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狡胡悉空施千般计 圣药师坐退三路兵 (第2/2页)
敬德道:“贤弟,哥哥闻听贤弟帐下有一猛将李靖,武功盖世,哥哥我欲与之一战。哥哥若斗不过李靖,便与我家皇帝撤军离去;哥哥若是胜了,便求兄弟答应破善阳之日,必善待我老母如何?”
世民闻言,立即高声道:“哥哥差矣!哥哥老母,即我之老母也。兄弟焉敢无礼于老母!且李靖武功盖世,当年雁门城下挑落贺鲁,近来璎珞门前以一人而驯三虎。哥哥与他交手,世民恐伤了哥哥。”
敬德闻言,又道:“贤弟若如此讲,哥哥便更要与李靖一决雌雄了。”
这时,李靖却开口道:“敬德,秦王方才戏你耳!你英雄盖世,老夫岂敢言必胜!且秦王既已答应必善待你老母,便定不会食言,我二人又何需一较高下。敬德若是受人胁迫,不得已而另有他谋,老夫亦不会奉陪。敬德且回吧!”
敬德闻言,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李靖莫非神人,却怎知我另有图谋?
原来,李元吉兵围善阳的消息是昨日传到定杨大寨的。敬德闻讯,唯恐殃及老母,便立刻请兵回援善阳。刘武周与宋金刚知道敬德事母至孝,一旦其老母落入唐军手中,只怕也就留不住敬德了。且二人也深恐马邑有失。二人深知,突厥人对他们也不过是利用而已,如果马邑失守,根本丧失,自己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所以,二人便答应了敬德,决定立即回援马邑。于是刘武周便去到始毕处辞行。始毕自然不愿意让刘武周回马邑,但与群酋商议之后,觉得纵然留住刘武周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若是将他们强行留下,难免从此结仇。若是刘武周因此倒向薛举,反倒会坏事。且纵然留住刘武周,却也留不住尉迟敬德,而尉迟敬德才是定杨军的最大价值。最后始毕采纳了史蜀胡悉之计,向刘武周提出一个条件:让敬德多留数日,争取诱使李靖或李世民出城来一战,以便除掉二人或二人之一。其实,别看敬德仅带来了一千余人,但这些人中便隐藏着阿史德贺鲁和薛仁杲及三国军中十几位最强战将,不远处还埋伏着二万突厥铁骑,而且整个突厥及西秦、定杨大寨的军队也都整装待发了。只要李世民或李靖一出城与敬德交战,薛仁杲和贺鲁便回窜出来缠住他们,城中若来增援,伏兵与整个三方联军便会出动。纵不能一举大败唐军,至少也要致世民或李靖一死,以铲除一个心腹大患。只不过敬德心存不忍,故此在城下只提及李靖而未提世民。可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话一出口,便被李靖识破玄机,顿时羞得满面通红,也无心再多讲,便率军回营了。
得知李靖已识破自己的诱敌之计,始毕也只好放刘武周回马邑了。此时,刘武周与敬德皆归心似箭,次日便拔寨而起,开回马邑。始毕心中好不纳闷。这时,史蜀胡悉又对身边道:“刘武周突然离去,必定影响军心,此时需防唐军前来劫寨。当加强防御,夜间更需多派游哨才是。”
始毕觉得有理,便令阿史那社尔、执矢思力、苏尼失各率本部轮番在寨内巡视。这一夜,天至丑时,执矢思力正率队在寨内巡哨,忽听得粮草营方向杀声大作,紧接着便听到号角报警之声。一支军马闯入突厥大寨。思力料知有敌军劫寨,忍不住心中暗道:大军师果然神机妙算!急率军赶去。待来到粮草营时,只见寨内火把通明,火光中只见到处都是被杀得四散奔逃的突厥人武士,耳畔中全是他们叫喊声和呼救声。在他们背后是一支身着唐军衣装的骑兵队伍只顾奋勇追杀,却听不到对方的呐喊声。情急之下,思力也不及多想,便率军迎上前去厮杀。两军刚一交锋,又见四面有火光由远及近,应是各处赶来的突厥援军。见此情景,敌军并不恋战,只听到他们之中传出零零落落的传令撤退的声音,竟然都是陇右口音。随后,便见敌军驮着本军将士的尸体撤了下去。思力率军追击,却被敌军断后将士一阵箭雨,射得突厥武士便横尸遍地。敌军便乘势脱离了追赶之敌,向泾州城方向撤去,地下丢着无数旗帜和兵刃、器械。这时突厥援军已纷纷赶到,阿史那社尔、苏尼失、康苏密均在其中。不一时,史蜀胡悉也率着一支亲兵杀到。他看了看满地的敌军弃物,又向远方的火光,便下令道:“追!”
