稀罕,战争时期很多报纸都是用这种东西印刷的。印刷成品上明确写了一个东西,那就是为了方便管理,厂里只收粮票,不收粮食,所以大家需要用粮食到国营粮店换粮票,才能交到厂里来。
文件下发到保卫处的时候,这些保卫员还愣了一下,他们并不是厂里的职工,所以由工会提出来的各种补贴他们没有,这个也很正常,但是他们没想到,针对全厂的补贴里面居然还有他们,所以巡逻的更上心的一点,红星厂也成了所有保卫员最想来的单位之一。
红星厂的高额补贴后面惹得总厂都点名过好几次,但是没办法红星厂的保障基地只需要对自己负责,总厂手底下还有一大票矿场和其它工厂呢,根本不可能直接向红星厂学习直接补贴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