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旧宅院 (第2/2页)
樊大娘奇怪地瞅了范铮一眼:“这是一家天竺人,好像姓骨,自前朝义宁年就消失无踪了。”
这就稍稍奇怪了,改朝换代十九年了,为什么敦化坊不收回宅院,重新分配?
改朝换代的时候,土地、宅院重新分配是常事啊。
“没什么,找匠人开锁,整理宅院,清除杂草,里面的东西收到耳房。”范铮吩咐坊丁陆甲生。
陆甲生吼了一嗓子,坊内闲着的劳力、半劳力即刻出来干活了。
之前没人动,那是没有人愿意做主。
樊大娘愣了一下:“不是,坊正兄弟,你倒腾这旧宅院干嘛?想换个宅子?想分家?”
范铮愣了一下:“哟,姐姐,你可别害我。《贞观律》一百五十五条: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按说占人宅院也不合适,可前朝的宅院嘛,就有转圜的余地了。谁要私自入住,当然不妥,可要改成坊学呢?”
樊大娘激动了。
读书,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很神圣的事。
哪怕只是会摇头晃脑地“子曰诗云”的穷酸,在多数人看来依旧是很了不起的文士。
在这识字率普遍低下的时代,谁能把衙门露布上的公文读出来,那就是大学问人,一家老小愿意当牛做马供养他。
“那啥,姐姐的两个娃儿,能读不?姐姐可以出钱!”
樊大娘一挥手,豪气冲云霄。
范铮咧嘴一笔:“我让大家制牙香,就是为了这一步。坊中有钱了,不拘娃儿、妹娃子,都可以到坊学就读。”
“待我家木器作坊赶制一批小桌椅,刷上一块黑板,用点石灰制粉笔,再请一个耐心好的先生开蒙,齐活!”
“姐姐要是想出力,就隔三差五地为学得好的娃儿、妹娃子奖个鸡子啥的。”
樊大娘一拍巴掌:“这个好!就鸡子了。”
要知道,即便是在敦化坊中,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天天吃肉的,鸡子可算是娃儿们的最爱了。
范氏木器作坊内,奋力推着刨子的范老石肌肉虬起,手臂上隆起的肉块,看上去有一种石头般的坚硬感。
“稍稍冒进了点,你得确定坊中有多少人家愿意送娃儿来读书再说。柴米油盐,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好些人家,八岁的娃儿、妹娃子就得跟着出力淘生活了。”
范老石说着话,刨子却丝毫不停。
“少东家,坊正,读书是个好事,可我家娃儿、妹娃子,读了能干嘛?说是可以科举当官,可真能人人当官吗?去开蒙,还是到宣阳坊县衙旁边摆摊,代写书信?”作坊伙计巫闷山撅着腚安装车轸,嘴上也没闲着。
读书,确实没法做到人人中举,相应的出路就得替人想好,不是将人往外一撵,腆着脸说“为大唐输送人才”就了事的。
范铮轻笑:“若是,我能教出账房先生呢?”
巫闷山两眼放光:“我家娃儿、妹娃子,两个,少东家狠狠管着,不听话,柳条抽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