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 (第2/2页)
这遭到希特勒的反对,甚至气愤至极的他,还爆了几句粗口。
而埃卡特也支持希特勒的观点,这件事必须尽快解决,没有拖延的必要和时间。
经过简单的争论,德莱克斯勒终于妥协了,他跟随埃卡特和希特勒,首先前往冯.埃普的办公室,他们要先拿到这位“大金主”的支持。
此时的冯.埃普,刚刚在办公室里忙完,他准备去吃午饭,结果却被希特勒等人堵住。
“这就是我的计划,要知道这次收购,关系到我们政党未来的发展,只要收购成功,我们就可以公开宣传,毕竟报纸可以去很远的地方,我们的同伴,将会越来越多。”
希特勒滔滔不绝地讲着,此时还在饿肚子的冯.埃普,直到希特勒把所有东西讲完,他还是一知半解。
毕竟冯.埃普还不是正式党员,他的身份很敏感,如果加入纳粹党,恐怕国防军会迅速找他问话。
但是他的内心,已经把自己当做纳粹党的一员,于是他立刻同意,将会提供6万马克的资助。
说来讽刺,这6万马克,还是当初他带领巴伐利亚自由军团推翻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而得到的奖金。
这是一笔本应该发给所有巴伐利亚自由兵团成员的钱,结果却被冯.埃普压了下来。
但是他并非为己谋私,而是为了自己的部下着想。
魏玛政府麻烦不断,他们现在已经无力再支撑国防军的开销,所以冯.埃普的部队,军饷和补给一直不及时,甚至部分官兵,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所以冯.埃普把奖金截留,他必须为这些人,找到一条“后路”。
拿到冯.埃普的资助,希特勒就带着埃卡特和德莱克斯勒,在大街小巷中穿梭。
不得不说,埃卡特的人脉的确非常强大,他们拜访了许多体面人,希特勒不断给他们灌输收购的重要性,这让那些被“洗了脑子”的家伙纷纷掏出钱包——为国家的未来而解囊。
“还差一些,不过持有人表示,这家报社还有负债,如果有人能够接受这笔负债,那么他可以把这个算在收购资金里。”
清点了一下,他们差不多筹集到了11万马克,虽然不够18万马克,但如果有人愿意背负债款,那么可以把这部分债务,计入收购资金中。
“还是我来吧,毕竟这是为了政党,我不能什么都不做。”
德莱克斯勒主动站出来,自愿背负近十万马克的债务,他现在依旧是纳粹党的党首,看着希特勒和埃卡特,他有一种愧疚感。
这两个人虽然总是很激进,总是咄咄逼人,作为元老派,德莱克斯勒肯定是不喜欢的。
但是不得不说,他们对这个政党的付出与支持,无人能比。
就拿这次收购来说,他们两个都是全心全力,而自己,作为党首却好像什么都没做。
如果不主动站出来,德莱克斯勒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脸再去担任党首了,毕竟作为党首,你必须做出表率和牺牲,而不是坐享其他人的成果。
“感谢您,德莱克斯勒先生。”
希特勒看到德莱克斯勒主动站出来要承担债务,当即走上前,与他紧紧相拥。
他知道的,德莱克斯勒只是一个普通工人,他不是富豪,不是地主,甚至不是一个“体面人”。
但是他依然肯站出来承担债务,而且还是以个人名义,这说明他必须压上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孤注一掷。
“我们不会让您一个人承担的,相信我,只要收购成功,我们很快就能获得更多募捐。”
埃卡特也走过来,将两个人都抱在怀里,他被感动了,对党内的元老派,有了一丝改观。
“一切为了德意志。”
这是德莱克斯勒发自肺腑的话,他愿意压上自己的一切,是因为他相信,这是拯救这个国家的必要一步。
“一切为了德意志。”
“一切为了德意志。”
希特勒和埃卡特也重复说着,他们在互相打气,互相鼓励。
就这样,他们三个人动身前往《人民观察家报》现在的持有人家里,与之签署了转让协议。
德莱克斯勒背负了巨额的债务,但是他并不感到担心,反而感到非常光荣。
当得知纳粹党收购了《人民观察家报》的消息后,帕尔和克莱都是一愣,他们没想到纳粹党的动作会这么快,这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原本的第一次报价,更多是试探,他们虽然很希望收购这家报社,但是不准备当冤大头,必须拿到一个合适的价格才行。
所以他们在第一次报价后,就故意表现出犹豫,想要拖一拖,从而迫使对方降价。
不想这让纳粹党钻了空子,在得知收购价只有18万马克后,两个人全都沉默了。
要知道他们的报价可比18万马克高得多,但对方还是拒绝了。
意识形态在这笔生意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农联合党面临的挑战,依旧巨大。
所以两个人经过商议,决定加快扩张步伐,克莱准备再度起身,前往奥格斯堡,把那里打造成工农联合党除慕尼黑之外的又一个“根据地”。