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你就是这样报答我们的 (第2/2页)
于越说道:“如果不着急,那么就从头开始,注册公司,安心等待流程走完,随后再申报基金,等待审批。前前后后,差不多要半年时间。”
郭蒙毫无疑问是后者。
嗯,这些手段,都特么是从国外学的。
……
那融来的券,也全部砸给他们,反正李远账户持有的股票足够明天偿还给券商了。
因为今天涨停的位置十分微妙,之前高位入场的散户,距离解套还差十个点左右,肯定不愿意卖。
所以这种时候,就要李代桃僵,把那位明星基金经理给换下来,找一个新手顶替上去,到时候把所有的黑锅让新手背了。
就在这个时候,舒妍琳老爹从外面走了进来。
实盘一哥的名头,落在了他的身上。
可那样的话,不至于被开除,因为有人背书。
郭蒙答应下来。
接下来几天,日子过得很平常。
这就说明,郭蒙的心理素质很强,背这么大一口黑锅,还有勇气在金融圈混的。
而且蓄水能力目前来说还不足,必须要不停的上新股,把整个蓄水能力拉起来。
李远准备继续盯着,有机会再去干一票……
“我……”
反正郭蒙背一个锅也是背,背两个锅也是背……
拉板就不一样了。
现在好不容易打开了空间,他们准备过几天就开始慢慢上涨,一天一两个点,墨迹一两个月,慢慢就能把上方空间打满。
“咋了?”
因为某种不可名状的默契存在,内部的大资金是想要共同发财的。
“什么!”
下午开盘之后,有资金开始试探性的往外出一些,然后直接就开板。
打板的散户,最喜欢那种封板资金很多的,封板资金少了,随时可能会开,他们压根不追。
……
她妈妈也在家里陪她一块等着。
“那就直接去收购一家吧,你先找一些相关资料给我看看,到时候我来选。”
这一次跟上次十三太保不一样,李远提前就跟券商联系了,让他们给自己拿。
“不是清北的,是江州大学的!”
大资金的数据分析师很厉害,已经算的十分精准了。
与此同时,李远已经把自己前几天布局的几千万挂在了涨停板上,又开始联系自己的券商,融点券。
所以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所以每一次他们都给外资抬轿子,一块割国内散户。
目前五粮液还是涨停,不过封板资金只有区区的一千多万,估计都是散户。
代表着那些大资金不想拉了。
专项基金跑不过场内EtF的一抓一大把。
当看见里面江州大学的字样后,双手颤抖的更是厉害。
里面的大资金要做的,就是把散户给送进去。
舒妍琳基本是两三天给他发一条信息,不过他都没怎么回。
他们突然之间,就被逼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位置。
就算自家公司没有那么多,也会去找别的公司拆借。
“我……不太清楚啊。”
别看最近成交好像不多,每天也就在十几个亿上下,跟之前比还在缩量。
但实际上不知不觉数据就会变得特别离谱。
李远等啊等,一直等到下午两点半。
这段时间的行情并没有多好。
目前主要还是利用楼市蓄水,股市还在打根基。
一年六十万,贵吗?
整整给五粮液拉了六个点。
所以只剩下另外一个可能,那就是给人背锅。
李远亲自操盘,最多只做到明年四月份,再往后,真是一丁点行情都翻不起来了。
要么她背景很强,在公司有人脉,直接提拔到基金经理的位置,然后做差了。
伱们特么都是一群猪吗?
原本一个小时才有的成交量,现在两分钟就有了。
没有大单往外砸了,因为那些大资金觉得一千多万太少,实在是下不了口。
“琳琳,我看别人清北的通知书三天前就到了啊,咱家住的也不偏,你的怎么还没来?”
李远皱起眉头。
然而这还不算什么,李远再次动用了三个亿的资金,继续往上拉。
反正该交待的注意事项已经全部交待完了。
最后呢?
随后李远看向了郭蒙。
“怎么说?”
按照那群机构的想法,就是在水下一个点左右开始反复刷成交,能割到散户就割,割不到对他们也没多大损失。
毕竟通过视频可以清晰的看到他每一笔操作,从四万多一直做到一百万。
实际上就是他们在涨停位置想要害人,结果被迫承接了一大笔高位筹码。
是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单日涨幅最多的。
于越想尽快上岗。
这一次不是吸散户的钱,而是搞机构的钱。
股票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无论明天走势如何,他今天的利润已经锁定,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要封板,李远就在涨停位置往外砸筹码。
舒妍琳老妈双腿一软。
双手颤抖的打开了通知书。
最近阴跌阶段入场的散户,要么很少看股票,要么早就跑了,真正留下来的很少。
既然这样,可利用价值就太多了。
反正他们高位套现了一笔出来,哪怕后续有损失,也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随着五粮液封板,吸引了市场很多资金。
机构刷十万亿的成交,比散户刷三十万亿的成交都有用,因为券商会得到更多的钱。
两年前那一次突然拔高其实还算好的,十年前那一次拔高,差点断送了蓄水池的根基。
“好。”
他们认定就是自己人搞的鬼,自然不会客气。
翻开一看,一个个也都重仓五粮液了啊,为什么还会绿?
李远给自己塑造的股神形象不能破灭,所以……
毕竟那么多家分一分,真的连一口汤都算不上。
给顾东升拍了第一个短视频,介绍了江州一家五星酒店的总统套,一晚上费用是一万八。
但这些都是机构搞的,散户早就躺平了。
如果是猎头公司故意的,也算是巧了,他恰好需要这样一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