众人便呐喊着追上前去。看看追出五六里远,忽见前面火光一时都灭。史蜀胡悉急令人又赶了一二里远,却见远处又有火光由远及近而来。史蜀胡悉急令人前去打探,不一时,斥候来报:“前面是秦军旗帜。”众人方才放下心来。但史蜀胡悉却当即传令:“列阵!”待阵势将成之际,前面军队也来到近处。史蜀胡悉将阿史那社尔唤到身边,吩咐几句。便见社尔纵马上前,向对面军队喊道:“对面谁家军马?”
只见对面传话道:“我们是秦军。”
社尔又道:“主将何人?”
对面又道:“是我们太子。”
社尔继续道:“请出列相认。”
却见对面道:“你是何人,你们主将为谁?”
社尔便道:“我乃突厥大将阿史那社尔,军中主将乃大军师史蜀胡悉!”
只见对方又道:“请同时出列相认。”
社尔闻言,踅马返回本军,告知史蜀胡悉。史蜀胡悉微微一笑,便与社尔纵马上前,只见对面军中也有一人走出阵列,果是薛仁杲。史蜀胡悉便拱手道:“太子请了,深夜之中,难辨真伪,只恐唐人有诈,故此要太子出来相认,还望太子体谅。”
薛仁杲道:“大军师心思缜密,令人佩服。只因深夜之间,见贵军大寨火起,料是有唐军劫寨,故此前来增援。”
史蜀胡悉道:“深感太子盛情,唐军果来劫寨,已被我杀退。我正率军追击。”
薛仁杲道:“既如此,我等同去追杀唐军如何?”
史蜀胡悉又道:“唐军已然逃去,不如且回。”
薛仁杲道:“悉听尊便!”
于是,史蜀胡悉拜别薛仁杲,率军回营。途中见始毕又率大军前来接应,众人便一同回到大寨。始毕令将士们各自散去,却将史蜀胡悉、阿史那贺鲁及执矢思力唤到下处,对三人讲道:“今日之事,颇觉蹊跷。”
史蜀胡悉也道:“我也颇感疑虑。”
执矢思力道:“经大可汗与大军师一讲,小酋也觉得有些异常。小酋赶到战场之际,却见敌军只是冲杀,却全无呐喊之声。仓促撤军之际,却不忘将本军尸体悉数带走。”
史蜀胡悉沉思片刻道:“小酋想来,疑点主要有六:其一,自我大军开到,唐军并未出城,何以便知我粮草营所在?其二,唐军既来劫寨,当努力杀入寨内,烧毁我粮草辎重才是。何以见我有备,便匆匆撤离?其三,厮杀之际,竟无呐喊之声,仓猝撤离之际,却将尸体尽数带走,又是为何?其四,敌军撤离之际,也算从容,为何却丢下许多旗帜军械?其五,劫寨唐军火把刚灭,薛仁杲便率军来援,此只是巧合?其六,秦军知来劫我寨,派兵来援,自是常理,然则何至于薛仁杲亲来?”
始毕沉吟片刻道:“依大军师之言,莫非是薛举假扮唐军前来劫寨。见我有备,又恐被我发现便急忙退去。冲杀之际不肯发声,撤离之际,又尽数带走尸体,乃是恐我从中发现破绽。故意丢弃旗帜军械,为让我断定来袭者乃唐军也。劫寨军之后,尚有薛仁杲大军接应。若是得手,便随后掩杀过来歼灭我军,若是我军有备,便谎称前来救援。”
这时,执矢思力:“小酋又想到一事。敌军传令撤离之际,竟是陇右口音。”
史蜀胡悉:“定是敌军急于撤军,一时慌乱,露出了马脚。”
始毕迟疑道:“如此说来,倒是无不合理。只是薛举以重金请我前来,如今唐军未破,何以便急于对我痛下杀手?”
