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功名成就,大发水患 (第2/2页)
这句名言,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凡是喜欢强出头的人,到了最后结果一定不会太好。
但是呢,装蒜可不容易的事情,至少便宜师父姚广孝就看出来了苗头,但是并没有点破朱瞻离。
这一年来,朱瞻离大部分时间都在朱棣身边,为了早日赚取长生值,这完全值得!
不过啊,这一年来,也才赚取了三年的长生值。
果然随着朱瞻离年龄的变化,长生值是越来越不好赚取了。
两岁的朱瞻离,也就落得一个天生神力的称呼,在文学上面,因为藏拙的缘故,反而落得一个寻常文生的名声。
而且长的也特别高。
因为现在能跑能走了,加上永乐皇帝朱棣经常批阅奏折,陪着朱瞻离的时间也少。
每天这太和殿都被朱瞻离弄的鸡飞狗跳。
后面跟着一群太监和宫女,生怕小皇子伤到自己,在后边小心翼翼地护着他。
过了一会儿,朱瞻离来到了御书房,一走到门口。
那门前穿着肃然黑甲的侍卫,便立刻向着朱瞻离行礼:“属下见过殿下!”
“起来吧,小点声。”
朱瞻离做了一个小点声音的动作。
然后就偷偷地趴在窗口上,想要听听大臣们和朱棣之间的谈话。
想知道他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忽然。
“砰……”
“混账,一群臭八邱!”
“我永乐一朝就养了你们这帮废物吗?”
“山东不下雨,干旱了已经三个月。”
“山东寸粒粮食未收。”
“民,衣不果体,食不果腹。”
“朕记得,给你们的俸禄也不少,每天不愁吃喝,高枕无忧,怎么了,让你们拿出一个办法,都想不出来吗?”
听到这话的众多大臣脸都被黑了,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大部分大臣则是选择不触朱棣的怒火,在下面一言不发,生怕引火上身。
现在要是说不对话,恐怕这辈子的官就要被一撸到底了。
朱棣气的浑身发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首先来到了内阁首辅杨士奇的跟前,询问道:
“杨士奇,杨阁老,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回皇上的话,对于这件事,臣觉得应该严加惩处地方官员,若非是他们掺合着个人私欲不报,怎么会引起地方百姓暴动?”
杨士奇跪在地上,低着头诉说着自己的看法。
“臣以为,现在应该立刻派钦差过去发粮赈灾,以安抚百姓之心为主!”
这个回答非常中肯,现在这种办法确实能稳住民心民情。
若不是百姓都暴动了,只怕那些该死的贪官,都不可能把这件事报到朝廷上来。
都怪山东的那些王八蛋,居然这么晚才把事情报上来。
听说那边,很多为富不仁的地主,都被愤怒的百姓给杀了。
要说,百姓能有什么错?
他们只是想吃饱饭,可是那些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坐镇一方,却不为百姓谋半点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