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苏宸与《君主论》 (第2/2页)
霸道!
真的好霸道!
她杏眸略显迷离,就这样痴痴地注视着苏宸。
“咳……”苏宸咳嗽一声,打断她的脑补,放缓语气道:“殿下,你虽然掌握着火器司,但这段时间切记审时度势,停止在朝堂安插亲信,行事要比以往更收敛,否则会引起陛下的忌惮。”
武则天对这种东西很敏感,苏宸生怕太平公主真的看不清形势。
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也就只有刚生完孩子的女人能比一比了。
万一跟以前一样,继续笼络官员,甚至是武将……
那就要命了!
“多谢宁国侯提点,本宫定会牢记在心。”
太平公主红唇轻启,声音透着熟女独有的妩媚。
苏宸嗯了一声,把茶杯端得高高的——
端茶送客。
太平公主却没有要走的意思,睁圆如水般的眸子,直勾勾盯着张苏宸。
他看来打定心思压在本宫身上,不,压宝。
要不然不会这般郑重的告诫。
“暂时将火器司冷却一段时间,到时候我再给你具体配方。”苏宸补充道。
太平公主点了点下巴,“都听……”
“殿下。”苏宸截住她的话,淡淡道:“再不走别人都要起疑心了。”
要论权贵谁最喜欢排场,便是眼前这个爱炫富的太平公主。
每次出宫,仅次于皇帝的隆重仪驾,几十个宫婢、还有几十个擅长相扑的健妇随驾,沿途还得敲锣打鼓。
这样谁不知道公主殿下来了宁国侯府?
你若是偷偷摸摸过来,让你多呆几天也不是不可以。
“本宫这就告辞了。”太平公主起身道。
苏宸刚刚一席话,她铭记在心,为了不惹母皇忌惮,最近尽量少跟苏宸接触。
略顿,她咬着下唇:“帮本宫披一下衣服。”
苏宸瞥了椅子,便走过去拿起御寒的狐裘大氅,从后面给她披上,再系紧。
“火器司一事,本宫都不知道如何感谢你。”太平公主柔声道。
苏宸轻描淡写的说:“以后好好报答就行了。”
好好?
一个女、一个子,子就是男。
男女除了羞答答,还能怎么报答?
两个好,一天两次?
太平公主娇躯颤了颤,细腻白皙的脸颊瞬间酡红,她紧抿着唇不敢回头。
苏郎真坏呀!
从后面观察到太平公主怪异的肢体动作,苏宸略显疑惑,她又在想什么?
“行了,恕不远送。”苏宸后退几步,拉开一个距离。
太平公主原地驻足了几息,才勉强平复羞涩的情绪,伸手向内拢了拢火红色大氅,迈步离去。
目送着那水蜜桃也似的臀儿,仿似能抗拒地心引力般,一翘一翘的渐渐远去,苏宸摇了摇头,返回卧室。
继续看起了《君主论》,反正全是英文,除了他,整个武周也没人看得懂。上面写满了感悟。
“马基雅维利认为世袭制更有利于君主国的统治与安定。这很好理解,就像我国古代除了最早的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后面的朝代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世袭。因为子承父业很容易让人接受,从而避免了冲突的发生。马基雅维利也是这样认为的并提出建立世袭制的君主国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人们已经习惯在世袭统治下生活,只要这个君主不触犯他的先祖立下的制度,即使碌碌无为也能够维持他的统治。就算他丢失了权位,一旦夺权者发生了祸患他也能够重新掌权。明朝万历皇帝、王莽篡权,武周还政都是如此。”
“客观上将外敌是很难完全的占领世袭制的君主国。当你试图占领这个君主国时,就算你武力强大,可是在夺取政权后你依旧需要当地人民对你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你以前的盟友很可能无法继续与你成为盟友,因为你既无法满足他们内心的期望,你也没法背负忘恩负义的罪名把他们全部除掉。比如秦国横扫六国,秦国的军队意志和高效的政治制度结合造就了强大的战争机器。在扫清六合过程中,很多地方官畏惧秦军的武力,又希望投诚能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好处,于是不战而降。然而统一之后,他们立即被中央的官员替换,沦为基层。心有不甘的他们一旦有风吹草动,反的比谁都快。”
“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集权制比分封制更容易让君主获得臣民的爱戴。在西方有一个功业与秦始皇类似的,但结局却恰恰相反的君主——亚历山大大帝。他从西一直打到了印度西部,但是没几年他就死了,但是他的继承者们却保住了江山。对此马基雅维利认为,有史以来的君主国主要采取了两种统治手法,其中一种不稳定的方法就是分封诸侯。大多数诸侯都是世袭制,而他们也拥有自己的领土和臣民。这些臣民把诸侯奉为主人,反而对君主没有感情和义务。中国春秋时期就是如此,当时的周朝制度、天子尚在,但真正的主角却是各个诸侯。”
“而另一种方法就是中央集权,由一位君主和一群臣仆进行统治。这样臣民们对他们的君主会更加尊重,因为他们认为在全国至高无上的只有一个人。比如明清两代就是如此,国家由皇帝和内阁共同管理,内阁又要听命于皇帝。所以为何明朝万历皇帝罢工几十年国家依然没有被颠覆就是这个原因。另外马基雅维利还提出一点,君主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军队,这一点我们是很好理解的,历朝历代也都是这样做。
“这本书最后就是对君主的个人魅力的阐述。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不应该看重所有的美德,如果一个君主试图拥有所有美德,而且希望这些美德能够被人民所赞扬,那么他不但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还会加速自己的灭亡。这一点和我们的对于好皇帝的认识可能有些出入,一般情况我们认为,体恤忠良,亲政爱民,远小人,近贤臣才是好皇帝。但是作者在该书的阐述却不是这样的,甚至有些腹黑。他认为不运用某些恶行,是无法统治自己的国家。在此马基雅维利从慷慨与吝啬、仁慈与残暴、守信与失信等几个角度,详细地讲解了各项利弊。”
“首先慷慨和吝啬该如何选择?他认为假如你的慷慨只能使一小部分人受惠或者只能让国家短期性的受惠,那你的慷慨可能会害了你。这一点确实如此,中国不少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为了谋得在历史上的美名,会制定一些看起来惠民的政策。比如免征相关赋税,劳役等。短期看确实受到人民的赞誉,但是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国家财政、社会建设等问题,进而引发连锁反应。他认为其实英明的君主不应该在意吝啬的名声。当人们看见他由于节俭和勤政,国库丰盈,国家富强,国家安定时人民就不会指责他的吝啬了。若是一位君主在带队出征时,这种时候就必须表现得慷慨,否则士兵将不再追随他。就像唐高祖李渊起兵的反隋的时候,他对于那些尚未占领的地区施加恩惠,对建立功勋的人大加封赏,这种慷慨就会带来长久、持续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