史蜀胡悉道:“这也不足为怪。薛举对我之敌意,本不减于李渊。其所以重金请兵于我,一则为得我军之助,以解燃眉之急;二则为防李渊与我联合,共同灭之;三则为得我良马,以益秦军之强。今其已得羌人之助,军力已足以破唐军。若此时能吞灭我军,一则可得我军马匹器械,二则可解后顾之忧。岂非胜于对我纳贡献财!”
始毕闻言道:“亦有道理。只是如今我等该当如何?”
这时,阿史德贺鲁早已按捺不住,便开口道:“薛举老贼,竟敢如此!以我之见,此时秦军刚刚回营,必然无备,我军若就此前去劫其大营,百战百克。”
始毕连连摇头道:“如此,岂非让唐军坐收渔利!且我之主要对手,恐怕还是唐朝。一旦灭了薛举,李渊不复可制矣。”
史蜀胡悉也道:“大可汗所言极是。且此事只是推测,亦难以断定。只是方才我等与薛仁杲相遇之际,可谓剑拔弩张。双方疑窦已生,今后难以共处。大可汗不如告知薛举西突厥来侵,便可回军阴山,以免生不测。”
始毕道:“我也正有此意。”
却说薛仁杲回到本寨后,对薛举道:“方才史蜀胡悉见我军来援,不与我一同追击敌军,却对我军严阵以待,似有猜疑我之心。当严加防备,以防其另有异图。”
郝瑗闻言,顿足叹道:“只怕是我等都中了李世民离间之计了!只是嫌隙已成,倘若前去对始毕解释,反会更加重其疑心。且突厥狠戾无信,所为实不可测,只得依太子之计而行了。”
薛举以为言之有理。便立即针对突厥,做出重新布置。次日,又在本寨与突厥大寨之间设一小寨,对突厥人只说是便于随时支援突厥,实则为监视突厥动向,防其有所异动。而这一举动却更坚定了始毕撤军的决心。
三日后,突厥与秦军同时拔寨而起,撤军回国了。
李世民得知此讯,不由得对李靖道:“先生真乃神机妙算,只略施巧计,便退两路雄兵。我只道薛举会留兵与我相持,却不料其竟与突厥同时退兵了。”
原来,三日前夜袭突厥大寨的真的是唐军所为,史蜀胡悉所讲的诸多疑点,都只是李靖精心设计安排的,目的就是要离间始毕与薛举,以瓦解其联盟。但是,无论李靖还是李世民,都只是料定突厥人会撤军,却没有想到西秦也会随着一同撤走。
这时,刘文静又道:“看来扶风之战已令薛举丧胆,竟不敢独留一日。”
段志玄道:“敌军虽退,恶气难消,当率军追杀。”
房玄龄却道:“近者薛举既得羌人之援助,其势复振。迁都折墌,足见其必欲与我一决雌雄。且其麾下大军十五万,纵然突厥离去,亦多于我军,何以便匆匆撤离?只怕其中有诈。”
李靖道:“只怕突厥撤离是真,薛举撤军是假。”
世民一愕,问道:“何以见得?”
李靖道:“方才玄龄所言极是,臣料如今薛举兵马,远胜我军,必不肯轻易撤去。秦军此行,必是往袭高墌,断我粮道。前者突厥在此,彼人马众多,利在速战,故不为持久之计。今始毕已去,薛举必行此计。且今突厥撤军,秦军同行,正好使我不疑。待我军得知实情,彼已至高墌矣!克明虽善守城池,但所率兵马不多,恐难以久抗西秦大军。若令薛仁杲先到高墌,我军危矣!”
世民闻言,不禁大惊道:“既如此,世民当即刻率军赶往高墌。”
李靖道:“殿下当即刻率军星夜赶往高墌,抢占要地,深沟高垒,与之相持。臣却率兵一万留于泾州,袭扰其粮道。待其疲敝,一举破之。”
世民道:“正合我意。”
于是,留兵一万与李靖守泾州,自己率大军连夜赶往高墌。
不知李世民能否先到高墌,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