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京州谋生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我的后半生!
正月末二月初的京州还是一片肃杀之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带着沙尘漫天地刮过来,远远地望去倒是壮观,一片片的高楼就像矗立在九霄之上一样,而高处的霓虹灯透过风沙射下来,更是让人如坠云里雾里。
天将近黑,路上的行人已以逐渐稀少,大家早早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宅在家里做晚上才应该做的事。
正应了陶大诗人那句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当然,这个城市有这样良好的生活作风还有另外的原因,听说这里的少数民族比较牛X,每到晚上时会出来做一些比较粗犷的事,比如对某些比较富裕的门面房进行一翻均贫富等等。
传说村上以前村里就有人在这里做过服装生意,本来是挺挣钱的,只是后来运货车地路上被均了两回贫富,老板很大的一笔投资收不回来,后来就卷铺盖回家了,再也不敢提到过京州,只要一提他就会浑身的颤抖个不停,仿佛看到了外星人一样的激动。
所以后来在这里做生意,都建有自己的护卫队,也叫保安公司,而在古代这种机构叫镖局!
洪鑫的公司有相当一部分业务在京州,以前老是和其它的公司拼车雇佣一个保安公司,每年的保护费就是很大一笔钱。所以最终洪洋化工成立了自己的保安公司,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里的治安情况并不是那么好。
涵星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停下来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保护自己的货物不被哄抢,保证自己的业务能正常开展;其二是时代造就英雄,自己建成的这家公司还可以接其它公司的业务,从而最终实现盈利。
所以经过再三讨论和论证,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工作,因而在京州开设了分理处。
其实洪鑫也曾推荐涵星来作这他理处的主管,却被涵星给拒绝了。
涵星不想自己连累更多的人,当然了,人接触得多了熟悉了也容易出问题。作为一个资深的高学历的逃犯,他有自己的一套经验,那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一个地方的时间不能过长,如果非得用一个时间来限制的话,最长不可超过三个月。
出来混的,不得不多长个心眼儿,否则会死的很难看。
涵星独自背着自己的行囊走在寂静的大街。
小时候看过一本书讲左宗堂以京州为根据地平定新彊叛乱的故事,所以那时就想长大了后一定来京州走一走,看一看,体验一下这北国的风光。涵星选择这里还有更深次的原因就是这里离俄罗斯很近,也就不到三十多公里,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到那边避一下。
每周还有一天进行互市,那时俄国人可以越过边境线到京州来,而京州人也可以到那边去做生意。最关键的是听说这里赚钱很容易。
京州虽然驻有军队,但对互市的人检查还不算太严。
涵星走过一写着少数民族文字的饭馆门口,见上面用汉字和维吾尔族两种文字写的招工启示,他暗暗地记下了方位和电话,继续向前走,终于现了一小小的城中村旅社,涵星敲敲门,一个三十多岁的高鼻子的女人开了门,涵星比划着自己要住店,那女的马上满脸堆笑地把他给迎了进去。
涵星比划着自己要一间最便宜的房间,那女的很快就明白了,涵星拿出身份证,交了押金,那女的就给他开了间房,带他到六楼认了房间。
在这里,少数民族的语言要比普通话吃香得多,大街上到处是叽叽喳喳各种少数语言,就像到了外国一样。即便有些人说着普通话,也是少数民族味的普通话,听得费力。所以涵星直接就来了个装聋作哑,反正大家交流也费力,况且他还不愿说话呢。
折腾了一天挺累的,送走服务员后涵星从旅行箱里拿出一袋饼干,和着开水吃了,然后再把房间检查一遍,没现任何的异常情况,这才上好门挂好保险,卸了妆脱了衣服,走进卫生间办了一通大事,打开浴霸,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
当温暖而双带着沐浴露香味的水划过涵星冰凉的肌肤,他才感觉到他的每寸肌肉都和躯体在逐渐地苏醒。这北国的天气还真不是吹得,冷得吓人。他边洗边回想了一下今天的行程,确认了没有任何哪怕是一丁点人失误,这才擦干了身子,跳上床钻进了被窝里。
这一天终于又要过去。
反正是多过一天就多赚一天啊。
天接近黎明的时候,他梦见了老妈又在喊他吃饭,还让他使劲地把没剩多少的饭给吃完,就像小时候那样。醒来时已经是沾湿枕巾了。
他听听周围没什么异常,这才慢慢地从被窝里出来,穿上衣服,进行了一番洗漱后,才走到窗前拉开窗帘。
远处那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涵星笑笑,今天看来又是美好的一天。
遥望家乡的方向,却是一片高低相间的楼层,以及一片沙黄的天空。
上午打算把这城市转一圈,特别是向北通向俄罗斯的路途要做到特别地熟悉,下午到那家饭馆去,看看能不能在那边打个工,找个管吃有住的地方。
人毕竟要生活的。
退了房,到大街找了一家街边滩,胡乱地吃了点东西真饱了肚子,到街角买了一张本市的地图,认真地研究了一下,这才拦了辆出租车指了指北边的出入境的位置,那司机看了他一眼,就一加油,很快地混入到车流中去。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欧式特别俄罗斯式的建筑,就像一面历史的镜子,让涵星有一种历史的错觉,想到了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俄国入侵我国的场面,还有日俄战争时对我国对北造成的伤害。不知道本地人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反正涵星能明确地体会到一种明显的异国风情以及厚重的历史。
从窗外一闪而过的还有那长相各异的少数民族人,以及分不清是到底是少数民族人还是俄国人的人。
到边界线大约有二、三百米的时候,涵星让那司机停下来,他坐在车上认真地看了看边界线那边,一块两米左右的石碑上用鲜红的字体写着“中国”两字,而下边则写了年代和标号,界碑周围用不锈钢栏杆围着。界碑左侧没多远就是十米多高的巨型石拱门就像一张巨口,把一条宽阔的柏油含在了口中。在门下,路被分成了进出两个方向,左进右出,偶尔也有一两辆小车在门边停下来,接受检查后向北驶出或从左边向南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