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建设 (第2/2页)
自冯宝请黄守义负责招募人手以后,黄守义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进去,他召集整个“洛阳”商界的好友,在“南市、北市”两大市场里,挂满了“卫岗乡”招募用工的信息,并且将用工条件公之于众。
“每天三百文,一日三餐管饱”光这两个条件,就足以令城里的闲散人等为之动容,短短半天内,就已经有千人登记报名,并且有专门的老兵负责编组,每百人为一队,设立一名队正和两队副,由他们最后将人带到工地上。
谢岩不怎么管具体事务,他把这些事情分别交给罗汉易和杨登两个人,并且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很少去过问,他相信这些经过“武平堡军”训练出来的军官,有足够能力应付。
十天后,“卫岗乡”最大的工程——道路建设正式宣告开始!差不多有近三千人,同时开工……
另外有一千人在“涧河”南岸开始修建砖瓦窑,这活儿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是冯宝自己不放心,天天吃住在工地上,虽然说有石子和另外一个老兵的照顾,但是当许爰去工地看到冯宝的时候,却是不禁吓到了,那个灰头土脸的人,难道会是向来注重仪容的冯宝?要不是石子指认,她根本就看不出来是眼前的人。
冯宝一见许爰就说:“你来工地做什么?快回城里去,这儿又乱又脏,不适合你待。”
许爰道:“你应该和谢校尉一样,将具体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办。”
冯宝知道她说的意思,却否定地道:“不一样,他那些事可以,我的事不可以。”说完,用手指了一下自己身后的砖窑,又说:“这些,多少和安全有些关系,我今天多费点事,以后会省很多事情,还是很划得来的。”
许爰知道在这些事儿上争不过冯宝,也就随便说了几句后离开了。
古代的建设速度,和后世相比较,自然要慢一些,在缺少工程机械的情况下,还要受到天气的影响,往往一个大工程需要耗时很多年,甚至于几十年。
谢岩和冯宝都明白,工程机械那是别想了,唯一可以提高效率的地方在于,用更加高效的组织形式,即后世常用的“分段包干”,并且设立了完成时间,以及提前完成后的奖励制度,且每十天结算一次,从不拖欠。
在如此巨大的金钱魔力下,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所有的工地上,莫名其妙的多出来许多人,都是原先工人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利用业务时间来“挣外快”,这笔费用,并不在工程预算内,可是由于提前完工的高额奖励,每个小队的人都清楚,只要提前一天,每个人可以拿五百文,十天就是五贯,而这五贯里,扣除“挣外快”的人拿走的那部分,每人还能分一贯多,况且,拿走的那些人里,很多都是自己的家人,这和自己拿到也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工程速度提升之快,让所有知道的人简直都不敢相信。
负责账目督查的高长史和监察御史,为此还专门带人去工地调查,经过仔细询问后得知,那些多出来的人,都是附近跑来“挣外快”的,不仅是自愿,而且也没有耽误家里的田地农活。
高长史担任牧民官多年,自然知道的也多,他就问那些百姓:“尔等又是如何解决来回路上时间的呢?”
百姓告诉他:“谢县男从城里请了二十辆马车,沿官道和道路条件好的一些道路,按每个时辰一次的标准往复来回,只要有人上车,就是一文钱,远一点两文钱,我们就是依靠这些马车完成来回。”
“还有睡觉。”其他百姓补充了一下。
高长史明白了,原来百姓们是把睡觉的时间,挪到马车上,原本在家休息耍乐的时间用在工地上,的确没有占用干农活的时间。
“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监察御史问了一句。
高长史听得眉头一皱,他心里清楚,老百姓是想不出来的,多半是谢岩和冯宝想到的,可如果真是他们的话,此事传到朝廷里,难保不起什么风波,毕竟百姓们如此辛苦奔波,要是说一点不影响农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高长史是文官,却是军中文官出身,不仅战功显赫,且还是“英国公”李绩的老部下,他从监察御史来到“洛阳”后的表现就看出来,朝廷派来的,说是督查账目,其实更像是挑刺儿的人,可是“卫岗乡”不仅把采买的地方设在“留守府”,更有一套独特的记账方法,居然让监察御史找不出一点毛病。今天他这一问,其实是有些用心叵测的意味。
结果却是出乎预料的。
百姓说:“法子是‘上河村’常远那个娃子想出来的,听说他因此得到谢县男赏识,现在成衙门胥吏了。”
高长史于一旁道:“老夫听过这个名字,好像他在剿灭‘云州叛军’时,还立过功。”
监察御史无话可说了,只好沉默的退到一边。
事实上,“上河村”不在“卫岗乡”范围内,当“卫岗乡”招募工人的消息传到他们那儿的时候,工地已经开工了。
“云州叛军”事件里,“上河村”损失惨重,朝廷虽然免了两年税赋,但是日子依然很艰难,为了生计,村子里也想派人去工地,可不知道怎么办,就让常远先去看看。
常远去了以后,不知道问谁,最后想起来冯宝,经过打听后,他去了砖瓦窑工地上找到冯宝。
冯宝对此事自然极为热心,专门让石子带他去找谢岩安排。
常远祖上出过读书人,所以他多少识点字,加上他人虽看来木讷些,可脑子非常灵活,干了没多少日子,他居然自己安排村里人实行两班倒不间断施工,谢岩知道后,大加赞赏,不仅提拔他给杨登当了副手,还通过他,实行了一些自己不方便直接出面的事,这才有了后来的什么“提前完工奖励”、“公共马车”等一系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