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华润万家 (第2/2页)
188贯?
还一套?
他们之所以这么吃惊,倒不是嫌贵,而是太便宜了!
玻璃在古代可不是寻常之物。
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就说道:“……而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
听到没,西汉时期就把琉璃定为外国之宝。
唐代《邺侯家传》中记载:“代宗大历十三年,上召李泌入见,因容路嗣恭初平岭南,献琉璃盘,径九寸,朕以为至宝。”
唐代皇帝都拿玻璃当至宝。
宋时,由于商贸发达,玻璃制品逐渐流入民间,但也都是有钱有身份的人家在宴庆、待客等隆重场合才舍得使用。
而且还都把玻璃制品当宝贝,轻易不会拿出来示人。
别说188贯一套了,188贯一件都是捡便宜。
玻璃制品之所以这么贵,主要是因为国内流行的玻璃制品几乎都是国外商贩千里迢迢运送而来,路上的成本都折算在了卖价里。
有人疑惑,既然玻璃制品这么赚钱,咱们的商人怎么就不大力制作呢?
其实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的玻璃烧制之路走歪了。
中国的早期玻璃被称为铅钡玻璃,特点是烧成温度低,但色彩浑浊易碎,且经不住骤冷骤热。再加上咱们的瓷器工艺成熟,所以就没人费心费力的研究玻璃制作了。
可黄青不同,他知道钠钙玻璃的配方,大致烧制流程也熟悉。
再加上徐州的煤炭投产,他早早就把焦炭制作了出来,磁窑的炉温因此提升了一大截。
所以这些玻璃制品都是在自家庄子生产的,价格自然就比国外贩卖的便宜好多。
甚至黄青私下算了一笔账,像这种优中选优的一套玻璃制品,在扣除了人工和材料费后,188贯的卖价他含泪才赚一百八。
简直是资本届的良心!
想想就痛心疾首。
不仅黄青这么想,别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华润万家早前准备的玻璃器具在今天卖脱销了,飞舟又来回跑了两趟后山基地,才堪堪满足今日的需求。
在黄青好说歹说下,古板的盛长柏才收下玻璃制品,满载而归。
回去后,王大娘子免不了又是大呼小叫一番,对寿山伯府以及黄青的好印象简直突破天际。
……
这一日,开封注定不平静。
讨论许久的神秘店铺终于开业了,结果没让吃瓜群众失望,那琳琅满目的商品,简直晃花了自诩见识不凡的首都百姓双眼。
凡是进店铺看热闹的群众,就没有空手而归的。
东西不仅齐全,还便宜!
回去的百姓向左邻右舍炫耀着此次见闻,惹得听众心痒痒,恨不能现在就起身前去抢购一番。
和寻常百姓不同,那些闲散勋贵以及商贾,通过华润万家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那激烈的抢购潮真是令他们眼红不已。
同时,他们对于华润万家能够提供这么丰富的货品也是心惊。
别的不说,今日所有正店在得到消息后,都去往华润万家采购新鲜的海鲜水产。一时之间,正店内掀起了老餮盛宴。
如此的吸金能力,让勋贵、商贾们辗转反侧,心里寻思着:我能不能在这里分上一杯羹呢?
开业的第一天,黄青没有准备夜场,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员工也熟悉倒班制度再做考虑此事。
戌时正刻(晚上八点)华润万家关门歇业,站了一天的小娘小厮们终于松了口气,一个个累得腰都要直不起来了,有的嗓子都哑了。
黄青让人把这些售货员送走,自己却在等闸口收银的伙计统计出最终营业额。
这种全新的零售模式是黄青在大宋真正的第一炮,而且还关系着物流的成败,总要看过第一天的账才能方便自己后续的计划。
二十多个收银伙计,汇帐的汇账、称钱的称钱,春寒料峭的晚上却忙活的满头大汗。
黄青皱眉看着堆积如山的金银铜钿,光目测下来,这些钱怕不是得有三四十吨。
宋代铜钱标准重量是每贯5宋斤,一宋斤相当于现在的640克,所以一贯钱就是3.2公斤。
可以想象古代做生意、买东西是有多困难,买个十贯钱的货,要背着六十几斤的铜钱去交易……
看来自己下一步计划要提前展开了。
“出来了!衙内,钱数总额统计出来了。”
就在黄青胡思乱想间,店铺王管事一脸兴奋地拿着汇出来的帐目来到他面前,其他勋贵股东和皇室派来的工作人员也好奇凑上来。
黄青接过账本,立马头大,呵斥道:“怎么还是流水账?我不是教过你们新式记账法吗?”
王管事低下头呐呐道:“回…回衙内,您的新式记账法的确简便明了,只是伙计乍然下没能适应,我会严令他们以后分门别类记好账。”
黄青没多说什么,让这些做老了账的账房贸然改变记账方式,确实需要时间,自己也不期待了,只能等着自己在后山民学培养的会计班少年尽快成才吧。
见股东代表们都竖着耳朵、瞪大双眼看着他手里的项目,黄青随手递给皇家的内侍,让王管事直接口头报账。
“今日总流水为贯另34文!”
“三万六千多贯?!”几个股东代表一脸震惊。
“不要算二楼精品区!那些都是加盟过来的,钱到不了咱们口袋。”
黄青不关心楼上卖了多少钱,这根本体现不了物流的成效,而且正如他所说,楼上店铺是各个股东以及黄青拉来撑场面,提高华润万家档次的。
他们的收入都是自己收着,华润万家只能收些摊位出租费。
而且黄青还知道,今天光自家的玻璃制品就卖了上百套,这就接近两万贯的收益,这些钱怎么可能算在总账里。
“额……不算二楼,楼下各色杂货八千余贯,具体是……”
“八千六百三十九贯。”手持账本的内侍尖着嗓子接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