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95mf.net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 第六十三回 长安城窦建德受戮 漳南县刘黑闼作乱(上)

第六十三回 长安城窦建德受戮 漳南县刘黑闼作乱(上) (第2/2页)

房玄龄道:“无忌、伯褒所言极是。只是他人自可暂令离去,至于如晦,乃天下奇才,需助殿下决断大事,不可令其离殿下左右。”

秦王道:“玄龄所言极是。”

这时,房玄龄又呶了呶嘴,却欲言又止。秦王知道他还有话不必当众明讲,便在诸事商定众人将要离去时道:“玄龄且留下,我与你还有话讲。”

待众人退下后,秦王对玄龄道:“众人已离去,你有话只管讲来。”

房玄龄道:“今日诛窦建德,忽晴空大雨,此乃天哭之象也,民间必有谣传,皇上当与殿下等商议对策。殿下即可向皇上献上二计:一是减免天下租赋以收人心,二是殿下需辞去兵权。皇上闻计,必喜而从之。臣料窦建德余部不久必复作乱山东,非殿下无人能定。届时皇上还需请殿下复出,重掌兵权。如此,则殿下威名更盛,皇上也不便再……”话到此处,房玄龄略顿了顿,“此乃以退为进之计也。”

秦王连连点头,却一言未发,只是用力地握了握玄龄的手。

次日,市井之上果然到处传言,上苍现天哭之象,唐朝不久将亡。李渊闻言暗惊,忙招聚群臣商议。秦王便出班奏道:“天哭之象,实因儿臣此番出征杀伤太重,故儿臣请辞去军职,以应天谴。另请父皇早降天恩,减天下租赋,以结人心。天者,人心也。只要人心向唐,何愁苍天不佑。”

李渊闻言,大喜过望。减租赋收拢人心固然有理,但秦王因而辞去军权,这更是正中他下怀。当下极口夸赞秦王。秦王乘着父皇高兴,便又请求允许杜如晦继续留在秦府与自己讨论文学。李渊早料到秦王会提出此类请求,此时正是高兴之际,又见秦王只求留下杜如晦一人,自然满口应承。于是降旨:减境内当年租赋三分之一,夏、郑新附地区免租赋二年。

消弭谣传的最佳方法就是制造更重大、更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百姓听说要减少今年租赋,无不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还有几人肯去管天哭不天哭了。于是人心很快便安定了下来。

却说秦王辞去军务,便开招贤馆招纳四方文学之士,以示闲暇。一时之间,文学之士云集,其中最着名的十八人:房玄龄、杜如晦、薛收、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许敬宗。都是名震一时的人物,号十八学士。秦王在闲暇之时,与这些人一同吟诗作赋,宴饮畅谈。朝野上下见秦王如此,以为秦王是谦恭避权,因此都赞秦王识大体,顾大局,一心为国为民。李渊与太子见秦王如此,自然心中欢喜。

却说这一日,忽有山南行台左仆射李孝恭来献平梁十策。其大意是如今萧梁内讧不断,人心离散,又将军队放散各地屯田,王都江陵仅留戍卫兵马万余人。若发大军伐之,必能成功。李渊闻言大喜,便独与建成议道:“萧铣不比北方群雄,薛、刘、王、窦俱是以自身勇略割据一方,唯萧铣不过凭借贵族虚名僭称帝号。且孝恭在山南经略已久,知其虚实,所言自当不虚。今二郎虽辞去兵权,然其威名太盛,此于你极为不利。我儿亦需建树功名,以收人望。为父欲令我儿统兵讨萧铣以建勋劳如何?”

建成大喜:“儿臣愿往。”

回到太子府,建成又召来魏征、王珪商议。王珪道:“殿下此行,必能扫平伪梁,建立奇功。”

魏征又献计道:“此番南征,殿下可请求皇上,将秦王心腹爱将调归殿下麾下。届时,察其可用者,便收归属下;不可用者,以计除之。秦王羽翼既尽,太子可无忧矣!”

建成大喜:“此辈多是国家爪牙,除之可惜,当收而用之。”

于是,李建成奏明李渊,将刚调离秦府的秦琼、程知节、张公谨、李道宗、李道玄等一干虎将均调回长安,并从各地征集军马准备南征萧梁。可正当李建成紧锣密鼓备战之际,却从铭州传来消息:窦建德旧部刘黑闼起兵作乱,已攻占贝州漳南县城。李渊闻言再次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秦王又建议道:“窦建德麾下极为凶悍,武牢一战,儿臣侥幸擒得建德,方能破贼。然其猛将尚多在,不可小觑。当速统军讨伐,若不早除,必余烬复燃,成心腹大患。”

建成却不以为然:“秦王言之太过矣!伪梁僭号称帝,窃据江陵,为祸江淮,此方为心腹之患。刘黑闼辈不过亡贼余孽,何足挂齿。今可令人统兵统五千,前往铭州平叛,再增兵二万于洛阳,一则可随时增援铭州,二则可防洛阳生变。儿臣可率军讨萧铣。”

李渊觉得建成之计可行,但也担心秦王所言成为现实。因此立即派出五千军马援助李神通,二万兵马增援洛阳。但集结到关中的兵马暂缓出发,以防刘黑闼果然坐大。

原来,齐善行归唐后,夏军众将各自归乡。这些将领有素日和睦者,便相聚一处。这伙人人多势众,而地方官吏又对他们不无歧视,因此时而发泄,或聚众斗殴,或恃众欺寡,乃至与官吏纷争,生出许多事来。得知唐朝诛杀窦建德后,这伙人更是无不愤懑,又做出更多非法勾当。郡县官府不敢擅做主张,便报知朝廷,当时群臣以为当加以严惩,李建成又建议将夏国重要将领传送长安,以免他们再次作乱。李渊便采纳了建成的建议,诏令山东行台送原夏国将佐至长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