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明的改革开放2 (第2/2页)
朱祁镇一边听一边点头,虽然他的记忆里一直记得周忱改革了江南的税制,但是具体内容他并不知晓。由于当时的周忱巡抚江南的时候,一直受到王振的庇护。当自己还在留学瓦剌期间,周忱就被认为是王振一党,弹劾致仕回家了。
当朱祁镇重新夺门登上宝座的时候,周侍郎早已在家乡去世多年。朱祁镇无时无刻不在后悔当初,只是把周忱放在南直隶巡抚的位置上,而不是把他调入中央主管户部,负责大明全国的经济改革。
好在,朱祁镇重新投了一次币,还有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
“平米法”利国利民,但是它并不能增加明朝的财政收入,对此朱祁镇又问道:“平米法虽然稳定了江南百姓,但是不足以增加国家的赋税。现在北方边境的消耗,还有广西的平叛,国库早已入不敷出了。”
周忱还是不慌不忙的样子,说道:“皇上若想要府库钱粮充盈,那就一定要鼓励商贾。”
“周先生,有何方法呢?”
周忱不紧不慢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又翻了几页,对皇上说:“我建议皇上改变货币制度,将白银纳入大明的货币范畴内。”
其实,虽然朱老大为了疯狂“撒币”狂印废纸,禁止白银的流通。但是在民间,白银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流通。即便大家相互不用白银交易,白银也会作为一个等价的估值货币存在。既然无法阻止,那就得学会使用。
周忱早早的就发现了明朝这种畸形的货币制度带来的问题。
在巡抚南直隶的时候,周忱常常带着随从,亲自到乡下去探访。太湖平原沃野千里,每年照常上缴税粮即可。但是来到庐州府的地界,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土地不够富饶,而且身处山区的农户很多都不种植水稻。
一个种植梨树的村子,一年收获了一千斤的梨子,按照税制,理论上要上缴一百斤的梨。这梨子保存不了多久,难道等到交税的时候,农户们拿一堆腐烂发臭的梨子交上去嘛。自古以来我都没见过敢这样做的猛人。
那么为了交税,村里的农户就要带着梨去附近的集市上售卖。卖了梨的钱,再去市集上买上足额的粮食,上缴给国家。兜来兜去,最终换成粮食交税,两次交易中的损失,就都得由农户自己承担。
当周忱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脑子里就开始谋划。这些无法种植粮食的地区,如果把种植的作物换成银两,按照折算直接上缴国家。就不需要百姓自己兜兜转转,增加成本了。国家收到了银两之后,一样可以通过这些钱来购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