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撒马尔罕 (第2/2页)
撒马尔罕是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城市,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而且还有很多汉人在此定居。南来北往无数商人途径于此,给这里带来了无数财富,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蒙古西征,都曾签军中国北方的各族军士、匠民。因此很多汉人留居中、西亚等,最终绿化。其中,少数人更是跻身当地权贵阶层,借助蒙古军事贵族势力,成为中亚新的统治者。
撒马尔罕成为花刺子模的新都和文化中心后,被成吉思汗攻陷遭受灭顶之灾。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放眼望去,白骨森森、流民遍野。城池千疮百孔,断瓦残垣。
唐峙大军所过,无数流民纷纷跪地求饶,以为是蒙古铁蹄重来。显然是被吓破了胆,看见东方面孔的军队无不心惊胆战。
当那些遭了难的汉儿郎们,听闻龟兹王乃是蒙古大汗钦封的汉人异姓王,顿时掀起轩然大波,随一同前往大营,跪见唐峙。
唐峙一出,乌泱泱的汉人纷纷跪地磕头,请求龟兹王庇护。唐峙广布钱粮,昭告天下,凡是无家可归者,无论身份民族,皆可跟随龟兹王前往龟兹安家落户。
此言一出,撒马尔罕的难民蜂拥而至,围的救济站水泄不通,只等唐峙出发,一同前往!
在撒马尔罕住了六日,唐峙听闻难民数量已经达到了六万之多,赶紧他吓得收拾铺盖走人,三万大军及其四万家眷,总共就有七、八万人口,若是再加上这六万难民,那每日的吃喝消耗将是极为恐怖,可能还没到龟兹,唐峙就先饿死在路上了!
而且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龟兹的承载量能否接纳这六万难民。龟兹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背靠天山,说白了就是一片绿洲加旱地。
想到这,唐峙就一阵头疼。豪言壮语已经说出去了,难道要收回来不成?那他这龟兹王的脸还要不要了,到时大汗也一块跟着丢脸,非亲手撕了他不可!
随后,唐峙立刻派出几匹快马向德里宣慰司和木尔坦借粮食去。同时也听取卡塔丽娜的意见,先在撒马尔罕开垦土地,等秋收割一波粮食再走,到那时粮草农田都有了,难民也便会逐渐减散。
还好德里宣慰司和木尔坦都同意借粮,再加上剩的存粮,足够唐峙这十几万人撑过这年冬天。
等德里的粮食到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而与此同时,唐峙宅邸内也传来一个好消息,卡塔丽娜怀孕了。众将领听闻都松了口气,唐峙拥有继承人,说明他们这台“战车”将继续坚固的行驶下去,且他们的利益不会受损。
就这样,从自遭受战争以来,撒马尔罕开始了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农事工作。一时间,围绕着撒马尔罕残城,人们浩浩荡荡的开垦出无数农田,甚至已经有人开始重建新撒马尔罕城了。
在这期间唐峙携卡塔丽娜,拜访了正游历西域并救济苍生的丘处机道长。
自成吉思汗寻求长生之道邀请丘处机后,丘处机便一直在西域游历,救济难民。
兴定三年五月,成吉思汗派使者携带诏书到山东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相见。兴定四年农历正月,丘处机挑选门人尹志平等18名弟子离开山东昊天观,启程西去。
此时他已经年届73岁。历经曲折,兴定六年四月(1222年),丘处机途经铁门关抵达兴都库什山八鲁湾行宫觐见成吉思汗。
同年秋冬,成吉思汗三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成吉思汗下诏耶律楚材将这几次的对话编集成《玄风庆会录》。
丘处机道长仙风道骨,为人慈善。对唐峙救济难民的行径大为赞赏,并赐卡塔丽娜和唐峙未出世的孩子名为“临安”意为“所临之地,国泰民安”。
站在远处的弟子之一的李志常,看到亭中丘处机和唐峙夫妇二人谈笑风生,便打开了本名叫《长春真人西游记》的书册,提笔写下“兴定八年十二月(1224),真人于邪米斯干(撒马尔罕)西水亭面见龟兹王、王后,谈笑甚欢,并为未诞世子赐名“临安”,意为所临之地,国泰民安......”
三日后,丘处机携众弟子返回中土,唐峙也在为来年秋收做准备。
1225年,冬去春来,春去秋来。唐峙在撒马尔罕呆了半年有余,收到足够的粮食后再次启程。不过经过他的深耕农作,许多难民开垦出了大量农田,选择留了下来。
如此,难民数量从7万下滑到了两万,这两万人大多都是撒马尔罕及周围地区的汉人和契丹人。
于是,这六万军民,再次踏上了去往龟兹的路程。从撒马尔罕到龟兹途径了苦盏、浩罕、费尔干纳、喀什、叶尔羌这五地,全程走走停停用了两个月,终于到达了龟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