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魏秋长歌 (第2/2页)
一将功成万骨枯,生死轮回,直到那一刻,拓跋瀚海才知晓自己从来没有看开过。
然而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他,大军依然在溃逃,各地援军看到这种情形却没有一枝伸出援手。
拓跋瀚海知晓,他们的做法是对的,在大军没有停下溃逃之前,任何支援都无异于打水漂。
绯水国的将领自然也看的出,虽在不停的追杀却不太急迫,既没有逼出他们的反抗之心,也没有被他们甩掉。
一关接着一关被攻破,身边的士兵一个一个的倒下,很多人绝望了。
是啊,很多人都绝望了,他们看不到前路,不知还能逃到哪里。
此刻一个人站在了乱军溃逃的路线上,最前面的士兵看到对方有些愤怒,但当他看到对方的面容后,立刻停下了脚步。
紧跟着一个接一个的士兵停下了溃逃的脚步,如果说世上有人能给这些大魏士兵带来希望,那这个人一定是秋长歌。
秋长歌自武帝时期下山,后来道盟成立,道门中的那些老人不愿参与道盟的管理,后来纷纷回山清修。
作为当时通天观的传人,也是当时天下最着名的修行天才,秋长歌自然而然的接任了道尊的位置。
这一当便是三十年,在大魏或许有人会不认得武帝文帝,但绝对不会不认识秋长歌。
关于秋长歌的传说实在太多了,在民间秋长歌早已成为了神仙一般的存在,供奉在家中堂上,大魏的几任帝王对这种情况都没有任何不满,因为秋长歌为大魏付出的实在太多。
这些士兵从小就是看着秋长歌的画像长大的,此刻又怎会认不出这仙人一般的人物。
秋长歌并没有说话,而是朝众人的身后走去。
面前的士兵赶快让开了道路,一个接一个士兵不断的向道路两侧移动,为秋长歌让出了一条道路。
秋长歌缓步走向前方,而身后的士兵在一愣神后,立刻紧跟在秋长歌的身后朝后方走去。
一个,两个,三个。。。。所有的士兵不再逃跑,而是停下脚步,跟随在秋长歌的身后,朝来的方向走去。
绯水国的骑兵将领看着那些大魏逃兵此刻竟停止了逃命,反而转身朝自己走来,仿佛不畏死一般。
那名将领挥手止住了手下骑兵继续追杀,他策马上前。
看到了最前方的是一名青衣道人,将领丝毫不敢大意,难道是修行者,他的谨慎救了他一命。
随着大魏的士兵再次组成方阵,那将领知晓今日之事已不可为。
但他有些不甘心,问道:“不知前辈是何人。”
“大魏秋长歌。”
那将领险些被惊落马下,大魏道尊秋长歌,或许应该称他为上代道尊秋长歌,但他的认知当中大魏只有一个道尊,那就是秋长歌。
秋长歌不只名闻大魏,更是声震敌国。
那将领又怎会没听过秋长歌之名,甚至在其刚入伍的时候就听闻过秋长歌的大名。
秋长歌更是数次孤身入绯水国皇城,但都全身而退,无敌如金刚宗的修行者亦不能将其留下。
绯水国的骑兵缓缓退去,秋长歌并没有前去追杀,进退有序,丝毫不乱,秋长歌感慨绯水国的强大。
也正是在这一年无数的大魏英才涌现,赵钰继承帝位,奔赴前线,在秋长歌的辅助下稳住局势,静待各路援军聚集。
大魏双骄之一的许仲卿离开隐居之所,登上大魏首辅之位,暂摄朝纲。
而当时早已是书院院长的商略则去了青州,书院中的各个大儒奔赴各方为平息动乱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余晚舟带领部分道盟的高手则去了东海。
方凌,许得意,夏初雪,李道然,夏明秋,还有那夏辞君甚至后来更多扬名的大魏英杰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奔走。
前线赵钰身先士卒,皇旗犹如一道明灯引领无数大魏将士冲杀,自然也遭到了绯水国修行者的针对。
赵钰也就是在那一战之中,三次被击落马下,三次站起来,没有一刻的休息,留下了难以修复的道伤。
秋长歌则像一面旗帜一般,有他坐镇,绯水国的寄命境强者也不会出手,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
况且也没有人敢去挑战此刻的秋长歌,毕竟他是能与天行者正面交手的人物。
余晚舟与东海各大修行宗门大战数场,最终选择了和谈,决定和谈的条件自然是大魏与绯水国前线的战争。
商略进入商家,出来时却几乎成为废人。
好在许得意的动作很快,在明镜司的帮助下,或威逼或利诱,最终青州的其他家族选择了中立。
西凉边界,李家与西凉国联姻,边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