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范吕撕逼 (第2/2页)
景佑四年(1037年),因与左仆射王曾争事,坐罪罢相。
“吕夷简?这个老不死的,要是我没记错的话,他都六十三岁了吧?”
赵允初心里想着,但是没有说出来。
自己的爹爹和吕夷简不对付,赵允初是知道的。
想当年,吕夷简和刘太后走得太近,逼得赵元俨不得不装作得了阳狂病,不再上朝议事。
这一深居王府,就是11年。
“吕相年老持重,深得官家信任。”赵允初言不由衷地说了这话。
胡媛当然知道荆王与吕相的过往,赵允初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能说出这话就很不容易。
此时的朝廷,吕夷简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内外,不管从政治地位还是朝中人脉来说,自己仰慕的范仲淹与之相比,都是相去甚远。
不过,范仲淹也凭一己之力对吕夷简集团造成了严重冲击。
但是,只是冲击而已。
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
而赵允初就是想助范仲淹一臂之力。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胡先生,听说吕相和范公不和,可有此事?”赵允初抛出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这个,...也不能说是不和,政见不一而已。和百家争鸣一样,各有各的角度和立场,并无好坏之分。”胡媛老先生这种学究式的回答很是圆滑。
“胡先生,我知道他们起初相处的还是很好。范仲淹早年在东南治水时,曾将治水心得毫不私藏地告以吕夷简。向来重才的吕夷简也爱惜范仲淹的才华,在仕途上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
“嗯,有的。为国选才、育才嘛。不过,以老夫之见,吕相出身官宦之后,确实是个非常复杂的人。”胡先生打开了话匣子。
“先生请讲。”赵允初彬彬有礼问道。
“吕夷简的祖上吕梦奇和吕龟图,早在唐朝时便身居朝中要职,他的伯父吕文正三度为相,家中都有子弟在朝中为官。真宗朝的名相李沆、王旦等人都和他家沾亲带故、交往密切,吕家可谓是颇具影响力的官僚世家。”胡先生说这话的语气中带有非常的羡慕之情。
“先生,这我也听说了。他早年时也是干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当年寇准遇难后,他积极上书辩污,黄河以北洪水泛滥,前往赈灾,成功安抚百姓。真宗天书封禅之时,吕夷简也进言劝阻,建议缓修宫观。确实是我朝能臣!”赵允初补充道。
“不错。然而,在为相之后,吕夷简的执政风格,却开始日趋保守。在官家亲政后,他更是不但不进取,反而时常为了保住权位,玩弄权术,打压异己。”
胡媛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
“宰相李迪与他政见不合,被他使绊子外放出了朝廷。表面上虽然尊重王曾,但在处理政事的分歧上,却非常独断。范仲淹也是因此吃了苦头。不过,希文不是王曾,年轻有为,硬是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当然也和吕相结了梁子。”
“恳请先生详说,允初实在是不太清楚这事。”听胡先生越讲越带劲,赵允初顿时摆出一副求知若渴的态度。
“那年,我记不得是哪年了,好像是八月,吕夷简利用手中职权,把看着不顺眼的范仲淹从朝廷中调任到了权知开封府的任上。”
“开封府尹,这不挺好吗?这说明范公厉害啊!”赵允初心想,这开封府尹相当于首都市长,这当然是非常难得的。
“允初,你不懂,这个府尹可是不好当的,需要协调的关系太多、太复杂。皇亲国戚组团扎堆,利益关系盘根错节,谁也得罪不起!好多人别看在朝堂上风生水起,真到了开封府任上可以说是吃一鼻子灰。当年薛奎治理开封,凭借着三朝元老的资历才压住了这帮地头蛇!”
胡媛把这最后一句话说出口就瞬间感动了不对劲,自己面对的这位,就是这帮地头蛇之一啊。
想到这儿,胡媛诚惶诚恐地朝向赵允初,声音颤颤巍巍地说道:“老夫该死!刚才说话失礼了。还请郡王不要怪罪。”
“胡先生,但说无妨!我喜欢听真话,我也不喜欢那些不正经的纨绔子弟!他们把我皇族家的脸都丢尽了!”
赵允初很生气的回答道。
他在后世也受过这种委屈,那年年底全学校评优,自己本来可以榜上有名,到了最后,听说是被一个有很强背景的无赖给顶了。
赵允初最恨拼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